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华为落户东莞带领珠三角吃技术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09:03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为帮助企业摆脱倒闭危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成功转型,东莞政府已设置6个产业转移工业园

  在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作用下,记者调查获知,不论是招工难、还是企业倒闭,它们都只是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表象,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提升、城市提升甚至人力资源的提升正在悄然到来。随着当地政府政策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兴奋点,作为中国经济引擎之一的珠三角企业正在重新洗牌。

  萧条鞋都

  鞋材市场门可罗雀

  东莞市厚街镇曾是一座有上千年历史的小镇,如今被誉为世界鞋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就鞋厂林立,有数百家制鞋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企业在厚街设厂。最有名的集制鞋、鞋材料销售和鞋贸易一体的基地莫过于楼高近20层的濠畔鞋材广场。据在这里已经呆了6年的大厦管理员何先生介绍,这个鞋材市场是东莞第一家专业化的鞋材市场,2005年刚刚开业,就吸引了大量商户进入。到2006年的时候,鞋材市场的经营达到顶峰。不仅所有的商铺被各地鞋业制造商、鞋材料供应商以及贸易商占满,而且所有的写字楼都全被租出去了。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报纸上开始不断报道鞋厂大量倒闭的消息,鞋厂倒闭很快波及到鞋材料供应商,一些鞋材料供应商随后不断退租搬走,直至如今的萧条。从去年底开始,几乎每隔一个月就有企业搬走或者扬言搬走,而最多的时候,甚至一次有五六家企业搬走。

  18年前就在东莞开鞋厂的港商梁嘉耀称,早在去年年底,他的鞋厂基本上已歇业,600多名员工已遣散近400名。今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给工厂致命一击,按该法鞋厂用人成本将增20%,这对利润只在5%-8%左右的鞋厂来说无法承受。

  据悉,随着厂商的搬走,东莞当地的饮食业、交通业、零售业和服务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一些专家分析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晴雨表主要指标可以看租赁业和服务业。

  洗牌效应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陷困境

  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告诉记者,据初步计算,《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令鞋企平均每月在每个工人身上多投入130元,平摊到每双鞋的成本是上涨1元,这对一些附加值低的企业带来较大冲击。

  据了解,在东莞的企业外迁大潮中,大多数转移或者倒闭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但有不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仍留在东莞发展,除因产业核心仍在东莞之外,他们依靠高技术、高效率进行产业升级立足东莞,一小部分工厂更借这次产业转移之机进行产业内扩或者外扩。

  专家解读

  重新洗牌有利于产业转型

  对于企业面临的各种危机,广州社科院副院长刘江华则表现出相对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对于三十年来珠三角这个制造中心而言,面临严峻的考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转型的问题。尽管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但这是有利于政府转型的中心工作的,也是一种转型的动力。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华为落户东莞带领珠三角吃技术饭
·华为落户东莞带领珠三角吃技术饭(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