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漫游费为何不与国际接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1:27  人民网-市场报

  每当一些垄断行业如银行、电信等不顾公众反对,单方面增加收费项目时,往往都会扛起国际惯例的大旗,用国际惯例的“大帽子”压人,一副顺应世界潮流、理所当然的样子。可是,当他们的做法与国际惯例不符时,却绝口不提国际惯例。在手机漫游费上就是如此。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说,在澳大利亚等欧洲大部分国家无论在哪个城市都是不收取漫游费的,在哪儿接听电话也都不要钱,但是不同的城市之间打手机是要收取长途费的。而在美国,不仅漫游费不收取,连国内长途费也都不收。专家更肯定地表示,漫游费几乎是没有成本的。手机漫游不过是在漫游地和注册地之间,传送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简单信息。 其实要说国际惯例,除了不收漫游费外,国际上通行的电信资费收费模式是“月租费+通话费”。在这个惯例的背后是:不收取初装费,按秒计费,单向收费;电信卡多数国家不设置有效期,余额可消费;人们用于电话消费的金额不到收入的5%。而我国却是收取初装费,双向收费;“技术原因”无法以秒计费;电信卡余额不退,使用有时间限制;中国人用于电话消费的金额高达收入的8%至10%。这些恰恰与国际惯例相悖。

  当初政府部门之所以提出了收取手机漫游费,主要是考虑到东西部在网络资源、用户数量和资费竞争上差距。但通过多年建设,中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并且营运商已获取了惊人的利润。中国移动2007年上半年公报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移动通话费收入进一步大幅上升22.6%,达1076.61亿元。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达379亿元,同比增长25.7%,相当于每天净赚2.7亿元(2007年8月17日《南方日报》)。显然,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理应带来通信成本的大幅降低,消费者也应当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看来,取消手机漫游费的时机已经成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