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兴:数据服务是中国小灵通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1:18  通信世界

  作者:宋军杰

  2007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大固网运营商基本停止投资小灵通。这仿佛已经表明,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是技术落后的小灵通业务已经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成为必然。

  但是,日本最大的小灵通运营商Willcom近期一系列令国人眼花缭乱的举动,再次引起业界对小灵通命运的关注。人们不免要问,随着运营商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小灵通究竟将由此谢幕,还是重新焕发“第二春”,从此走向辉煌?

  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兴通讯PHS产品总经理杨志鹏,就小灵通在日本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技术和业务演进谈了他的看法,以期对业界有所借鉴。

  新技术和新应用是推动力

  当其它企业宣布退出小灵通市场时,2007年Willcom却显得信心十足,不但自身拥有500万户用户,而且对“下一代PHS”研发投下巨资。

  杨志鹏认为,Willcom钟情于小灵通市场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Willcom经营小灵通多年,运营经验丰富,小灵通用户数和增长率都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6年,平均每月净增7万户,净增户数在日本移动运营商中位列第三,增长率名列第一。因此,Willcom对此项业务有很高的聚焦度,专注于小灵通业务实属必然。

  同时,Willcom将小灵通技术演进纳入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遵循移动技术从2G到3G的演进趋势。在日本小灵通的网络覆盖非常好,无线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56Kbit/s,相当于2.75G的移动通信技术水平,可以支持许多青年人喜欢的高速上网业务。

  而且,日本的小灵通产业链非常完善,不但终端产品种类繁多,而且能够运营多种移动增值业务。应用服务也十分丰富,东京的自动售卖机上都安装了基于PHS技术的控制设备。

  当然,同样在日本,电信业巨头NTTDoCoMo的小灵通业务遭遇惨败,连续两年出现巨亏,不得不于今年初黯然离场。那么,Willcom的繁荣是一个特例还是小灵通曙光再现?

  杨志鹏告诉记者,NTTDoCoMo无论是选择3G还是小灵通,都是基于自身发展的技术战略而做出的权衡取舍,还不能说明小灵通业务即将走向灭亡。

  与中国不同,小灵通在日本就被定义为移动电话。1991年到1995年是日本小灵通发展的快速成长期,1997年以后增速放缓。NTTDoCoMo的小灵通用户数最高峰时达到292万户。这一数字虽然与中国固网运营商几千万的用户数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市场则相当可观。

  2001年,可承载分组数据业务的宽带小灵通投入市场后,正值日本3G上马,NTTDoCoMo最终选择了3G的技术方向。经过几年发展可以看出,小灵通与3G业务并存发展,并非完全处于下风。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中兴:数据服务是中国小灵通的选择
·数据服务是中国小灵通的选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