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1日 08:43  中国经营报

  中国突围

  林正刚的业绩得到了钱伯斯的认可。而感受到次级债寒意的思科,也试图在中国寻找一个发展的春天。

  嗅觉灵敏的钱伯斯早就意识到这一点。2008年4月16日,思科CEO钱伯斯第7次访华,给林正刚带来支持团。

  “很清楚,我们在中国做的承诺是一辈子合作伙伴的关系。”钱伯斯称,对中国战略投入已经第二个阶段。早在去年11月,在钱伯斯第6次访华时,思科就宣称了一系列在华投资计划。如3年内,增加300所“网络教育学院”,新培养10万名网络工程师;投资阿里巴巴1750万美元,成为其上市融资的基础投资者;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建立联合投资项目;5年内增加4亿美元对中国客户的融资租赁资金,大幅增加思科的本地采购。

  强化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是思科此次调整其在中国决策层构架最突出的变化。

  通过调整公司决策层组织架构,钱伯斯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4月16日,思科宣布,公司将在中国区总裁林正刚的基础上,设立一个“思科中国董事长”的职务。全球资深副总裁史瑞夫先生将调往中国,出任该职务。

  “林正刚先生代表的是销售方面。史瑞夫是把我们更多的思科业务、战略放到中国来,”思科总裁钱伯斯在宣布任命时称,即将上任的思科中国董事长史瑞夫将负责公司全球供应链战略的发展以及制造合作伙伴的结成。史瑞夫和思科中国区总裁林正刚只是分工不同,不是上下级汇报关系。按照钱伯斯的计划,史瑞夫将在中国呆3年,3年后回总部,任期满后将由中国人来接任董事长职务。

  从思科“中国战略委员会”人员构成来看,思科此番调整更强化中国市场的地位。2008年初,思科总部成立了由18位高层组成的“中国战略委员会”,钱伯斯和思科首席运营官担任联合主席。“中国战略委员会”由新任思科中国董事长史瑞夫与思科全球负责业务运营的常务副总裁Randy Pond共同领导,其成员里有思科亚太区总裁陈仕炜和思科中国总裁林正刚。思科称,将调派12位高级管理人员到中国督战。

  钱伯斯第7次中国之行,也试图为林正刚争取更多的当地政府支持。4月16日思科称,公司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思科与发改革将在推动生产与服务外包、下一代互联网、风险投资、培训等诸多领域展开发展,并在能源效率、降低排放和网络化绿色城市开发等与环境相关的研发项目领域加强合作。此外,思科将配合商务部的“千百十工程”,为中国业务流程运营公司的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思科承诺,公司在未来3至5年内,将条件成熟的业务流程服务转移到中国。

  4月14日,钱伯斯在上海拜访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力求在上海信息化建设蛋糕里分一块蛋糕。此外,思科称,公司将在未来3到5年投入2000万美元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一起打造“领导力研究院”。 这个研究所除了研究外,还将是国内高层政府官员及企业领导人培训和交流的平台。

  钱伯斯清楚,相比杜家滨的“善袖”,林正刚的最大长处在管理销售和服务上。因此,钱伯斯将史瑞夫派来负责思科中国战略,实际上就是让林正刚更专注的做市场。

  如果要在未来中国信息化大餐中分一杯羹,思科不仅要对抗微软、谷歌,也要面临华为、中兴等中国品牌的抢夺。由于网络产品的国家安全性,在中国信息化大潮里,本土品牌安全优势明显。林正刚和他的后备团们思考着如何取得中国政府的认可,争取更多份额。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林正刚领跑思科中国快跑
·规划成熟
·中国突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