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剑芳
昨日上午9∶48。罗湖区移动TD-SCDMA展示厅。
“157XXXX0001,就要这个号。”家住罗湖区的刘先生坐在办理台前,拿到了深圳第一个3G试商用号码。他扭头告诉围在一旁的记者:“这个尾数既好听又好记。”
首位尝鲜者遭遇“小意外”
昨日,深圳正式试商用TD-SCDMA网络。上午9∶00,记者来到正式对社会开放的罗湖TD-SCDMA展示厅。由于有小雨,前来参观的人并不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前来参观的市民都有着明确的目的:选个3G号码,用用3G网络。不过据记者观察,在开馆后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女性市民进入参观,近十位参观者均为25岁至45岁之间的男士。
记者了解到,第一位拿到3G号码的刘先生,独自一人在深圳经商,家人均在北京。他告诉记者,他打算让家人和自己同时购买3G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我跟北京的家人约好,今天分别在各自的城市办理入网手续,把天天通话升级为天天‘见面’。”
不过,“准备周全”的刘先生仍然遇到了一个“小意外”:由于移动规定只能用现金购买3G手机,而刘先生要购买的三星手机价格为2500元,“没带够钱,这样吧,先花120元开号(20元卡费,100元预存话费),我回家取钱后再过来买手机行吗?”拿到号码的刘先生与服务员悄悄商量。
第二位开号者为了“谈生意”
同样感受了“意外”的还有今年31岁的公务员魏先生。在展示厅,正拿着资料四处转悠的魏先生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关注3G话题,听说深圳将试运营3G网络,两个月前他就特地花4900多元买了一部能支持3G网络的诺基亚N82手机。此次过来,只需办张3G卡就行了。但随后移动展示厅的工作人员告诉魏先生,由于中国现在使用的是TD网络,而诺基亚手机所支持的3G并非TD网,因此魏先生想要“尝鲜”,仍需购买新的3G手机。魏先生惊讶之余只好改口,“那我还是先看看这里的样机吧。”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时,深圳水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永江成为深圳第二个办理3G号码的市民。为图吉利,他特地选了一个尾数为0008的号码。他一边办理一边告诉记者,他购买3G手机主要为了“谈生意”,“主要是使用可视电话,我以后可以把我们的产品现场拍给客户看,速度快,还能省下业务人员的一笔差旅费。”不过,3G试商用期间视频通话的清晰度是否能够满足看货验货的需要,黎先生表示心里还没底。
记者体验
高速行驶中也能可视通话
昨日,本报记者用一款最低价位的新邮通3G手机(1800元),亲自体验了刚刚开通的3G网络,发现语音通话完全顺畅,但视频通话偶尔会出现画面“马赛克”现象。
首次视频通话“手忙脚乱”
昨日上午8∶30开始,记者就开始使用该手机测拨3G电话。8∶35,记者打通了第一个电话,发现语音通话比较清晰。随后,记者选择“可视电话”并拨号,打通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手机视频电话。30秒后接通,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中记者看到,对方(同为3G手机)在经过一阵手忙脚乱的“对焦”后,终于把自己的两个鼻孔和半张嘴“对”进了屏幕。而记者本人也是经过一阵“磨合”后,才把自己的整个脑袋成功地“放进”手机屏幕中。
整个通话过程进行了15分钟,语音通话顺畅,画面比较流畅,无断线现象,也没有出现业内担忧的“手机通话时间长会过热”现象。
本文导航: | ||
·深圳3G昨日放号 ·深圳3G昨日放号(2) |
·深圳3G昨日放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