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内、外部都有未决悬疑,各省市移动的路演已经开始
本报记者 幸玮
本月,中国移动将在手机电视运营方面夺得更多的优先话语权。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将在本月完成手机电视移动网络版的商用决策,此后将在全国各省市陆续进行试商用。这将是继2007年中国移动公司在北京、上海两地对手机电视业务进行试验后的重大进展。
两种方式的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对于手机电视,中国移动2008年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建立移动网络下的手机电视,属于自有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和广播电视公司的合作,如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手持广电牌照的公司,搭建合作产品。
目前,支持手机电视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移动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另一类则是广播网,包括卫星广播和地面广播两类。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介绍,为了和通过广播网进行传输的手机电视有本质区别,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用户将可以通过直播、点播或是下载的方式获取视频内容,而且实时和非实时下载可以分别进行,不像广播网会受到实时线形传播方式的局限。
“在此次中国移动手机电视战略的用户层面划分上,中国移动将会把全球通用户和动感地带用户作为主要的潜在开发用户,等到商用决策完成之后,用户即可以通过登录移动梦网来使用手机电视,也可以通过10086、、短信等业务来订制。”这位内部人士称。
据透露,虽然中国移动在两种手机电视传播方式上会齐头并进,但是在优先化设置、内部人财物力投入以及资源建立方面,移动网络式比广播式得到的支持更多。
外部“冲突”
移动运营商开展手机电视业务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广电体系的冲击?是什么原因加速了这场强劲竞争中的圈地运动?
移动网络式和广播式“将直接决定其运营主体的归属权问题,前者由于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移动运营商理所当然会有更大的话语权;后者则不仅可以绕过移动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连内容等也只需要广电体系直接提供,这将减小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依赖性,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由广电体系所辖制的手机电视业务。”百纳电信咨询师余章坤认为。
据悉,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2008年上半年,CMMB(国家广电总局支持的手机电视标准)将完成35个城市地面覆盖网络的第一期建设任务。业界甚至传出消息,CMMB的收费节目资费可能定为包月20元,如果该消息得到证实,将会给运营商用移动网络传输、收取高流量费的手机电视形成更强的竞争压力。
不过,从2007年中开始,中国移动已经在北京、上海两地试验手机电视业务。北京目前的手机电视网络信号覆盖情况是:四环以内地区已经基本覆盖,电视节目则包括了北京电视台1套、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电视台5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这还只是中国移动手机电视产业链内容扩展计划里的一部分。
然而,中国移动运营手机电视面临的市场拓展挑战,不仅仅来自于广电系统和外部市场。
本文导航: | ||
·中国移动圈地手机电视 |
·中国移动圈地手机电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