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垃圾短信逼问企业公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7:39  南方都市报

  ●岂可沾沾自喜?靠滥发垃圾短信卖楼卖服务赚了利润,却甘愿牺牲企业社会责任

  ●哪能充耳不闻?分众无线SP遭停实为前车之鉴

  ●垃圾短信人人喊打,广东移动、联通齐出狠招割除短信毒瘤

  1998年,好莱坞高科技大片《国家公敌》描写了这样一幅场景———美国安全局头子滥用国家机器,上天下地疯狂追踪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主人公。无孔不入的电子监控,花招层出不穷的高科技跟监与反跟监争斗让人眼界大开。这部电影引发出人们对“被监视”的探讨。10年后的2008年,一种名为垃圾短信的新名词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落入了类似的境地。“现在收到垃圾短信,我更多的感觉是无奈,一方面除了删除我没有任何办法;另一方面,我感觉自己的个人资料太没有保障了。”白领陈小姐向记者表示,从不少垃圾短信的内容可以明显感觉发送方是了解自己的收入层次和职业的。然而在一些采用短信方式宣传业务的商家而言,这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精准定位”的宣传。

  人和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李军红称,靠垃圾短信卖楼卖车赚取了一定利润,却沦丧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价值无疑会形成强烈冲击。近日,分众传媒旗下子公司分众无线等七家滥发垃圾短信的企业被曝光,掀起了全民声讨垃圾短信的高潮。

  “很烦,束手无策,却无处可逃。”面对垃圾短信你若也有此感,不妨来听听采用群发短信进行推广的商家是如何想的?承载手机业务的运营商接下来又会怎样做?你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发送短信对象多为“客户”?

  分众集团3月18日晚间在对媒体的回应声明中指出,央视曝光称分众无线日发数亿条、占市场上80%比例的垃圾短信的情况并不属实,分众董事局主席江南春表示即使极端化地将分众无线的所有收入都归为未经许可垃圾短信业务,以每条五分钱计算是70亿条,每天约发送2000万条,不会超过市场的2%.而我国每天这类垃圾短信的总量达10亿条,一年就是3650亿条。房产商、汽车经销商、理财机构和教育机构是近来读者向本报反映得最多的“垃圾短信制造者”。在上述的天文数字中,他们的发送量不容小觑。

  与传统的发票、办证、六合彩等不良信息有所区别,这类短信大多为广告内容,但接收方大部分表示并不是自愿接收这类信息的。陶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的手机只能存储100条短信,每天光接受这些垃圾信息就要占去一大半。“内容林林总总,虽然有些对自己有用,但大多数都是扰民垃圾。”陶先生称,过去三四天清一次短信,现在每天都要清,对这类广告信息可谓深恶痛绝。

  然而商家们却有不同的说法。奥园集团营销部黄先生表示,公司的短信发送对象是以前去过他们公司看过楼盘或者是致电咨询过相关产品的客户,发送的信息也是给客户提供一些促销优惠活动信息。光大银行客服部付先生则认为,公司不存在发送“垃圾短信”的现象。他解释说公司发布的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理财信息,而且发送的对象也是已经在该行开户办理了理财服务的受众,这些信息对客户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有没有价值到底谁来判断?于情于理都应该是短信受众自己。陈小姐表示,自己曾经在天河城背后的一家蛋糕店订过蛋糕,留下了手机号,谁知竟被自动认定为“会员”,隔三岔五都会收到这家蛋糕店的业务信息,非常无奈。不过令她最头痛的是留任何联系方式都得小心翼翼的。“订个蛋糕都被盯上了,照这样说,每个人平时会透露个人信息的地方太多了,让我心寒。”

  “商家这种说词很没有说服力。”电信业观察人士郑强指出,平时在互联网上注册一些信息,人们往往都会看到“是否愿意通过电子邮箱接收本公司的宣传信息”这类选项,网民完全可以选择“不接受”。但是手机短信上的监管便没那么严了,随便留个信息,没有签注任何协议,也可能被商家自动划归为“会员”,继而向其发送广告短信。“这样的监管漏洞亟待解决。”郑强同时指出,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在采用短信作为宣传手段的时候应该三思,在这个垃圾短信人人喊打的阶段,滥发信息将对品牌产生不良影响。

  运营商加大打击力度

  在面对垃圾短信时,许多人都会率先把矛头指向提供业务平台的运营商,称其监管不利。但作为企业而非国家监管部门,此时的运营商可谓有苦说不出。业内有观点认为,与垃圾短信的斗争到了现在,特别是不良信息不再是主流,广告信息成为垃圾短信“大部队”的时候,呼吁商家慎用这种扰民的宣传途径才是关键。

  过去运营商打击非法不良信息可以说是配合政府工作。然而现在国家还没对广告信息这类垃圾短信定义,运营商们也已率先表态,表示会尽力遏制。此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徐达对央视表示,作为移动运营商对治理垃圾短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后,中国移动表示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打击垃圾短信,并拟定了专门的措施。广东联通方面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将通过垃圾短信举报平台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为用户营造优质的通信环境。

  与垃圾短信的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群策群力才是良方。此前万方咨询总监付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运营商在垃圾短信的管理、监督上可谓责无旁贷。若管理不当就是“从犯”。近日付亮又在其博客上特别对本报采访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他首先指出分众无线或其他公司个人无论是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网关,还是私设的短信群发器,未经接收方许可,大量发送垃圾短信谋利,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应该严惩。进而表示,对垃圾短信的惩罚措施,不应该局限于关闭端口或被动封堵垃圾短信,还应该根据发送量追究发送者的法律责任,除应上缴其所有非法所得外,至少应该接受罚金处罚,而对其处罚应该是法律部门。

  “目前运营商在被动封堵垃圾短信和对SP的严格管理上,正在不断加大力度。尤其是对SP的管理上,经过过去两年的整治,已建立了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同时也正在积极探索被动垃圾短信封堵新手段。”不过付亮坦言,与垃圾邮件类似,垃圾短信很难根绝。主要原因在于发送成本低、受益大,导致大量小规模垃圾短信“从业者”存在,运营商靠自身力度很难提前识别。此外,一些短信可能对某类消费者来说是垃圾短信,对其他消费者来说确是实用信息,一味封堵并非良策。

  付亮指出,运营商针对垃圾短信也建立或正在建立关键字识别、用户投诉等手段,并安排专人负责。但“从业者”由于暴利,一直在与运营商“斗智斗勇”。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垃圾短信逼问企业公德
·垃圾短信逼问企业公德(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