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见习记者 黄丽萍
2007年仍是国产手机经营惨淡的一年。波导股份(600130)、厦新电子(600057)两家以手机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都公告业绩预亏。七喜控股(002027)也因涉足手机业务不见起色而业绩受挫。国内手机市场排名靠前的联想集团(0992.HK)选择剥离业绩下滑的手机业务。只有中兴通讯(000063)和*STTCL(000100)两家公司预计2007年业绩实现增长,*STTCL将实现扭亏。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燕玲认为,低端市场的失手是导致国产手机当前窘境的重要原因。
出售资产降风险
波导股份、夏新电子、七喜控股都纷纷将业绩下滑归结于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激烈。
波导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07年业绩将出现大幅亏损,2007年前三季度共计亏损5.08亿元,2006年的微薄盈利之势并没有守住。去年中报显示,公司手机及配件营业收入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0.12%。
紧随其后,夏新电子也发出预亏预告。200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421.26万元,2007年三季度净利润亏损4.62亿元。七喜控股业绩快报称,2007年公司电脑和手机主营业务营业利润仅为4804.22万元,同比下滑33.28%。
面对不见起色的业绩,不少公司选择了以出售资产的方式缓解压力,以求有所改观。3月1日,波导股份公告,拟将持有的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法国萨基姆移动公司,完全放弃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公司称,此次股权转让完成以后,预计公司将会减少手机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销售收入。
东海证券分析师刘俊称,法国萨基姆的海外业绩表现不佳,波导放弃这方面的业务,也是为了减少手机业务的损失。
2月26日,夏新电子公告,公司将以总价1.04亿元出售上海夏新科研大楼。刘俊认为,相比较家电业务,夏新在手机业务方面更有优势,因此,下一步棋对夏新来说,收缩边缘的家电业务,集中主力发展手机业务风险更小。
面对联想集团业绩的整体增长,手机业务扯了公司不少后腿。公司称,受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联想的手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1%。今年1月底公司公告,为了使资源更集中,公司与弘毅为首的私募资金签订协议,将其旗下手机业务的全部权益出售。
中兴模式难复制
中兴通讯和*STTCL属于难得实现盈利的两家上市公司。两家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为公司带来很大的收入。另一方面,两家公司并没有把所有精力孤注一掷在手机业务上,这也降低了很多的风险。
电信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快速进入手机产业第一阵营。公司业绩预告称,2007年预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0%-70%,其主要原因是集团海外业务经营规模扩大。2007年前三季度,中兴通讯的国际业务收入提升到106%,占总收入的比重则达54.6%,成为推动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2007年中兴手机出口量是中国手机企业中出货量最大的。
相关报道:
本文导航: | ||
·手机企业去年业绩持续低迷 |
·手机企业去年业绩持续低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