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兵报道
2004年7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了“无线费城计划”。很快,一股无线城市的铺设高潮席卷全球。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经有超过600个城市开始或计划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络以满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从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旧金山,英国的伦敦,加拿大的安大略,到澳大利亚的珀斯,新西兰的惠灵顿,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新加坡,中国的台北,越来越多的城市都试图通过无线宽带网络来寻求新的经济活力。甚至在美国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要竞选下一届市长,没有很好的无线城市战略,他是不可能当选的。”
毫无疑问,遍布城市的无线宽带网,可以为市政府、公共安全部门、交通等城市职能部门提供随时随地的宽带网络接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无线城市为沟通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和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娱乐场所、酒店、机场、绿地、会议中心等地,随时随地享受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服务。如果说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让我们摆脱了电线的束缚,无线网的普及让我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那么如果居住在一个可以随时随地随意上网的城市,将是人人向往的数字化幸福生活。
另外,从技术的角度看,无线城市现在普遍采用了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由于Wi-Fi技术覆盖范围有限,最多只有几百米,所以移动网格技术Mesh被引入进来。它在组网方式、传输距离以及移动性上都有很大的改进,能够在某一城市地区或大型园区的整个范围内,实现Wi-Fi的轻松扩展与延伸。Mesh部署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平滑过渡到将来的移动城域网WiMAX。现在,无线城市网络提供与ADSL相类似的带宽还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美国曾经有一个研究机构预测,一个中型城市如果要实现“光纤到路边”,大约需要15年,而在大部分城市覆盖无线城域网大约只需要一两年时间;光线入户的平均费用达上千美元,而利用无线城市技术的平均费用仅为18美元左右。
综合看来,无线城市无论从技术上、组网成本上、应用上、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业界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度,但是近年来,与舆论界高调的炒作形成极大反差的是,众多雄心勃勃的城市,在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纷纷遭遇了相当大的阻力。以休斯敦、旧金山、芝加哥为代表的部分城市甚至宣布暂停各自无线城市组网计划。
本文导航: | ||
·闵行杨浦与电信共建“无线城市” ·闵行杨浦与电信共建“无线城市”(2) |
·打造无线城市的良性运营模式 ·打造无线城市的良性运营模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