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刘志军:领跑联想移动六年的得与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9:19 中国电子报
作者:连晓东 刘志军领军联想手机业务6年,取得成功亦遭遇挫折,1月18日,刘志军在多种情绪夹杂的矛盾中,交出了联想移动的接力棒。 在市场竞争的田径赛中,每一个企业家都希望企业能成为第一名,更希望自己是带领企业冲刺第一名终点线的那位运动员。但是,市场竞争的比赛没有终点,也就是说,对想要持久生存的企业来说,每一个企业家其实都只是接力赛中的一棒。 1月18日,联想移动总经理刘志军离任的传闻终于成为事实,刘志军在多种情绪夹杂的矛盾中交出了联想移动的接力棒。 当天,联想集团宣布管理层人事调整:刘志军卸任联想移动总经理,但仍保留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之职,原台式机业务主管、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吕岩接任联想移动总经理。而刘志军本人将进行为期1~2年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这是联想针对高管的一个轮流学习项目。刘志军作为职业经理人涉足手机行业6年,率领联想移动走上国产手机第一名的宝座。但是,壮志未酬,终究没能亲手将联想移动这一我国自主品牌锻造为匹敌洋品牌的强大的手机品牌。当然,联想移动的手机业务还在继续。 成功,胜在另类超越 如果用接力赛的标准衡量刘志军对联想手机业务的贡献,他可得80分。 刘志军,1989年进入联想集团,任南京分公司总经理,是联想最早的销售团队———“18棵青松”之一。1996年起,刘志军负责东芝笔记本的销售,并一度带领该业务成为利润贡献仅次于联想PC业务的重要板块。2002年2月,联想与厦华合资组建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的刘志军率联想进入手机行业,并提出了“三年主流、五年一流”的企业发展目标。其实,就当时而言,联想手机已经在起跑线上落后于竞争对手:从2001年开始,老牌国产手机处在新的起飞阶段,国产手机整体市场份额已由1999年的2.5%提升到2001年的15%。 一个做电脑出身的手机新兵此时的加入,在时间上不占先机,在战略上有点另类,是否会“水土不服”?刘志军的聪明在于“边学边跑,边跑边想”。 2002年,在以G808等OEM产品获得全年销量60万部成绩后,这位接力赛选手开始考虑以不一样的战术超过对手。2002年底,在几乎90%国产手机采用引进国外已有的整体设计,通过贴牌或浅层开发进行市场运营的背景下,联想手机毅然决定向自主研发转型,2003年的目标是要实现自主研发产品比例达50%。这一抉择导致联想移动进入公认的最困难的时期。即便是现在,刘志军也认为目前的困境不如彼时。“2003年决定自己搞研发后,一时产品出不来,原定要上市的自主研发产品延迟,渠道信心有所动摇,资金运转、采购、研发各环节还未能完全协同运作,感觉无米下锅,市场需求又很旺盛,那时我们真的很难受。”2007年12月28日,接受《中国电子报》和另一家媒体独家采访的刘志军向记者表示。现在想来,那次开诚布公的聊天恐怕是他最后一次以联想移动总经理的身份面对媒体。 在产品选择中,刘志军连续两次替联想移动做出正确决定:第一次,2003年,在对黑白屏手机进行自主开发一段时间后,刘志军决定停止黑白屏手机开发,目标转向彩屏手机。第二次,2004年9月,联想手机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后,看准彩屏手机向拍照手机过渡的市场机会,作出了全线向拍照手机升级的决定。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