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业务经营是发展趋势
无论是国外经验还是行业发展的实践都证明,全业务经营是发展趋势。一方面,来自消费者的需求要求企业能够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运营商实施全业务经营不仅仅是一种趋势,更是现实选择。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电信运营商中,除Vodafone外,全部实现了全业务经营。美国四大运营商中,排名前三的新AT&T、Verizon和Sprint-Nextel都实现了全业务经营。这些公司通过提供多重打包服务和一站式服务,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大的价值。以AT&T为例,电信重组显著提升了AT&T在VoIP和“语音、数据和视频三重打包”服务方面的能力,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包括统一账单服务。另一方面电信业的许多成本,包括电信设施、办公场所、运营经验等可以在不同业务之间共享,企业同时开展两项业务的成本,远远小于单独开展两项业务的成本叠加,从而产生“1+1<2”的成本节约,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失衡的竞争格局迫切需要固网运营商开展全业务经营。目前,我国电信市场呈现出“一家独大”局面,竞争格局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实现净利润598.8亿元,同比增长29.8%,不仅净利润额超过了其他三家之和,且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运营商。随着移动漫游费的降低、双改单的推进,移动对固话的替代在未来2~3年会进一步加剧,固网运营商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预计到2010年移动话务量将占据全部话务量的90%以上。因此,给固网运营商以全业务经营的牌照,让其通过全业务经营的发展,形成相对有效的竞争格局是保持电信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
全业务经营需要分步骤推进
鉴于目前电信市场结构严重失衡,在实施全业务经营过程中建议要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如果简单追求表面公平,让四家运营商同时进入全业务发展状态,严重的失衡局面非但难以扭转,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首先,移动运营商容易利用其原有的市场地位和资金优势,迅速对固定运营商的原有核心市场空间形成有力竞争,通过已有的光纤资源、有线和无线混合,提供移动虚拟网VPMN等业务,迅速发展其宽带业务。据统计,山西移动已经占据山西农村宽带市场80%的份额。可以说,一旦开放全业务经营,中国移动将会充分利用自己的骨干网带宽,经营家庭固话业务、宽带业务等,届时中国移动的强势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强化。
其次,在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即使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也无法立刻与中国移动形成有效竞争。中国移动拥有的人力资源、运营经验、客户资源等都是固网运营商短期内无法对抗的优势。中国移动可以通过积分、星级服务等系列手段稳定客户,同时可以通过互联互通、网间漫游等对新进入的弱小移动运营商构造进入障碍。而且,随着移动对固网替代的加剧,在同时颁发全业务运营牌照下,固网运营商可能不仅在移动通信市场中难以拓展,还可能丢掉以往在固网语音、宽带等方面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更加弱势地位。
因此,全业务经营牌照应本着协强扶弱、缩小失衡鸿沟的目的,采取分期发牌方式:第一,优先考虑给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传统固网运营商颁发全业务经营权;第二,在传统固网运营商竞争劣势地位有所改善后再考虑给移动运营商颁发全业务运营牌照。当然,作为过渡期的调控手段,在全业务牌照发放前后,管制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主导运营商实施新的不对称管制,诸如市场份额限制、号码单向携带等,保持市场竞争格局的有效和均衡。
电信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国家顺利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移动对固话替代日益加剧的今天,加快对传统固网运营商全业务牌照的优先发放,让其掌握有效的竞争手段,促进其快速成长和发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是促进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手段。
(叶天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