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AVS大连揭开商用序幕:首批放号1.5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8:36 通信产业报
通信产业报记者 张九陆 李昕 AVS在大连正式投入商用,也预示着网通对IPTV发起了新一轮冲击。 2月28日,基于国家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的IPTV系统(AVS-IPTV),正式在大连网通投入商用,预计先期用户规模达到1.5万户。标准研发的带头人、中国网通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高文认为:“AVS标准互动电视,可为用户提供数千小时以上的分类节目,真正实现用户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的梦想。”商用放号的开始,也拉开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IPTV产业搏击市场的序幕。从此,技术、内容和运营模式等方方面面因素将主导其发展的成败。 极大降低专利费用 中国网通技术部人士告诉记者,IPTV早就被确定为宽带的重要“杀手级”应用,并在黑龙江等地大规模商用,但技术瓶颈让他们如鲠在喉。 目前在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中,MPEG-2和H.264标准是主流。MPEG-2拥有较广泛的用户群,现有的DVD、数字电视等产品都使用这一技术,但MPEG-2效率较低,占用带宽过多,并不能适应现有的宽带ADSL网络。 第二代标准H.264在技术水平上有所提高,但要求电信运营商按照提供的视频节目时长付费。这将导致持续不断地产生巨额专利费用,这些费用无疑将带来巨大运营成本。因此,此模式被国际上很多运营商抵制。 高文表示,AVS作为与H.264同步制定的标准,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达到或超过了第二代信源标准的平均水平,还拥有我国50多项自主专利技术,使中国企业不再重蹈类似DVD产品被迫支付大量专利费的覆辙。 知识产权清晰、价格合理是AVS标准的最大优势。MPEGLA组织对生产商、内容商和运营商分别收费,我国每年为此支付的专利费用可能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而AVS只针对解码器收费,一个解码器只要一元人民币。 网通创新首战 在运营商中,中国网通是第一个明确表示支持和采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AVS标准的。总经理张春江多次表示,公司将以AVS-IPTV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AVS-IPTV的成功商用,也让大连网通的项目参与者放下了心中大石。据了解,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网通技术创新大会”上确定的创新重点工作中,AVS-IPTV排在首位。 去年,中国网通首先在“下一代国家互联网宽带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责任公司,加强AVS-IPTV的研究,并成功进行了大连现场试验。2007年10月10日,中国网通在大连召开了“中国网通AVS-IPTV商用试验成果现场会”,随后宣布,将采用AVS发展IPTV。据了解,大连AVS-IPTV系统预计先期用户规模达到1.5万户。该系统由中兴通讯承建,系统能力达到100个电视频道和10000小时VOD点播节目。 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 随着商用的展开,网通的一系列活动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 迄今为止,中国网通已实现了世界上首个端到端的AVS-IPTV系统集成开发,验证了AVS在IPTV中的可用性,并实现了机顶盒与系统“一带四”互通。同时,网通还首次建立了AVS-IPTV技术标准体系,提交并被受理了64项专利。网通已将AVS标准向ITU-T推荐,被接纳为四大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之一,为AVS标准推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以IPTV业务为切入点,实现三网融合,是网通长久的期望。而IPTV的盈利模式将证明,三网融合不仅有可能性,也具备可行性。 网通一位高层告诉记者:“网通已培养了上百人的AVS-IPTV专业研发团队,为其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AVS-IPTV将在根本上有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