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
造成实名制缓行3大争议
争议1 泄露私隐?
●反方:目前我国缺乏类似于《隐私权保护法》或《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不少公司或个人将他人信息资料拿到市场上贩卖获利。推行手机实名制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很难确保个人信息绝不泄露。
●正方:新建银行账户、到医院看病、买车买房、参加招聘会,都要提供个人信息,如果说泄漏隐私,通过这些渠道泄漏的其实更多、更详细。“全球通”用户一直采取的是实名制,不也都用的很好吗?
争议2 效果打折扣?
●反方:在假证泛滥的今天,用假身份购置手机卡或开户并非难事。诈骗分子会利用假身份证开立的。银行推行的实名制根本没有起到打击犯罪的作用。
●正方:实名制当然不是万能丹药,它需要各种制度进行保障。实名制后至少能查出这张卡是那个营业厅或代理商查出的,而且确实加大了犯罪的成本。
争议3 损害运营商利益?
●反方:无需任何证件、随时购买使用的预付费号码是近几年手机用户增长的原因之一。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底层代理商是运营商推销号码的毛细血管,难道今后要给每个底层代理商都配备身份登记系统?
●正方:对于运营商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的说法并不对。手机实名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违法犯罪,可以提高运营商的公信力。
声音
一人三个手机号够不够?
“我因工作关系要经常出差,往往会在买一张当地的电话卡来使用。只能注册3张电话卡显然不够。”从事贸易的陈先生如此告诉记者。根据北京移动的计划,施行实名制后一张身份证只能办理三个号码,对很多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就开通一个当地的电话号码的客户而言,只有能拥有3个电话号码是否足够成了大疑问。
“限制每个人只能拥有若干个电话号码是有必要的。”项立刚认为,实名制的本质是让电话号码与人对应。如果允许每个人都拥有上百个号码,那实名制就作用不大。“除了群发需要和广告促销需要,大部分手机用户为了能让别人能即时找到自己,需要经常更换电话号码的情况并不常见。”另一方面,项立刚认为,从长远而言,漫游费一定会逐步下降,这导致去一个地方开通一个电话卡变得没必要。
而付亮则认为,运营商在推广实名制的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制度需要完善。他建议,为了应对漫游中的需要,运营商推广电话号码沉默制度,让人们出差的时候可以临时沉默本地号码,再在异地申请新的号码。另外他认为,从长远而言漫游费的下降可以避免类似的窘境,而推广实名制的漫游套餐、商旅套餐也可以避免类似情况。“而且,如果将来实现全业务经验,即使每个运营商均只允许拥有三个电话号码,4个运营商就能拥有12个号码,已经足够了。”
本文导航: | ||
·神州行实名制在京先行 |
·神州行实名制在京先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