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发展启示录——写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8:08  通信信息报

  面对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面对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电信业务移动化、IP化、宽带化、多媒体化及“三网融合”的趋势,电信业需要比以往更为深刻的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以做大做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树立信息服务大行业观念,加快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已成为电信业经过数十年发展之后面对新机遇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启示5:电信业破除垄断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竞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电信竞争有其特殊性,在这个网络特征明显又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领域,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竞争格局,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我国,电信行业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有一个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推进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放开无线寻呼及部分增值电信业务到其后的国家批准成立联通公司,直至1998年开始的邮电分营、政企分开、企业重组以及后来的加入WTO对外开放电信服务贸易,电信领域经历了一系列以引入竞争为目的的重大变革,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诚然,目前还存在市场竞争结构失衡等种种矛盾和问题,电信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完善,以进一步形成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通过竞争,国家的通信整体实力增强了,电信服务质量改善了,资费价格水平下降了,广大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电信领域的竞争,不同于一般工业、商业,有其特殊性。

  首先,电信业关系到国家主权与安全,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特征,又是国有企业占主导,这就决定了电信业只能是一个比较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的行业,一个必须在政府监管下有序竞争的行业。在我国加入WTO、电信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坚持外资股比不能突破承诺的标准,坚持通信网的国际出入口局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两条是国家利益所在,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必须承认,固网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性,与公用事业的自来水、煤气等相似,这是电信网络的特点所决定的。如何解决固网本身的竞争问题,目前在世界各国还都是一道公认的难题。

  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电信竞争的表现形式正在发生变化,不同业务种类、不同技术手段之间的异质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移动与固网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现阶段电信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不能因为固网本身缺乏竞争就得出整个电信行业没有破除垄断的结论。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电信业始终备受国内外关注,电信改革所引起的讨论、争论、议论,其广度、深度和经久不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基础设施部门,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独特的“电信现象”。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电信行业已成为经济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电信用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消费群体,电信服务的社会性越来越强,电信改革的社会意义越来越大,电信业的每项改革,不论是对外开放、市场竞争、企业重组还是资费调整,都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电信改革如何既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又保持国家控制力,资费调整如何既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又充分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等,这些问题已超出了行业范畴,“电信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这一现象也告诉我们,总结改革的成败得失也好,设计改革的未来架构也好,都必须立足于国家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消费者的角度,处理好国家、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国家电信整体实力是否增强、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启示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依法行政、高效运转的电信监管体系,是行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电信监管也要转型,要坚持以人为本、监管为民,要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要立足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局中有地位,有作为,才能有生命力。

  在我国电信改革中,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又一大亮点。脱胎于计划经济与政企合一的旧体制,形成于市场经济与竞争开放的新形势,电信监管事业从一开始就是在曲折的道路上艰辛探索,在困难的环境中开拓前行。监管力量和手段严重不足,机构设置范围极其有限,管理者绝大多数来自企业,缺乏行政管理特别是电信监管的经验,等等,电信监管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矛盾、问题和困难;但可以引以为豪的是,在中央关于深化电信体制的精神指引下,监管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开了局面,闯出了路子,干出了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电信监管体系建设的最大特点是监管理念的创新。政企分开初期,主管部门就明确提出,做好监管工作必须解决好“管什么”、“怎么管”问题,之后又确立了“退后一步、站高一步”观念与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及灵活运用市场“无形的手”与政府“有形的手”进行监管的工作思路,逐步实现了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管理工作的深入,针对政府监管到底应代表谁的利益这一根本性问题,又鲜明地提出“监管为民”的理念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取向。

  近年来,互联网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资费管理实行加大企业责任督促企业自律、资费价格变政府直接调整为引导企业调整的做法,以及组织“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开展“阳光绿色网络工程”、解决用户关心的服务热点问题,等等,都充分体现了电信监管理念的创新、思路的转变与效能的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政府监管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政府监管,就不可能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就不可能保持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就不可能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信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论管理体制如何调整变化,市场化改革如何推进,国家都必须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的控制力,政府都必须对电信网络实行统一管理,包括在必要时对网络实行统一调度,这是电信业的重要性、基础性和全程全网性决定的。2008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电信行业之所以能够全网协作,快速动员,灵敏反应,跨地域、跨企业配合,出色完成通信抢险、恢复和保障任务,高效、统一的部省管理体系是关键。因此,政府监管在电信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那种认为破除垄断、市场开放后不需要政府监管的看法是错误的。电信改革实践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而加强政府监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必须继续坚持。

  有中国特色的电信监管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对中国特色电信监管之路的探索还在继续深入,新形势下电信监管思路必须有所创新。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政府管理的转型。要在坚持统一管理、垂直管理体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电信管理的社会性与服务性,使其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要全面履行政府各项职能,在继续对市场实行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电信管理属中央事权,是基于这个行业关系国家主权与安全及其网络性强的特点而作出的制度安排,但实行这一体制并不意味着电信管理可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离。只有将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紧密结合,电信管理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才能在经济社会全局中大有作为。有为才能有位,行业发展是如此,政府管理也是如此。

  启示7:当今社会日趋公开、透明,各方面相互关系日益紧密,只有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合作共赢,才能为行业发展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对于电信这样一个垂直管理、专业性强、过去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行业而言,实现这一转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行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任何一个行业,不论专业特性多么强,其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长期以来,电信业在发展中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包括与地方的联合建设、与部队的联合建设,等等,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应该说,在各个中央垂直管理的行业中,电信与地方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地方支持电信发展,电信服务地方经济,实行联合建设,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成为电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进入新时期,这一局面有了新的发展,与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与上下游产业互动发展,与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共同解决电信服务热点问题等,都体现了行业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深化。

  电信业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征,实行国家统一管理,有一套自身独有的、专业性非常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包括技术、经济、经营、结算等,这是必要的。但毋庸讳言,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加上垄断经营,客观上使得电信行业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思想观念,与其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相比,电信行业缺乏与社会的深入沟通与联系,不善于与方方面面打交道。引入竞争之后这个问题有了改观,但其对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形象,影响了外部环境,也成为电信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切实加以改进的一个明显不足。

  沟通营造环境,协调也是生产力。目前,随着技术业务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的增强,电信的发展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其表现形式从以往的争取政策、联合建设转向上下游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转向更深层次的利益共享、合作共赢,转向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沟通。面对日益公开、透明的社会,不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运营,都应进一步树立开明、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广泛推进与各部门、各行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学会借势、借力、借智,提高工作效能。电信行业特点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方式、服务方式和制度规定就可以一成不变,电信的本质是服务,当社会和用户有需求时,必须随之调整,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让社会和用户来适应我们,而只能是我们适应社会和用户。

  改善舆论环境,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是当前电信全行业的共同呼声。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切实改进各项工作特别是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这是改善行业形象的根本之道。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社会宣传。电信业是改革开放的积极实践者,又是服务亿万用户的窗口行业,实事求是的行业宣传,客观公正的舆论评价,是体现国家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也是增强行业凝聚力、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所必需的。应从改进工作、加强沟通、广泛宣传等方面入手,争取理解,增进互信,促进和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广泛沟通;既要善于发展自己,又要善于宣传自己,这是总结电信发展实践的又一重要启示。

  启示8:电信业之所以能够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队伍建设、行风建设、廉政建设功不可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这是电信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回顾电信发展历程,不论是解决装电话难、缓解通信供需紧张矛盾时期,还是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时期,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大发展时期,全行业始终坚持“发展为主线、改革为动力、服务为宗旨”,将通信服务工作放到与发展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三支队伍”即领导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业务工作与行风建设相结合,紧紧抓住用户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放,深入开展“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等活动,有效地缓解了通信供需矛盾,促进了热点问题的解决、服务质量的改善与行业作风的好转。曾被列为社会热点之一的装电话难问题,短短几年时间,装机时限由长达半年甚至一两年缩短到一个月、一个星期。抓队伍支撑发展,抓行风促进发展,抓廉政保障发展,成为电信大发展时期的一个鲜明特点。

  进入新时期以来,根据政企分开、市场竞争、企业重组、行业转型的新特点,电信行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的新路子。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服务工作新机制,建立通信服务质量社会通告制度,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新的服务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电信运营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队伍的整体水平都有了提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在新时期继续得到了贯彻落实,对行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电信业的发展,得益于数十年坚持不懈的队伍建设。正是由于有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才能使国家关于发展通信基础设施的一系列政策得以深入贯彻,通信各项工作得以创造性地开展,整个行业得以不断前进。今后,推进行业转型,建设电信强国,归根到底还要依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电信服务的日益普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服务信息化的加快推进,都对电信行业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拥有一支具备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具有创新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队伍,必须拥有一支勤于学习、作风过硬、服务意识强的员工队伍,进一步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电信行业正处于转型期,但不论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如何调整与转变,作为保障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队伍建设、行风建设、廉政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30年沧海一粟,30年意义非凡。将电信业置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来总结,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网络特征非常明显并处于长期垄断经营的行业,又是一个积极实践改革开放并成就辉煌的行业,也是一个集亮点热点难点于一身、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行业。身处变革时代的中国电信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继续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这是转型时期电信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总结思考30年发展历程后得到的经验和启示。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电信发展启示录——写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
·电信发展启示录——写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