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邓辉
第43届世界通信大会于2008年5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IEEE旗下通信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举行。5月21日下午,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分论坛分论坛召开,新浪科技作为独家门户支持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程直播。
图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邓辉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邓辉:谢谢杨秘书长的介绍。我今天主要代表魏斌所长做一个介绍。我今天的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很多人在问什么是移动互联网,那么传统的几年认为,我们会为移动用户建立一个新的互联网,这个是不对的,我们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为了移动用户建立一个单纯的互联网,我们移动的互联网为了使移动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她提供的一些能力是固定接入互联网所不具备的,此外我们可能给他建立一些用户收费的基本的功能。
至于移动互联网的来说,有三种基本的基础设施,第一是它的终端,第二是它的网络基础设施,在后面我们集中讲接入网络这一块,第三应用基础设施。对于固定互联网来说,现在有很多的应用,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我们已经完全有一个新的体验,我们的操作系统不再是Windows XP,我们的浏览器不再是英特尔的,我们在很多终端产生的新的浏览器,新的操作系统,对于我们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概念。一个全新的体验,一个全新的概念,构建了我们新的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所有现在的无线通信,包括NGN,大家都知道我们要走IP的道路,IP就是我们所有的融合的一个基本的基础,但是大家都知道我们移动接入的IP和互联网的IP是由网关来转换,有很多的专网的IP网和我们的互联网还不是融合的。
我们讲的三个基本的业务的一种划分,最左边的可以看到,我们运营商自己运营的一些业务,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彩信,还有以后发展的会有一些基于IMS的业务,还有第二种业务,跟运营商有一种需要通过Web的方式,得到用户的一些信息,或者一些其他的方式,都属于运营商有一些业务,最后一种业务我们发现用手机上网,我们上我们的MSN,我们移动运营商,根本无法控制它,所以我们这一块对它进行了一种区分,认为有三种基本的业务。我们如何支撑好三种业务是我们研究方向的课题。
随着终端,很多人希望我们的终端马上成为PC我们要遵守摩尔定律,那么我们这里放大一下我们现在的移动终端有多少连接,有WiMax,还有TD,还有新的组网方式,是以前的移动终端不具备的,还有固网所没有的体验,但是终端还有它的局限性,还有屏幕小,电源有限,以前都是基于IPv4的,我们的IPv6也是试验的阶段,我们的很多人可能不需要买一个PC,但是也许只要有移动终端的话,他们所做的四项基本的事情,上网、收邮件,看新闻,都可以做到,那么我们不需要PC,我们的移动终端可以代替这样的功能,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世纪的现象,一个手机只有一两千块,可以完成我们以前PC可以完成的一些目标。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2G,我今天的汇报可能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我们看看2.5G和3G的网络的主要的构成,我们可以看一下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的架构,四个基本的设备组成,包括GSN,SGSN等等,还有最大的一个特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原来的四个设备,变成了两个设备,就是在网络的接入网里面,现在主要由eNodeB,还有SAE在一起,可以看到3G演进到LTE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大减少,只变成了一半,只有两个设备,所带来的主要的特点,第一是通讯速度很大的提高,第二无线就是无线,第三就是我们IP包放在路由器之间,只需要两个设备,也是3G和2.5G最大的一个革新,它没有采用任何互联网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等到了LTE的时候,在没有3GPP的接入网的时候,互联网的更多的技术已经运用到3GPP之中,特别是移动性管理方面,我们把所有的特点列在这里,往下是自组织,自管理,原来的主要体现在英特网上面,但是包括3GPP的要求,无线接入网络具备自组织和自管理功能。对非运营商的业务采用透明直接传送的方式。对于异构网络的接入,我们一线在现场,如果你有中国移动的GPRS的网卡,你可以发现大家直接选择WiFi的方式,在LTE里面,非3GPP的方式,采用了互联网的这种移动性管理方法进行解决3GPP的一些策略。此外,关于特别是无线的Relay的方式,也在讨论当中。我们是否采用IPv6也是一个疑问,也是一个每天讨论,积累知识的阶段。
我们会提出一个什么新的架构。我们从2.5G,3G,演进到LTE的时候,网络的四个设备,演进到两个设备,再往下演进的时候,中国移动现在在做的WiiSE的项目,以后从设备里看,是几个设备。我们做得可能是设备上越来越减少化,越来越扁平,越来越分布。这种设备是不是一个新的东西呢,并不是。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设备可以达到现在的情况,我们看到虚线的下方的第一个节点。由于一个传统的因素,无线和互联网的架构必须分开的情况,必须采用两个设备的演进方式,就是eNodeB的方式,你用WiFi的方式,但是你可能因为地址池不够,我们应该做的更加强大的WiFi的概念,我们实际上整个移动通信向互联网演进的一个发展趋势,已经讨论过了,但是三年前没有被选择,但是我们可能五年后要走这条路。
这是我们提出的一些新的概念。
那么我们传统运营商来说,就要考虑如何向后兼容,我们如何向LTE兼容我们现在WiiSE的研究方向,如何在LTE中体现它的创新点,我们称之为这种体现的方式,在我们可以把很多我们关键的研究研发的一些技术,写到LTE里面去,我们新的eNodeB技术演进到LTE的方式。
这一页可以更加清晰地描述扁平和分布式,我们下一个虚线的节点,可以理解认为是LTE的eNodeB,我们把eNodeB划在WiiSE的时候,就是说eNodeB和WiiSE要做一个互通。必须要跟WiiSE Node的节点在一起,当到这个红圈的时候,可以发现这个完全是一个新的概念。传统的IP地址,不仅用于作为一个机器的标识,同时所有发现这个机器的IP包,也是通过IP地址来路由的,传统的IP地址一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标识这个机器的IP地址,还有一个是送包到机器上,现在的互联网正在提出把两种方法分离的概念,因为分离是路由表极度扩张的一个主要的因素,随着我们移动互联网的增加,这种情况之下,如何设计新的互联网架构,如何把两种方式进行分离。就是我们觉得是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契机,如何在这个时候,我们希望引入一种新的架构,支持扁平化的互联网接入的一个方式。
你可以看到WiiSE Node,演进到我们最后的WiiSE的DSN的技术,这是一个分布式的支撑网,我们传统说的核心网的IMS上,那么这个WiiSE DSN也可以在我们的节点之上,但是我们WiiSE的节点是三合一的概念,让我们网络更加分布化、扁平化。
我们WiiSE的网络特点,是完全扁平的一个网络架构,我们知道传统的互联网,它所定义的我们的计算机,只有一个路由可以连接出去可是当你传统的互联网的设计,决定了你的计算机,即使你插了两块无线网卡,最终必将走一条路由,一般的人做不到改路由表的,传统的单连接的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也是我们推进的一个工作。在异构网络中,采用了互联网的移动性管理方法,以及到下一部可能同构网是否采用移动性互联网的管理办法,可能也是必由之路,除此之外,网络原来在互联网上,现在如何把自组网络的架构,我们可以用空中的方式,组合起来。我们需要移动通信做到容灾的一个保证。
那么整个WiiSE的话,分布式和扁平化是我们的追求梦想之路,但是是否可以达到,我们需要分享一些它的主要的技术的特征。
第一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网络多连接,很多人我们说有了多连接的概念,在表的左下方有一个连接的总结,传统的主要解决大企业客户,比如说银行百分之百的网络连接性,还有所有的设计都是基于IP管理之下的多连接,都有一种设计方法。现在缺的是普普通通的用户,有LTE的网卡,或者TD-SCDMA的网卡,插在机器上的时候,摆在眼前的应用非常需要,如何提供这样的业务,我们传统的互联网的业务如何做来满足我们新的互联网带来的需求。
我们想推动这个方面的工作,保证大家对互联网有新的体验。
分布式基于管理的移动性管理,我们现在的移动通信采用的主流的技术,因为我们二层的移动性管理已经解决了这样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到来,基站已经支持了IP,我们需要做一些IP的移动的管理办法我们列了很多的移动的管理办法,等到WiiSE的阶段,可能是其中的其他的技术的组合,会被采用作为我们下一代演进的主要的技术。网络的自动配置和自动管理,其实我们也提了这样一个GIAP协议,传统的配置和管理,移动通信也需要新的需求和自动配置。我们中国移动提出了GIAP协议,想推动网络的管理。
第三种特征,多种网络路由方式。属于他们继续做新的路由架构的设计,新的这种无线,还有Map组网,新的网络架构下的组网路由技术,提供一些混合的路由技术,像现在的Mesh网络,那么随着我们移动互联网和固网的一种融合,当我们把这种网络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定义一些新的路由技术,解决问题。
按照贴近互联网技术特点的方式设计移动网络的接入网络架构将促进互联网进入移动通信终端,我们现在终端有上互联网的愿望,如果终端真可以上到互联网,可能我们IP没有放在家里,可能我们终端可以收邮件,看新闻,让互联网不仅仅普及现在的1亿人互联网宽带用户上,可能普及到5亿,或者10亿的普通劳动人民身上,他们可以体会到互联网真正的新体验,也是中国移动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第二,分布式、扁平化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新架构也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一种趋势。
中国移动启动的WiiSE项目促进和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