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工信部:响一声吸费是推销群呼设备欺诈宣传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11:41 华龙网-重庆商报
回拨“响一声”电话 不可能高额扣费? 针对部分媒体关于“响一声就挂断,回拨后每分钟产生几十元甚至数百元电话费”的高额吸费设备的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清算司负责人16日说,通过大量详尽调查,高额吸费基本不存在可能性,这是不法分子为推销所谓群呼设备利用互联网所做的欺诈性宣传,公众应谨防受骗上当。 理由1:不用担心呼转到国外 有报道提出:高额吸费设备通过卫星转接器,自动转接到国外或台湾地区产生高额话费。 工业和信息化部清算司负责人认为,接通后主叫用户只需要支付从主叫号码到所拨打的号码之间的通信费,而被拨打号码的用户则需要支付从被拨打号码到其设置的呼叫转移号码之间的费用。因此,对用户而言,并不需要关心所拨打的号码呼转到了哪里,因为用户只支付从自己号码到拨打的显示电话号码之间的费用。 理由2:声讯台最多2元/分钟 有报道提到:声讯台或信息服务(SP)企业通过群呼诱导用户回拨被高额扣费。 这位负责人认为这种情况在当前也基本不存在可能性。经过SP专项治理后,在用户拨打声讯台或SP业务平台时,电信企业先行免费播放语音通知,告知用户资费标准,并在得到用户按键确认或语音通知播放完毕6秒后开始计信息费,且语音类信息服务的资费标准大多数都在2元/分钟以下。 理由3:测试65号码无一乱收 工业和信息化部清算司与吉林、天津等地通信管理部门联手,对最近收集的65个所谓“吸费号码”进行回拨测试。其中55个回拨号码并未产生费用(20个号码主要通过个性化彩铃方式让用户收听广告,用户不需付费,35个号码已经为空号或无法接通);4个号码仅产生正常通话费用(主要通过转接语音信箱等方式让用户收听广告);6个号码为正常用户号码。据新华社电 官方说法 响一声 骗你买群呼设备 据天津市通信管理局跟踪调查,在与网上兜售群呼设备的设备商接触后,针对其提供的“吸费电话号码”进行拨打测试,未发现产生高额扣费,且对方要求先付款后交付设备,其行为类似于以往的电话诈骗行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提醒,通过回拨电话吸费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可能性,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为推销所谓群呼设备利用互联网做的欺诈性宣传,部分媒体未经核实即报道、转载实际上是为不法分子做了免费的虚假广告。这位负责人提醒,在遇到响一声就挂的未接陌生来电时,用户应谨慎回拨,尤其是来电显示号码为国际长途字冠的“00”或“+”时。据新华社电 网友质疑 是不可能还是不愿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响一声”电话不可能高额吸费的说法,遭到部分新浪网友的强烈质疑。 福建南平网友:什么托词?不可能?我给骗了一次30元,旁边很多朋友都给骗过。 陕西网友:那我的不到1分钟63元话费哪去了?(列举一串手机号码)这几个电话领导们也来打打! 北京网友:从此就不用查了! 天津网友:不作为绝对的不作为,其实不用高额,每个受骗者被骗10元人家就奔小康了。 北京网友:在美国,我遇上过一回,账单上被划了大约25美元,我给电话公司客服打电话投诉,客服说不用担心,下个月这笔钱会退回到你的账单,果然,这笔钱回来了。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