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密三星电子7年TD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 01:2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雷中辉

  “TD来了,我们也准备好了。”付晓宇看上去非常平静。

  作为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院——的TD研发项目总监,付和他的团队在过去几年已将加班视为家常便饭。“时间短、任务急。”对于没有先例可循的TD研发,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彤如此形容。

  4月1日,中移动在全国8个城市开始TD试商用,首批总计向市场投放6万台TD手机终端和1.5万个数据卡。三星电子为此次试商用提供了约5000台手机终端。

  而当他们曾经无数次的兴奋变成现实的时候,反倒变得释然起来。

  “我们为奥运会专门提供的TD和GSM双模终端将在5月面世。”王彤对记者表示,目前,“整个研究院正在做最后的冲刺”,而在中国移动即将举行的第二次TD终端采购招标中,三星电子也希望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7年投入1亿元

  “我们从2001年就开始关注TD标准,2003年开始从终端研发寻求突破。”王彤向记者透露,截至目前,三星电子在TD研发方面已经投入1亿多元的资金,“目前TD项目组的研发人员有100多人”。

  2000年5月,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标准被国际电联确定为国际标准,这被认为是中国在通信标准方面谋求话语权的契机。迄今为止,在开放的TD产业联盟中,本土企业的数量要大大多于外资公司。而像三星电子这样对TD紧密跟踪的外资公司则尚属少数。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此后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TD为依托,进行通信终端软硬件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先行研究。

  王彤回忆称,当初选择TD手机终端作为突破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中国市场巨大的手机消费市场,而且,三星作为刚刚崛起的全球手机制造厂商,也正有意在中国设计更多的本地化产品,“TD给了我们在中国市场表演的机会”。

  “做这个决定是有一定风险的。”王彤表示,当时中国的3G上马时间以及TD是否将成为运营商主要采用的网络标准都还是未知数,而作为外资公司的三星电子,很难像一些本土厂商那样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给予的TD项目专项基金资助,而需要完全由自己承担。

  “我们既希望给我们时间长一点,又不希望时间太长。”王彤称,时间长一点,TD终端研发的效果就会更好些;而时间太长,企业所投入的资金将更进一步面临压力。

  路程的确是艰苦的。付晓宇说,“在终端手机的研发过程中,每一个技术难题都是一道门槛,有时候,刚解决了这一个难题,下一个难题随即就出现了。”而在实验网内实现了基本通话和视频电话功能后,正式场外测试的阶段可能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在场外测试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没睡过一个好觉。”付对记者表示,由于需要测试的手机终端生产商有10多家,怎样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场外测试并最终发现更多问题,是厂商们都一直考虑的问题,“我们就选择每天晚上的12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来进行测试,因为这个时段要求测试的厂商比较少,但这样一来我们的技术人员几乎在测试点昼伏夜出,非常辛苦”。

  此外,场外测试除了要适应不同设备制造商的产品之外,还需要解决同频干扰、电池待机、通话发热问题,以及手机稳定性等问题。

  “虽然我们是外资公司,但是我们在TD上的投入和研究成果却很多。”付晓宇表示,这几年来,他已经习惯时时刻刻在身上揣着一款三星研发出来的TD手机终端,“总是想边使用边找问题,然后与同事一起解决问题”。

  凭借自身的努力,三星电子在TD方面很快就取得了回报。三星电子是推出第一款TD手机终端的厂商,并首批通过大唐移动的试验网测试。此外,三星还是第一个实现TD视频通话、第一个实现384K下载等应用的公司。

  在2007年香港ITU电信展上,大唐移动、鼎桥通信、中兴、中国普天等设备企业的现场演示不约而同都选择了三星的一款TD手机。

  “我们现在试商用阶段提供的手机,都是GSM和TD双模自动切换的手机。”王彤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解密三星电子7年TD之路
·解密三星电子7年TD之路(2)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