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十载后,信息产业部作为独立组织机构行至终点。信产部此前肩负的管理通信业的职能将并入新组建的工业与信息化部。“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要求,即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工业化,从整体上加强工业化管理水平,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如是解读。
而信产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则指出,“三网融合”是不争的技术经济规律,但此次大部改制依然未解决这一问题,“究竟是部门利益服从客观规律,还是客观规律服从部门利益”?
“政府管工业”情结深重?
“目前工业行业管理由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产部分别负责,管理分散,不利于工业协调发展。”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称,为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有必要对相关职责进行整合,组建新部委。
新组建的工业与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此前信产部主要由电信运营管理、邮电业务管理、电子设备生产三部分组成。信产部内部人士透露,由于电信行业监管职能相对独立和专业,因此预计未来新部委仍会下设专门的电信运营管理机构,“原信产部人员不会有太大变化”。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则表示,从职能上看,只增不减是原则,“信息产业部的既有职能不会被削减”。而由于“工业部”的属性以及国防科工委的并入,电信装备制造环节的管理权,将成为电信“新管家”的新增职能,对各个大型国有通讯企业的业务指导与行业管理权,则将一如既往。
在中国网通董事长张春江看来,此次机构改革对网通没有影响,“原来信产部的相关职能将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涉及电信产业的职能并未发生变化。”
电信专家似乎并不认可这些乐观的判断。杨培芳则分析认为,工业信息化部七项职能中有四项是明确针对制造业的;一项是明确针对服务业的(管理通信业),一项兼而有之(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一项属于文化部门或者全社会性问题(协调维护信息安全),“方案策划者的‘政府管工业’的情结依然深重”。
本文导航: | ||
·“三网融合”依然前景不明 |
·“三网融合”依然前景不明(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