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持续创新能力缺乏国产手机命悬一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9:37  通信信息报

  持续创新能力缺乏国产手机命悬一线

  -本报记者 张智江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自主创新的言论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不管是软件产业、还是手机产业,自主创新是其永葆青春的秘诀。

  或许你还有疑惑,我国手机企业不是一直在创新吗?去年以来,当我们打开电视机,长虹、金立、CECT等国产手机品牌在电视媒体轮番上阵,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怎么还会有人质疑手机产业的创新度不够呢?这要在综合分析手机产业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手机品牌市场份额才能得出答案。

  国产手机和外资品牌的沉浮

  3月3日,波导股份发布公告称,将持有的与法国萨基姆共同建立的合资公司的股权出售给合资方,价格为1.59亿元人民币。同样陷入亏损境地的还有夏新、联想手机这些老牌国产手机厂商。夏新电子日前公告称,拟出售上海夏新科研大楼,总价约为1.04亿元人民币。而TCL通讯2007年第四季财报出现的亏损数额高达近1000万元。

  在国产手机状况不佳的形势下,跨国公司诺基亚则高唱凯歌。日前,诺基亚宣布2007年全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64亿欧元,增幅近20%,出货量也创下7070万台的新高。

  从阿尔卡特、西门子等洋品牌的手机业务被收购,到NEC、松下、东芝、三菱等日系手机厂商在中国完败,再到如今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洋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说明洋品牌并非铁板一块。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洋手机此起彼伏,国产手机市场失守的局面呢?

  持续创新能力决定成败

  其一,跟国外手机品牌相比,国产手机先天不足。我国的通信市场启动虽然较早,但是当时在中国市场称霸的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品牌,国产手机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弱。

  其二,国产手机创新能力不强。国产手机并非没有创新意识,而是缺乏雄厚的持续创新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手机企业更关注短期市场利益,更多的创新体现在机型外观上的改造,在技术创新上没有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比如,诺基亚、三星等手机巨头除了在软件系统方面提升易用性和智能性,还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定位,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低端易用手机、针对年轻人的音乐手机以及女士手机等产品。在渠道的建设上,除了传统卖场,这些国外手机巨头还跟本地渠道商合作推出了专卖店,比如诺基亚和南凯电信合作,三星和正冠合作。另外,iPhone的异军突起也给了国产手机一个警钟,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国外手机也有遭遇滑铁卢的命运。日系手机、阿尔卡特、西门子等的失利让我们看到国外手机厂商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谈及日系手机,厚重的折叠造型总是最易被人想起,这点很符合日本本土消费者审美情趣。但在欧美及中国市场,人们似乎更喜欢手写或全键盘这些朴实、不花哨的设计。功能很炫很强大、配置很高很齐全,但并非全世界的中高端消费群体都爱为这些内容买单,高科技背后的成本可想而知。当年,中国移动彩信刚上线,就有三款手机被推荐,其中就有NEC的N8。记者在福州市区东街口一家手机卖场看到,这款当时售价高达5千多元的手机,如今则降价到999元还卖不出去。

  商机和挑战并存

  在中国移动日前进行的6万部TD手机招标中,国产手机占的份额达到了85%,远远超过洋品牌。这样的招标结果,似乎为国产手机的重新崛起保留了一点希望。国产手机要在品牌、渠道、软硬件、与运营商合作等方面持续创新才能有翻身的机会。

  因此,国产手机要真正静下心来,研究诺基亚、三星、iPhone等手机品牌的成功之道。目前,我国有近百家手机厂商,它们首要的任务是加强整合并购,涌现出几家较为强势的手机厂商,在这基础上持续创新,这样才能迎来国产手机的春天。

  目前,国内部分手机厂商已经在创新中先行,比如宇龙酷派。记者曾于今年2月底赴深圳采访宇龙酷派,在当时便感受到了其浓厚的研发氛围。在研发中心,记者一行要连续换门牌才能进入,而且不许拍照,研发中心秩序井然。宇龙酷派副总裁李旺表示:“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保持功能差异化创新领先的同时,加强产品的工业设计水平。目前,宇龙酷派已经成立了创新设计中心,新的研发基地正在开工建设,宇龙酷派的后续产品将会实现功能与时尚的结合。”

  国产手机品牌终有一天会像日本及韩国手机市场一样,获得本土消费者的青睐。外资品牌虽然宣称在中国本土化,但无非是开设几个生产及研发基地,而且一旦生产成本提高,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裁员甚至是关闭生产工厂。诺基亚不顾反对,关闭其在德国的手机工厂便是明证。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