|
|
|
图文:中兴通讯3G产品总经理张建国演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 15:21 新浪科技
![]() 中兴通讯3G产品总经理张建国 第43届世界通信大会于2008年5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IEEE旗下通信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举行。5月21日下午,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分论坛分论坛召开,新浪科技作为独家门户支持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程直播。 图为中兴通讯3G产品总经理张建国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张建国: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做个演讲,主要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大地震的背景之下,站在这里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因为通信如何使它在拓展新的应用,拓展带宽利用率的基础上,如何使它利用更稳定,更好地发挥在各种特殊时代的作用,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那么大家关注过没有,近期互联网上很多的报告,大家可能看到的更多的由于电力中断,房屋倒塌,很多的通信都中断了,其实电没有了,通信可以工作缺乏一个前提,大家关注过一个细节没有,看到过中兴、华为恢复很快的,在绵阳有一个楼里面在他倒下以后发了四个短信,然后四个人都得救了,如果没有这个短消息的话,他可能是140个小时,而不是10个小时营救出来的。我虽然探讨的不是这样的主题,我们看到短消息、语音,已经成为我们的主流,那么移动通信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样,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共同探讨的。 那么移动通信的网络,除了语音、短消息,低速的数据业务之外,正在急速地走向高速业务转型地时代,我们认为它的重点有哪些,要关注什么问题,那么我今天探讨的方向,跟前几位嘉宾不太一样。 我今天主要讨论,在网络建设层面,我们如何随各个网络的不断替代、迭代的过程当中,关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第一是移动通信语音向数据的转型,不可逆转。这一点大家有深切的感受,随着大家的工作强度,信息的丰富性,移动通信网,或者整个通信网的内涵在逐步进行拓宽。我是毕业于99年,我刚刚上大学的时候,离家一两千里地,父母看不到,就给同学写信,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想打电话,我们所有同学的选择,要么找一个星期六,到邮政局排队,然后先给家里写一封信,我本周六要打电话,然后父母作为一个重要的事情,在亲戚家等着。在我学习时代,印象当中非常深。 在今天来看,可能不是大学,可能小学、中学,可能很多小孩拿着手机,可能短信成为必备的需求。 可能我们看到整个移动通信,或者通信时代的发展,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逐渐解决信息丰富和带宽的问题,对前面的网络有一个替代。 我们谈一下语音和数据的转型,要迎合时代的步伐。中国每一步的转型,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如果我们想一下我们的G网,C网都是全程全网的,可能再建立一个G网需要多少年,现在中国的联通,中国的移动,整个载频加起来接近五百万,所有的网络需要重新投资得话,非常大的投资,还有时间因素需要考虑的。所以我们认为在语音和数据的转型,要迎合时代的步伐。 那么第三点,数据业务如果逐步在网络当中上升以后,这个过程当中,对网络的建设和覆盖将会提出新的覆盖。 那么最后一点,我们整个数据业务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以前讲的模拟通信到现在的GSM,我们说到2.5G,到3G,还有4G,不知道最后有多少G,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建设使解决方案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使我们解决方案,尽可能地使它平滑演进。 语音业务的发展开始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局面,语音ARPU值持续下降。这是一个必然。日本来说,语音ARPU值,都在下滑。还有一个量的增长,这个正比的关系会显得越来越弱。数据业务的情况来讲,从GSM到GPRS到4G,一个是TD-SCDMA是我们国家牵头树立的一个标准,还有一个WCDMA,还有CDMA到UMBO,从频率的利用率将逐步得到拓宽,我们以前讲GPS,然后达到400K,现在5代兆宽可以做7个384,往后演进的话,频率的利用率逐步得到一个提升,单用户的体验得到一个数量级的提升。 全球的电信市场发展来看,在05年以后,基本上是宽带升级和IP化,拉动整个网络的增长,包括移动数据业务的转型。从移动数据业务当中,我们刚才谈到网络融合方面,有一个信息源的问题,必然考虑互联网行业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基本的结论是语音业务仍然是整个电信行业的收入的主体,电信运营商在这个业务当中,基本上会在这一块守住它的阵地。另外一块互联网行业,MSN,雅虎,谷歌的加入,给电信行业,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讲游戏、音乐,VoIP等等的业务,随着时间的转移,可能多媒体业务的收入的比重,在运营商当中可能会逐步上升,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在国内实际上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业务在不断提升,还有运营模式越来越得到拓展,前几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的时候,可能用的很少,现在可能都用了,如果到了3G的话,彩信不仅是声音,还可以发送图像,用户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快与外界的沟通,这是必然的趋势,可能移动运营商,可能要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还有加强它的配合,移动运营商可能不会想象这么多业务,互联网地加入,给运营商带来挑战,长途话音的冲击,同时也带来机遇。 我们来看,与移动互联网既然它的趋势不可逆转,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得到用户的习惯,还有网络的发展,还有规范的形成,技术成熟度,几个步骤有步骤地迈进。99年-2002年,GSM/GPRS,03-04年EDGE/WCDMA,然后是05-06年是WCDMA/HSDPA,然后07-08年是HSPA,09-10年的话,HSPA+,那么2011-2012年是LTE,我们看到所有的技术只有一个目标,什么目标呢,就是使整个的频谱带宽和用户的体验得到一个更急速的上升,全球的主流运营商的部署的时间来看,06、07、08年,基本上3G制式里面属于DPN的部署的高峰,我们可以看到06-08年是整个全球DPN网络的部署的高峰期,手机多媒体方面,GSM/GPRS/EDGE/WCDMA的版本,然后2007年到HSDPA,HSUPA,HSPA+,是手机宽带的体现,2010年是移动宽带LTE的发展。那所有的网络当中,是互相有互操作关系的,我们觉得在上3G的时候,跟2G一定要配合关系的,一定依赖于双模手机的与2G、3G网络的互相操作,网络的自动重选,使他们之间得到一个补充,如果建设一个全程全网的话,这个周期和成本面对很大的挑战,我们觉得全球和黄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黄在欧洲前几年花很多的钱买牌照,因为网络的不足,在几年当中和竞争对手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制约,一个角落都需要自己的网络覆盖到,这个政府的征地,建网的周期都是很大的挑战,所以欧洲出现共享的方案。中国的发展,3G的发展切合产业链的发展,用户习惯,盈利模式有节奏地进行发展。 这里为什么说要结合用户习惯的盈利模式,你的吞吐带宽,上行100M,你说好,要保证用户用的最好,你都给他,100M的带宽可能容纳几千个,几万个用户的语音,你用几个小时,然后你按照语音付费的话,一定付不起的,如果按照这种收费模式看的话,你现在用个手机,比如说1M的,把一部大宅门全部点完了,算一下跟语音用户占的带宽相比,你用手机把这个大宅门点播完了的话大概三万块钱,我们的建议整个移动用户的发展,要贴近用户习惯和盈利模式,有节奏地进行发展。 以上我们分享了我们认为移动通信领域,不管用户的驱动力,还是运营商方面,语音向数据的转型不可逆转的,要迎合时代的步伐,用户的习惯,产业链的形成综合的进行发展。 既然是不可逆转的,那么这个网络建设如何做一个更好的部署。虽然时间轴的逐步推移,多媒体的发展,将占72%的业务量,也表现了一个基本的态势。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的3G发展里面来讲,现在DPN,包括TD,包括W,包括CDMA里面叫做EV-DO,都有一个产业链的成熟,我们建设可盈利的数据网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这里重点,不想探讨互联网,因为刚才很多嘉宾都已经发言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在管理、融合上处理的很多问题,包括用户的管理,包括每一个开户数据的在移动网的管理,现在我们发现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也发生很多欺诈的事情,我每个月的花费里面告诉你哪一天用了哪个业务,但是中国移动在数据里面查不到的,我想重点探讨的,就是3G整个的以及后续业务来临的时候,对整个业务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看到2G里面的关注的设计的模型,以语音业务为主,采用单一化的广覆盖策略,更多的是解决滑音覆盖与容量的问题。现在业界的使用广泛的GSM,不是呼吸效应的系统,所以覆盖是刚性的,由于IP的数据业务逐渐占据一个更大的比例,IP的数据业务,因为语音是一个刚性的系统,管道是刚性的,你打一个电话是7.2K,就是7.2K,但是数据时代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那么这里以数据业务为主,关于覆盖容量和质量,三个维度的均衡显得尤其重要,尤其3G普遍采用CDMA的系统,采用呼吸效应的系统,业务流量里面更多是数据业务的流量,因此我们觉得在3G里面,快速建设网络的覆盖是更需要得到关注的。这里是更需要关注点覆盖,线覆盖,街道覆盖。 我们跟现在的网络做一个剖析,我们发现哪个国家和运营商,对后面的网络建设的制式,可能早期建设的GSM网络,是全程网络的,中国移动达到96%以上的覆盖率,但是3G的时候,可能关注城区,或者县城,可能沙漠上可能不去建网络了,我们可能看到大地震的背景之下,一个电话可以救很多人的性命。比如说WCDMA会关注重点的区域,GSM是全网覆盖的,基本上全球的手机是GSM和GPRS的网络。 要构架多层次语音加数据的和谐网络,实现2G和3G的和谐发展。面向移动数据网络的下一代模块化,分布式基站。我们看到它的体积,绿色环保成为一个趋势。 我这里有一张图例,给各位嘉宾介绍一下3G价值区域寻求快速构建简约型绿色网络BBU+RRU,因此来讲,它对覆盖的关注更要关注于我们以前没有关注过的这个区域,比如说街角,比如说室内,数据业务在室内使用的效率越来越高,现在业界这种分离式的分布式的基站成为一个主流,我们原来的基站把射频、工控,基带放在一个基站里面,随着05、06年,国内厂家的创新,把RRU光做射频,然后BBU基带、调度放在里面,我们使单独的安装一个站点成为一个梦想,我们现在BBU就是这么大,然后RRU一个人可以搬上铁塔。那么这个里面可以把BBU放在一个楼顶上,放一个RRU放上面,可以做一个面覆盖。我们整个这片区域的五个平方米,五百米的小区半径,面覆盖做起来的,同时这个大楼里面道路,可以把这个RRU放在道路上,带角度的天线可以快速覆盖起来,除了关注大面积的覆盖之外,要关注整个覆盖的连续性。 同时在街角也可以用RRU,可以用一个RRU进行一个快速的覆盖,一个点覆盖。在BBU上,用小型化的RRU,在楼里面进行快速布线,做到一个室内方案的快速开通。我们以前很多时候,室内的信号室外打进来的,随着数据业务的上升,室内吸收对于功率网络的影响逐渐突出,室内信号的容量的快速扩充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们认为BBU+RRU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好面、点、线,还有室内和街角的快速的覆盖。 我们对各种覆盖场景做个解释,奥运场馆、热点区域,可以一个BBU上面带几个RRU,可以使整个容量的调度和切换做到最好,这一点是我们现在中兴承建的北京的TD网络,在北京的奥运场馆,对所有的网络资源的调度是最经济的。对高速公路可以用BBU,两到三公里布一个RRU,每一次切换都是网络间的切换,成功率和质量受到一定的制约,放在一个BBU上,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它的切换以及互操作的成功性。 对于快速点的方案,中兴还有这样的方案,我不需要机房可以快速开通起来,对于室内覆盖话,我们可以用小功率的RRU快路地进行开通。 那么刚才谈的是覆盖,那么在这个覆盖当中,采用什么解决方案,能够使我们运营商,在移动数据业务带宽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可以使我们的网络尽量频繁升级。这里我们看一下宽带无线数据的发展,对频率提出更高的需求,512K可能是单用户速率的一个分界线,你比如说流媒体的点播,手机电视等等的业务下载,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无线技术的演进,实际上是由于频率资源的逐步匮乏,我们刚才谈到了,越是往后的技术体制,越是关注价值区域,但是前面的网络一直都是存在的,越往后的网络更要注意与前面所有网络的互操作,比如说切换。那么频率资源一直是占用的,那么越往后的无线技术,无线技术的发展、演进和频率需求,催生新一代软基站,越往后,频率资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高,这里我们做了一个对比。 从现在的3G到下面的DPN、UPN,LTE,这个单赫兹的每个小区的吞吐量在逐步上升,我们可以看到从GSM的周期来看,3GPP来看,WCDMA到GSM,到HSUPA等等。 那么中兴现在借助我们的BBU+RRU模块化的组网模式,中兴08年大力进行模块化的SDR平台的基站,可以使我们的多种制式不同的网络阶段可以平滑演进,频率资源可以优化使用,在中兴的解决方案可以得到的解决。 这是我们多模基站的一个解决方案,我们把射频模块做成可插拔式的,中兴用一个平台,在同一个制式上,比如说同一个技术演进路线上,可以做到同频段的演进。我们现在的软基站平台,首先定位GSM加W我们可以做到混插。我们在2008巴塞展上,我们做了基于SDR的基站的LTE的演示。 我演讲的主题就是移动通信语音向数据的转型,由于用户需求和运营商对于语音ARPU的下降,两个值来说不可逆转。中国宽带无线数据业务发展应有节奏的进行,精细化的网络覆盖是宽带无线数据业务的保障,移动宽带业务持续严禁发展催生新一代SDR,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网络的架构能够持续地平滑演进。中兴通讯持续的创新能力,助力中国LTE的发展。 中兴通讯3G持续创新,为全球创造客户价值。BBU+RRU解决方案倡导者,2005年HSDPA 10.8M,2006年HSDPA14.4M,2007年HSUPA,5.76M。我们连续两年新增市场份额41%,全球名列第一,在CDMA2000上。 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