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小灵通遭遇“中国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0:16  通信世界

  小灵通遭遇“中国劫”

  但是,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环境都是飞快变化的,就算是你有上百亿的投资也不例外,我国的小灵通市场就没有日本那么乐观了,小灵通在日本市场的优势换到了我国就因为种种原因有的丧失殆尽,有的成为“鸡肋”,没有了真正的竞争力。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灵通用户在2006年曾一度达到9309万户用户的规模,但是随后遭到巨大的市场挑战,从2006年11月份开始出现持续负增长。目前,全国小灵通用户数正在迅速萎缩。

  综观小灵通的发展,目前在中国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劣势一:市场定位的局限性

  国内当初发展小灵通时对小灵通的市场定位是固话的延伸,限定其不能提供移动漫游功能,而且采用的是低价策略,这两点就将小灵通的消费人群定位于本地、资费敏感型用户。

  劣势二:网络覆盖不完善

  中国国土面积广袤无垠,小灵通的网络覆盖不完善,消费者的使用感知不好。据某调研机构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不选用小灵通的众多原因中,网络覆盖不完善、通信信号不好、掉线率高是最主要的原因。

  劣势三:通信消费群体消费习惯的改变

  随着国内移动通信资费的大幅度下调、低价移动通信终端的大规模上市,那些对资费敏感、希望使用手机的用户就能够大规模地使用移动通信业务。这些低端用户原本是小灵通的目标客户,现在却转头使用竞争对手的移动通信业务,这在市场宣传、业务发展上对小灵通的打击是巨大的,应该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小灵通的市场基础。

  虽然小灵通在国内已经开始显现疲态,用户流失速度加快,但是固网运营商在没有拿到移动牌照之前还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努力延缓小灵通用户的流失,在语音资费、增值业务、增加用户粘性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努力维持着这块市场。

  目前固网运营商在小灵通市场的主要努力表现在以下几点。

  表现一:继续降低语音资费

  成都某通信公司借助2008新年来临之际,推出了无月租、无保底、9分钱打遍全国的小灵通语音资费。从有月租到无月租、从市话0.17元/分钟到如今的长话、市话一律0.09元/分钟,小灵通在通信领域确实称得上是“价格杀手”。

  表现二:加大增值业务推广

  大力推广小灵通定制短信业务,如定制笑话、短信游戏、新闻、天气预报等;推广无线上网业务,实现小灵通电子邮箱、下载铃声图片、在线聊天、在线游戏,了解新闻、气象、股市行情等信息;推广无线接入业务,通过专用数据线(小灵猫)连接电脑和小灵通,就能够实现电脑无线上网,还可以配合专用的无线网卡(小灵通掌上e卡),无须连接小灵通直接就能拨号上网。

  表现三:增加用户粘性

  如中国电信推出的家庭客户品牌“我的e家”中,其“e6套餐”就包含了小灵通业务,这种套餐在整体上是有一定的价格优惠,就是签约用户要在一定协议期内捆绑使用小灵通业务。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小灵通业务作为客户品牌的价值填充,通过协议来增加用户粘性。

  表现四:技术改进也在继续

  小灵通技术在2006年前后有较大的发展,先后推出了机卡分离小灵通、超级无绳和灵通无绳等,到最近又推出的双模小灵通,以及又有人提出的“PHS+WIFI、PHS+3G”等,所有的这些技术改进与变革都说明了小灵通也在努力寻找着发展机会,不会轻易就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日本的Willcom公司决定投入巨资继续发展小灵通业务,并将我国的8000万户小灵通用户作为其重要的目标客户似乎还是有它的道理。但是Willcom似乎忽视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小灵通在日本虽然号称与3G业务并存发展,但是却钻了当初日本3G业务处于发展初期,网络不完善、业务不完善、资费较高、市场竞争激烈、用户喜欢尝试新鲜服务的宝贵空隙,但目前小灵通在中国的市场已经是大幅度落后于移动通信,而且衰退趋势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去年移动资费大幅度下调,低价手机大量上市,手机新增用户数与总数远远超过小灵通新增用户数和总用户数,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消费者对移动通信的观念与消费行为正在慢慢改变,在终端的品牌、型号、功能上都有更多的追求。移动运营商在强大的产业链企业帮助下,耐心培养着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消费行为,不断地通过试用、低资费来吸引用户,使用户从意识上彻底断绝与小灵通的关系。

  就通信运营企业来说,即使真正出现了企业重组,市场上有了多家全业务通信运营商,无论小灵通是按目前各家的市场各自继续经营还是归总到一家企业经营,要想将其继续发展,就会出现现在中国联通“G网”与“C网”左手打右手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再允许发生。即便是市场上出现了双模、三模、“PHS+WIFI”、“PHS+3G”这些延伸产品,在网络覆盖差、产业链薄弱、终端型号缺乏的硬伤下,即使资费上有那么一点的优势,小灵通在这些产品中的作用也只能称得上是“鸡肋”。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通信市场看空小灵通
·小灵通遭遇“中国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