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守谦
主持人:李老师也提到了运营企业和国家对于制造商的支持。在通信行业日本基本上是由NEC、日立、富士通这三家占据前三名,美国是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以及北电网络这三家北美的企业占据市场前三。欧洲的分布则是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是三家欧洲的企业占据前三。在中国好像目前的形势还不是这样,丁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
丁守谦:这个问题是由于当时的主管部门将移动通信这种朝阳产业分配给中国移动来做,而将夕阳产业的固话分配给中国电信。正是由于当时的这种政策,造成中国移动一家独大这个特殊的局面。老百姓感到移动通信正被一家在垄断。当时没有看清通信业发展的走向缺乏前瞻性而采用按照业务来划分的一种做法,有很多问题都是由此而引起的,它不就是由于竞争而取得的结果,因只此一家。这个问题其实李教授在以前写的文章中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论述。
李进良:3G跟2G有所不同,它因为是一个新的体制,它给予老百姓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这个体验的过程必须得先要有运营商来集中采购,以合理的价格或者是优惠的价格给老百姓去用;同时,市场销售的渠道是双管齐下,这是一个情况。刚才丁教授谈了,很遗憾我们由于是一家独大,如果是几家都来竞争,就会使得这个市场活跃起来,也就会促进终端更加蓬勃发展,这是竞争所带来的好处。
另外一方面,对中国的手机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目前来讲比如2G的手机、WCDMA手机,应该说主要都是用人家的芯片,而且人家要收取专利,专利费按照奚国华副部长报告所说的,国外某厂对3G的专利要收取销售额的15%到20%。但是TD不一样,在TD联盟里的成员专利都是共享的。这样,这个手机将来的成本会降得很多,而且从里到外都是自己的芯片,当然国外厂商也看到了这一点,有些厂家,比如三星、LG也在积极地搞TD手机,也做得不错。但是总的来讲,国产手机厂比如中兴研发得很快,像龙旗也研制得很快,这种情况下就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可以看到GSM手机,中国的手机制造业曾经达到了50%,占了半壁江山,但是很快就下来了,因为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别人用更新一代的东西、更新的技术就把我们的市场挤下去了。但是TD不一样,TD从芯片到软件,各方面都是我们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将来也会和刚才说的一样,中国的几个厂商,像中兴、联想等等都赶上来,用自己的手机来占领中国3G的市场。我们知道基础设施投标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在TD的份额上占了80%以上;但是反过来,2G在2007年招标,国外的企业占了80%的份额。将来手机也会有这种局面。如果你是搞中国的TD,国内的厂商可能占到50%以上;如果搞WCDMA或者是CDMA2000,国内的手机企业就很可能占不到这么大份额。
主持人:因为很多知识产权是我们自己掌握的,所以理论上来讲TD终端在价格上应该有很大的优势。目前我们采购的这些终端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水平?
李进良:目前大概是2000块钱左右。我拿的这款高档手机,是3000块钱左右。我们知道现在在手机领域有一匹黑马,就是苹果搞的iPhone,那个手机在软件方面特别独出心裁,凡是用过iPhone的都觉得不错,那个手机得要6000甚至8000块钱。我想iPhone能做到的,将来中国TD手机也是可以做到的,能出奇制胜,利用我们的技术,甚至比iPhone更好,因为iPhone是用GSM实现的,如果我们利用iPhone达到的水平在TD上面实现就锦上添花了。
主持人:我们将来对终端成本的控制还有没有长远的计划?因为去年我们也提到过要把TD手机的价格长远来看要降到200元以下。
李进良:是的,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自己的东西,TD产业联盟里是专利共享的,不需要向人家交15%到20%的专利费,是销售额的15%到20%。第二,TD这个技术本身因为是TDD的,射频电路可以共享,不需要双工器,并且CHEP速率比较低,芯片比较便宜。这些因素会造成它比WCDMA的手机,从原理上、电路上就要便宜。第三,有国内的芯片,有国内整套的产业链相互支持。除了本身专利、知识产权、芯片、产业链,还有TD手机本身的电路这些优势之外,关键在什么地方呢?最关键是要规模生产。必须中国不管几个运营商来运营,都要搞TD手机,那就会形成很大的规模。如果我们设想中国要搞三种制式,假定每种制式都是一亿户。如果搞一种制式,就可能是3亿部,3亿的规模,它的效益是平方关系,是9倍,这样就会促使它更加快速地把成本降下来。
主持人:李老师,现在业界比较集中的看法是,可能在3月初人大会议期间会公布“五合三”的电信重组方案,并且有可能是同期发放牌照。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李进良:因为网上的传闻是五合三,对于这个问题,26号《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三篇文章,一个是阚凯力教授,一个是曾剑秋教授,还有我的。我们三个人的意见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共同的意见,都认为五合三的方案不可取,应该立即停止。当然这不是我们决定的,但是作为学者,我们本着技术的良心需要指出来,五合三的方案,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解决一家独大、电信竞争格局不平衡的问题,五合三解决不了。为什么会形成一家独大呢?就是由于监管政策的失误,违背了信息产业的一些规律,违背了摩尔定律和移动超过并且终将要取代固定的规律,当时拆分之后,让中国移动专门搞移动,那它就得很大利,一家搞,别人不能搞,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只能搞固定,不能搞移动,所以就必然出现中国特色的东西小灵通,小灵通在国际电信联盟里实际它也是移动,不过是移动里面低档一点,移动速率比较慢,不能在快速的时候用,另外覆盖的范围小,因此基站需要多。比如现在用TD的基站覆盖北京大概3000多个基站,但是用小灵通就要2万多个基站,因为它的覆盖范围小。这样一来就形成现在这样的情况,移动用户数以高速率每年增加6000万部的速度增加,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除了2003年是5000万部增加之外,后来逐年递减,递减到2007年现在有一个糟糕的事情,是负增长了,2007年12月份减了385万,不但不增长,还减少。所以,我现在非常担心,如果不采取措施,很有可能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会在2008年面临着雪崩式的下来。前几年小灵通虽然技术上不如GSM,不如CDMA,但是因为它资费便宜,单向收费,所以能够生存。现在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资费降下来之后,固定用户数减得特别严重。今年由于移动漫游费降低以后,估计小灵通和固网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很多年轻人家里都不装固定电话了,家里三口人每人一部手机就完了,但是家里装宽带是需要的。造成这个情况是没有及早地遵循着网络定律,网络的带宽发展速度是6个月翻一翻,摩尔定律提出芯片的发展速度和密度是18个月翻一翻,没有早一点意识到这个情况。在2003年的时候,我国的宽带用户数是300多万,但是现在多了,现在是6000多万。当时如果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早一点意识到这个问题,早一点加强固定通信不是在话音上面,而是在数据方面加快速度,就不会造成今天如此大的差距了。
另外,网络定律明确网络的价值和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很遗憾中国联通虽然比中国移动搞GSM早一年,但是现在中国联通GSM用户数有一个多亿,中国电信是三个多亿。中国联通后来搞了CDMA,一个公司有两种制式,造成左手打右手, CDMA虽然技术上先进,目前为止只有4000多万用户数,还不如小灵通发展的用户数,小灵通竟逼近一个亿,到了9千多万用户数。这样造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经济效益差距,前几年盈利,中国移动都比中国联动好15倍,去年更拉大差异,中国移动比中国联通的效益好了18倍。这样中国移动每一天就两个多亿元,去年是780多个亿的利润。所以,它比把三个运营商加在一起,还多200多个亿。五合三以后,中国移动加上中国铁通,基本结构没变化,还是每天赚2亿元。而中国电信除了原来固定用户之外,拿到4000万CDMA用户数,联通前面还是亏本的,刚刚盈利,现在一改组之后,这当中起码半年到一年才能理顺,CDMA能不能赚钱还需要打一个问号。这样一来至少在一两年之内,中国电信不会比原来好多少。但是我看到网上有人分析,中国电信会成为超过中国移动。这个分析我认为是不对的。
再看中国网通或者叫新中国联通,它是一个GSM网,有一个多亿用户,再就是固网用户约1.4亿,小灵通大概是2千多万,这都是面临着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估计新的中国联通的效益也不会增加。所以,至少在两三年之内,五合三的三家不足以形成三足鼎立,还是中国移动一家独大,达不到目的。
阚教授和曾教授都分析了内部改组的困难,我也同意他们的看法,我只是从解决一家独大竞争格局不平衡来讲是不可能做到的。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要改呢?我猜测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意图就是让中国电信拿到一张CDMA网,用这个CDMA网升级到3G的CDMA2000。再就是让中国网通或者是新联通拿到一个GSM网,GSM网升级到WCDMA。如果这样做也达不到改变一家独大的问题。为什么呢?搞WCDMA的和黄最近宣布要变得盈利要到2009年,我们现在还没建呢?CDMA2000从全世界来讲都已经对其前景不看好,这种态势下要这样做也不行。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虑,TD建网在北京很难找到站址,现在TD建网大约有3000多个基站,我估计还会增加一些,假定要4000多个基站,现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再建一个WCDMA网和一个CDMA2000网,它们的覆盖规律都差不多,还需要再各建4000多个基站,在北京一下子需要12000个站址,这个怎么解决?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我一直主张应该建一张网,而不应该分开,建三张网。
主持人:您提出的一个观点很新锐,就是CDMA的发展不如小灵通,从用户数上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来,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展开一下?另外,预测一下CDMA在中国怎么做才能更符合最大的利益?
李进良:CDMA网有一个致命性的弱点,就是由高通把持。所以,CDMA标准的完整性远远不如GSM,GSM标准公开而且完整,使得全世界很多厂家都可以制造。由于这样,它的通用性比CDMA更好。再有,CDMA一开始没有SIM卡,后来中国联通才搞了SIM卡。中国联通搞SIM卡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同时带来一个问题,大部分做CDMA厂商是做出没有SIM卡的,中国联通一家要搞SIM卡,而且也只有4000万户,所以造成制造CDMA厂商不是很多,不如GSM的厂商多。再看GSM的发展,特别是在欧洲,欧盟20多个国家,欧洲是很有远见的,我曾经在80年代参加国际电联的会议,多次去过日内瓦,当时欧洲有四种不同的1G体制,从日内瓦坐公共汽车很快到法国办事情,手机不一样的。后来欧盟提出要要统一货币,过关不用签证,这样就促进了欧洲整个经济上的繁荣,当时到欧洲市场,手机拿的都不一样,怎么通得了呢?所以,欧洲在第二代里面提出搞成一种制式。欧洲花了很大力量,当时搞了8种方案经优选出GSM,而且是由欧洲的通信协会CEPT来制定这个标准,所以标准制定得很完整。过去欧盟26个国家统统都是GSM,现在下面发展,欧盟26个国家统统都是WCDMA。欧洲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就为欧共体的经济繁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反过来CDMA的标准不完整,专利费又提得很高,制造的厂家越来越少。为什么欧洲要搞WCDMA?就是想绕过高通的专利。这种情况下,网络的发展,GSM在全世界已经用户数占了80%,而CDMA只占百分之十几,毕竟基础不行。
再看CDMA2000,同样也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由GSM基础研发的WCDMA,WCDMA现在又前进了是HSDPA。现在有不少大的厂家都宣布不再搞CDMA2000,就连对CDMA下了很大工夫的韩国也是这样。这种情况下,我预计中国电信搞CDMA2000也会面临困难,首先4000万用户,让4000万用户和一个将近5万用户的GSM抗衡是很困难的,按照网络定律,网络越大发展越快,因为老百姓买手机会想哪一家好、哪一家便宜,GSM网络,特别是中移动的GSM网是全世界最好的网络,到哪儿都能通话。为什么小灵通不行呢?我自己的体会,在广州一些窄巷子里通不了,但是GSM到哪儿都能通,所以老百姓必然会选择GSM。所以,搞CDMA前景很难说。
本文导航: | ||
·李进良丁守谦:全中国只用一种3G制式最节约 ·TD-SCDMA奥运商用有难度 |
·一种通信制式符合最优原则 ·TD-SCDMA面临危机,但不是必然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