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手机问题投诉量高居榜首(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0:36 信息时报
案例2:GPS防盗失灵公司违约拒赔 去年8月,刘先生花了3700元为新车安装了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GPS汽车防盗系统。《服务协议》中明确系统提供定位查询、车辆控制、主动求助、报警通知等服务,并承诺因防盗系统本身质量问题造成车辆损失的,赔偿车辆出险时实际价值的20%或10万元以下款项。10月5日,刘先生在商场购物后发现汽车被盗,但该公司不仅没有任何报警通知,而且当刘先生多次要求进行车辆定位和断油时,答复均为“无法定位”。事后,该公司以“GPS信号因外因被屏蔽了,导致系统失灵,非产品本身质量问题”为由拒绝赔偿。东莞市消委会认为,按协议约定显示,“定位、断油和报警”属于该GPS系统的基本功能,不能排除产品质量问题责任,应按约定予以赔偿。然而,该公司始终以“信号被屏蔽属外因引致”和“GPS系统仅相当电子防盗锁,不能保证100%安全”的藉口,拒绝赔偿和接纳消委会的调解意见。 案例3:百万新车使用三天出现故障 去年7月24日,杨女士花上百万元在某车行购买了一辆高档轿车。不料,3天后便发现四道中控门锁失灵及副驾位有电机启动异响。开始,车行检测认为是软件问题,但软件升级后仍未排除故障。多次检测后仍未确认问题所在。直到9月送检3天后,车行才告知杨女士该车确有质量问题,需换配件。但杨女士认为上百万的高档车短时间内出现连串故障,且两个多月才修复,对车行一再推拖的售后服务态度感到非常气愤,进而以质量无保障为由提出换车,即使修理也要附加赔偿10次以上保养的要求。经调解,车行坚持不同意杨女士的要求。最终,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点评,车行才给予杨女士换配件及赔偿5次保养的处理。 案例4:设备广告误导农民工需退款 去年3月,农民工周某、李某和温某分别在某商城购买了酿酒设备,共花去4万元左右,该设备打着“投资几千元可办酒厂、免费培训酿酒技术,……一年内可成为富豪”的广告。三人接受培训后,将设备托运回老家教家人使用,谁知出酒量未达到宣传所说的94%,且酒质有异味,更糟糕的是国家法律已严厉禁止私家作坊制卖酒。“致富”无果,三人要求退设备款遭拒。经东莞市消委会调查认定,设备经销商在国家已严禁制售私酿酒的情况下,未告知须取得合法资格才能制酿酒的知识,对农民工造成误导,已构成侵害农民工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经调解,经销商分别退回三位农民工设备款以及来回运费和原料款。 案例5:误信直销广告错买“不粘锅” 某品牌不粘锅通过电视广告,滚动宣传“应用日本瓷釉填充技术,避免油烟产生和食物营养的流失,不粘效果完美……获得国家和国际9项权威认证书”。今年3月,黄女士等6名消费者购买了这种“不粘锅”。但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这锅比普通锅的油烟更大,同样易粘,且出现锅底镀层脱落现象。经调解,6名消费者获得了退货。 案例6:家饰店以促销打折为由拒赔 去年10月21日,许女士和丈夫在东城某家居城内的一家“家饰折扣店”内,购买了一张价值999元的豪华布艺床。售货员承诺床的绒布套可干洗,可机洗。许女士回家用洗衣机水洗绒布套后发现绒毛大量脱落,另一块还没洗的绒布套,用手稍微一拨或一揪,绒毛也纷纷掉落。许女士以布料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但家饰店均以“脱绒是由于洗涤时用了甩干功能,且是直销特价商品没有售后服务”为由拒绝赔偿。经调查,该布艺床绒布套所标示的洗涤方法和店员告知许女士的洗涤方式都没提及“不可甩干”的限制,且没有标识“生产厂家、厂址”,布艺床套脱绒现象说明该布料质量问题明显存在。经调解,家饰店如数退回货款。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该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分为总则、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者组织、争议的解决、法律责任和附则。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