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矛盾”
手机电视业务往前走存在内部障碍,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人士的印证,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流媒体平台的二次升级能否满足流媒体目标网建设方案的要求,还存在不确定性。”也就是说,除了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外,手机用户想观看到手机电视节目,必须在手机终端上安装相应的播放软件,同时,观看视频内容时对网络流量的高消耗也是制约网络手机电视发展的瓶颈之一。
用户的手机能否和中国移动的客户端适配,也将成为该业务能不能迅速普及的重要条件。据记者调查,目前支持手机电视的手机终端不过二三十款。而且,目前市场上能够收看电视的手机种类有限,这些支持手机电视的终端价格绝大多数在3000元以上,部分产品超过7000元。而且,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也局限了手机电视业务的开展。现在的手机待机时间一般都在一周左右,但是如果收看电视节目,恐怕春节晚会看到一半就没电了。电源问题已经是手机制造商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业务创新、资费和终端普及率,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手机电视市场存在的三大瓶颈。” 乐视移动传媒集团副总裁刘弘认为。客户端和手机终端适配问题、流量消耗大等问题都是硬伤,运营商将如何解决?
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表示,“用户在流量控制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对视频质量的需求,选择或高或低的码流,自主进行码流适配;而在客户端方面,内部一直都在研发解决可持续的手机终端适配问题,比如增加客户端研发测试、增加功能化电子节目单,努力扩大在客户端订制业务的使用范围。”
圈地,然后等待增长
运营商也希望借助终端定制上游的身份,将实现手机电视增值业务的市场化要求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
2007年3月,中国移动正式启动TD商用试验网招标项目,总金额超过267亿元。4月,大唐、中兴、鼎桥、普天在8家企业参与的无线网招标中,分别获得36.68%、46.78%、13.82%、2.72%的份额。12月17日,中国移动对外发布TD终端采购招标公告:采购约3万部TD手机和1万部TD数据卡,用于业务应用测试。视频电话、手机电视、高速下载等功能是中国移动对于TD终端功能的初步要求、终端入围的必要条件。
因为手机电视,移动领域到处洋溢着电视内容带来的繁荣。
目前手机电视内容提供还是以跑马圈地为主,而节目来源主要还是和影视、唱片公司合作。中国移动数据部人士告诉记者,通过2007年在手机电视营销工作上的储备,2008年,中国移动将在“上海文广东方龙手机、央视主题营销、国际广播电视台的主题营销以及奥运视频产品营销推广等方面”,搭建完整的移动网络手机电视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