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产业部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极冰
4月10日,2008年度“2008年度IPTV在中国峰会暨中国IPTV业务与产业链发展论坛”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市场调研机构、媒体机构等各个行业的特邀嘉宾和专业听众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政策环境下中国IPTV“业务”与“产业链”发展的热点话题。
图为信息产业部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极冰,题目《发展IPTV产业 推进电信转型》。
大家早上好,祝大家2008年春天好。
听了三位专家的演讲,很受启发。周主任高瞻远瞩地看到今后整个国家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陈主任讲到IPTV在技术演进框架中的融合和推进作用。史主任讲到整个体制,IPTV发展体制的问题。三位专家讲的都非常好,对我也很有启发。我讲讲个人对IPTV的产业角色定位和思考,供大家思考。
最近我们国家刚刚做了很大的体制改组,现在有一种什么现象呢?大家议论了很多年,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整个电信运营阵阵雷声响的时候,没有迎来电信重组的春雨,却迎来了部委重组的风暴。很多人对部委重组的准备远远不足。刚刚结束的十一届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整个《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们面临着一种体制上大的变化,信息产业部被撤销,成立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整个大的体制变动以后,我们面临一个什么环境?IPTV在这种大的体制变化后,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这是我今天主要想谈的问题。
电信重组是四合三的方案,但是现在电信的重组是部委重组,便成了4+3。4个部级单位,信产部、国信办、国防科工委、烟草专卖局和发改委工业行业管理相关的三个局,要合并成新的部门,叫工业和信息化部。这次重组意味着从1949年以来所面临的最大的工业格局体制上的变动和重组。从李鸿章、詹天佑到张之洞,中国工业化进程启动到目前将近200年的历史,中国整个信息化的历程,严格来说就是最近20年的过程。从过去的模拟交换到数字交换发生变化以后,200年的历程和最近20年的历程,过去基本说是两条河流,今天融为一体了。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思考,在整个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过程中进入了一种新的时代,叫工业信息化时代。
IPTV是整个融合的推进剂,现在我们怎样思考在业务上的融合,是语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的融合,整个现在有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体制上国家大的思路,业务融合的准备已经多年成熟了,体制上的准备,这次也决定了。这两个融合是不是有一定的关系,将来应该怎样推动,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史主任讲的话有一种很高的悟性,这里有一种很大的变化。
工信部的主要责任,昨天我在部里开会讨论了这方面的事情:
第一,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过去基本是国家经委的职能,还有信产部的职能,现在合成一起。彻底打破了过去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列前行的思路与格局,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工业信息化。
按照温总理讲的,由信息化改造工业化,我个人理解,向智能化、信息工业化演进。IPTV的平台,不管是技术标准还是接入,还是业务融合,还是跟未来下一代互联网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高的融合度。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宽带的多元网关接口,可以跟宽带上的各种标准接口,因为做通信,做到最后就做两个事情,做接口,做交换,接口是把不同的码流接进来,互相翻译。比如我说英文,你脑子里就得翻译,把英文翻译成汉语理解,这是大脑的接口。IPTV在某种程度上是多元接口的万能钥匙,恰好给信息共享和将来的信息市场化提供了最好的催化剂。信产部在整个科技演进上指明了方向,我觉得这是非常到位的。
中国正式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时代。工信部承担非常大的责任,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们国家从来没有这么大的管理部门?朱镕基执政之前,当年赵紫阳时代还有很多部委,还有冶金部、煤炭部、重工业部、轻工业部,还有第一机械工业部到第八机械工业部,信息产业部成立以后,把这么多部委合起来,实际已经说明国家给我们创造大的平台,我们现在要自己有所为,不能再等着很多事,要往前推动。史主任讲到IPTV的生存,就电信论IPTV,就广电论IPTV,IPTV是死路一条。所以要跳出电信和广电看IPTV。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时代,电信企业也需要调整思路,跟上整个形势的发展。作为国家信息化支柱的电信运营企业,今后应该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个方面的责任是为公众提供通信信息媒体和娱乐征和的四元服务,第一是T,第二是I,第三是M,第四是E。四个业务融合在一起。与时俱进,这个时是什么?要统一,这个产业的时是四个基础,T、I、M、E合一了,这个产业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是对各行业的信息化提供服务,推动国家信息化的进步。
公众用户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媒体?从终端、选择条件、媒体来说,在终端要走向融合。周主任有一个重要观点,谈了这么多年三网融合,经常从网络谈起,从网络的交换、传输谈起。但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是不是从终端先去推,这是很大的思路。终端有很多东西可以做,IPTV恰好提供了。整个IPTV的特征之一就是多业务,所以我们认为IPTV是非常好的促进融合的催化剂。
我提一个自己的观点,IPTV这个词起坏了,孩子是好孩子,但是名字起坏了。IPTV是从外国过来的,按它的定义说是用IP的协议,数字互动交互式的多媒体流媒体业务和支撑平台,有“两坏”,对老百姓来讲,不喜欢这个,一听IPTV就有巨大的心理距离感。我前些日子见了我多少年前上学的老教授,现在60多岁,连手机都不用,他觉得太技术化,跟他的脑子衔接不起来,所以不爱用手机。IPTV,老百姓都不太理解,一听就懵了,晕了,有一种距离感。如果当年毛主席在新学会的时候看了那么多书,把马克思主义、陈独秀这些东西给农民、工人们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都不行。所以毛主席简单地说这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多简洁。邓小平讲中国的体制改革具有巨大的问题,也不行,就讲摸着石头过河。对很多企业用户错了,不是错在IP上,又错在TV上,为什么错在TV?TV是娱乐终端,家里看电视的东西,跟企业,跟专网,跟很多行业去用,又错了,折腾来折腾去,两个都错了,对上对下都没讲通这件事情,没讲好。
手机在在80年代末推广,信产部把这个东西的学术名称就叫基于微蜂窝技术的GSM通信标准下的无线通信终端,你看现在有多少人用,这是学术名词,我也是搞学术的,但是我觉得太复杂了。TB的定位现在报纸上宣传叫3G手机,很复杂,这是我们这些人吃饱了撑的干的事。我们这些人不要把实验室,不要把大学里的学术思想都拿到社会上。IPTV这个名字彻底起坏了。起坏了以后要证明,证什么明?跟老百姓就叫智能电视,爱怎么智能就怎么智能。跟所有的企业用户就叫智能平台,这个平台爱干什么干什么,上面能跑多少业务,爱怎么跑就怎么怕。这是我的观点。我们很多时候做事情,我跟北大一个博士生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他问我,“李总,你最近看什么书?我说我最近不看书。他说为什么不看书?我说看书太多了就看懵了。他说你不看书就没有理性。我说是,我们看书的目的是使自己受到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走入理性,可是理性使我们忘记不能回归的感觉。一个人的成长要不断的“四性”结合的过程,从感性走到灵性,从灵性走到理性,从理性走到悟性,从悟性回归感性,四性结合,才能回归到原点。邓小平为什么是高人,毛主席为什么是领袖,都是因为有伟大的感性、理性、悟性结合起来,回归了。我们对IPTV的讨论要回归,前三位专家讲的本质上都是这个问题。
现在在安徽党建做起来了,讲IPTV,就叫农村信息工作站,大家都用起来了,也支农了。如果跟村长、村支部书记,跟水平最高的人讲IPTV,麻烦死了。
现在国家已经给我们非常好的政策环境,一号文的落实实际上首先在思维上有突破,思维控制行为,人的大脑的进化是不一样的,在座的都是进化最快的,不进化就退化,毫无疑问。要在国家给的条件下怎样做好。
简单的总结,电信产业现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第一,固网和移动业务的融合需求特征。第二,电信业务和广电业务在整个终端,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和整个IPTV可以进行交叉竞争,实行两项业务的重组。第三,最近刚刚通过的工信部,说明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的组合。现在是三大组合,不能再说环境不具备了,实际上大的环境已经具备了。在和谐社会下现在进入三大重组下推动下的三大融合,而IPTV就是非常好的时候。
工信部的定位是最难的,首先跟发改委打架,发改委管的很多职能,现在的职能怎么调整非常关键。工信部定位的时候要先考虑不做什么事情。如果做不好就完了。工信部五大职能,前三大职能跟过去的经委部门是相同的,国家经委是搞整个生产企业的流程管理,定位不好就回归到十年前国家经委的结构上,这是错的。第二,把整个工信部定性为各个行业专业的IT部门,各大公司都有IT部门,做信息平台,做内部网络支撑,如果把工信部自身做成其他各部委的IT支撑部,也错了。工信部要对信息化全部智能化,智能化网络平台、终端和业务。工业行业要走向智能化。
我们还需要研究一些规律,首先研究中国工业化的规律,中国工业化到底进入到中期还是远期?中国是多元的社会,某些地方具有某种原始性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些地方进入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的地方已经进入到工业的中期和后期,有的地方已经进入信息化,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下的13亿人在社会不同阶段下共同生活,所以中国是最需要和谐的社会。中国工业化进入到什么程度,应该怎么走,这是特殊课题,我们要思考。在英国、法国工业化总体是一致的,没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中国各个地区有很大的逆差。第二,中国信息化的规律是什么。第三,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在一起,应该怎么思考。在整个中国走向工信化的阶段,要创造自己工信化的道路,不能因为工信部的成立而放弃对中国信息化本身的推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