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商业周刊》1月29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苹果公布的iPhone销量数据与经销商统计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这一方面说明“非锁定”iPhone的数量大大超出先前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iPhone存在较大的库存积压。对于苹果来说,在世界各地销售尽可能多的iPhone是上佳策略,为此甚至可以牺牲短期的利益。
iPhone的销量之谜
2008年1月22日,苹果发布消息称,截至2007年底,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共计销售了370万部iPhone。但蹊跷的是,苹果在美国的独家合作伙伴AT&T却提供了一个相差悬殊的数字。AT&T是苹果iPhone最大的经销商,通过AT&T销售的苹果iPhone数量远远超过了其它销售渠道。AT&T的数据显示,去年签约AT&T定制服务的iPhone手机不到200万部。现在的问题是:另外的170万部iPhone销往何处?
iPhone实际销量的不确定性给苹果股价带来了不小压力,自今年初以来,苹果股价下跌了34%,目前仅为130美元,跌幅远远超过了同期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投资者一方面担心美国经济停滞会导致消费支出下降,从而影响iPod音乐播放器和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另一方面也担心iPhone的实际销量存在疑问,因此不断抛售苹果股票。
Caris & Co.的分析师谢博利·塞拉非(Shebly Seyrafi)表示,“最近一周苹果股价进一步下滑,原因是投资者怀疑iPhone的销量可能并没有原先预计的那么多。”有媒体宣称,苹果iPhone的零部件供应商预计美国市场对iPhone的需求将下降,因此已经计划削减iPhone零部件的生产量。
一些投资人士经过研究发现,即便将iPhone主要的经销商AT&T、Orange、O2和T-Mobile的销售数字加在一起,仍然与苹果发布的数字相差较大,这很可能意味着iPhone存在库存积压的问题。而库存积压在任何时候都是危险的征兆,尤其是在需求放缓之际。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师托尼·萨科纳吉(Toni Sacconaghi)认为,根据目前的销售情况,今年一季度苹果iPhone的销量有可能下降30%。
DIY热潮袭向iPhone
苹果和经销商的数据相差较大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苹果销售的“非锁定”iPhone数量远远超过了先前的预期。所谓“非锁定”是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装未经苹果授权的软件和手机卡,并在自己的移动网络中使用。
据估计,截至2007年底,“非锁定”iPhone的数量大约为80万~100万部,大大超出了先前分析师预期的75万部。这些“非锁定”iPhone大部分销往与苹果没有运营商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Envisioneering集团主管理查德·多赫提(Richard Doherty)表示,“我所见到的情况是,在美国以外,三分之二的iPhone是‘非锁定’产品。在中国市场,10部iPhone手机中有9部是‘非锁定’产品。”
从经营上讲,“非锁定”iPhone的庞大销量对苹果来说是个坏消息,苹果参与iPhone给运营商带来的收入分成,而不仅仅是从iPhone销售中获得收益。据估算,每百万部iPhone能够给苹果带来大约3亿美元~4亿美元的收入分成,利润相当可观。而“非锁定”iPhone不会给苹果带来任何收入分成,这基本上意味着苹果每销售一百万部“非锁定”iPhone就会损失3亿美元~4亿美元的收入分成。
虽然苹果2007年的营收高达240亿美元,但这部分收入的损失还是相当可观。更为重要的是,随着iPhone在苹果业务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这部分损失还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技术企业研究公司(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预计,今年苹果iPhone的销量有望达到700万部,销售金额有望达到17亿美元,运营利润有望达到3.4亿美元。
本文导航: | ||
·《商业周刊》:iPhone的销量之谜 |
·《商业周刊》:iPhone的销量之谜(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