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球企业家:“买进”联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13:08  环球企业家

  中移动回归A股市场前唯一的电信概念股,其诱惑力仍在其概念而非企业的真实价值

  文《环球企业家》记者 骆轶航

  “传言中买进,证实后卖出”,如此屡屡让投资者得手的坊间信条,在中国电信股的扑朔迷离中却一再失效。即使已进入“电信重组”的倒计时,持续不断的传闻却从未获得过任何证实。通常“传言”兴起时,正是股票的最高点,买进的命运可想而知。

  而中国联通经常成为这个神秘旋涡的焦点。2008年1月10日,关于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最“真实”的传闻不胫而走:据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3+1”的方案已获得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的通过,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C网(旗下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而中国网通将并入中国联通。

  如果传言属实,一个“新联通”将浮出水面,并继续运营有望升级WCDMA网络的G网业务(GSM网络)。流言当日,中国联通(600050)股价立即暴涨,报收于12.83元,涨幅高达7%。颇为戏剧性的是,1月10日收盘后,中国联通随即发表公告,称“并不知悉导致价格及成交量上升的任何原因”,并表示没有任何有关收购和出售资产的消息公布——这是一次主动而暧昧的辟谣。

  于是联通的股价再受重挫,那些相信传闻的投机者又一次接受了惨痛的教训。“预测电信重组和发放3G牌照的时间,可能带来的影响就像是试图预测地震震级、时间和震中位置一样”,知名电信咨询分析师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

  无论如何,电信重组是迟早要发生的事,随着C、G两网各自的归属日渐清晰,它仍是分析师们对联通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传闻的消长通常导致联通股价的起伏跌宕过于戏剧性,而且无论重组结果如何,联通都是最终的受益者。它的股价反而不能体现联通的真实价值——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联通的基本面了。

  常小兵的三年

  抛开电信重组的传闻,中国联通价值被“低估”的观点也颇为流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给予中国联通“买进”的评级,并将联通12个月的目标价定位22港元。而摩根大通将联通股票评级也由“减持”上调至“中性”,同时将目标股价上调至16.50港元。

  而解读联通的真实价值,仍需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长期被普遍认为经营状况和管理不善的中国联通,在2004年12月常小兵就任董事长之后,3年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毕竟不能忽视,截至2007年12月31日,联通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1.6亿户,其中GSM用户数1.19亿户,CDMA用户数4109.7万户,其中联通CDMA用户净增数在2007年为460.4万户。在全球为数不多的CDMA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旗下客户超过6200万)的全球第二大CDMA运营商。

  联通近年的业绩增长似乎是“常小兵时代”的注脚。2008年1月31日中国联通发布的公告称:按新会计准则追溯调整后,2007年度预期股东应占净利润将比2006年增长100%以上,即可超过7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联通在2006年全年的纯利润约为37.32亿元人民币。如果不计算2006年7月联通向韩国SK电讯定向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换股权公允值变动损失的金额,联通在2006年的纯利润为61.28亿美元——按此计算,联通2007年的纯利润增长将在20%左右。

  这意味着,自常小兵主政联通以来,联通的利润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不能不说是引人注目的变化。而联通一直亏损的CDMA业务也终于在2006年实现盈利,税前利润10.3亿美元。2007年,联通C、G两网手机总销量为1.47亿部,其中CDMA手机上市机型超过百款,比2006年增长了51%,全年销售手机963万部,增幅超过10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环球企业家:“买进”联通?
·环球企业家:“买进”联通?(2)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