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证会最终的结果,绝大多数代表认为应该在第二套方案的基础上,作出新的调整。”昨天下午,持续了三个半小时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成为一场辩论会,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18名代表各抒己见,但提交会议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并未成为最终定案。
对于最终方案如何确定,信产部清算司司长王占甫表示,这次调整通俗地讲是叫“天花板”的价格,最终的方案出台时一定要写上相应的条款,降低漫游费上限,同时企业已经实施的这些资费方案,低于上限的不得上涨,高于这个的要降到“天花板”以下。
观点PK:
争议一:漫游费大幅下降该不该?
听证会上,运营商代表与消费者代表之间的博弈成为焦点。消费者主张“大迈步”降低漫游费,运营商则称自己承受不起。
中国移动代表陆文昌表示,手机漫游是有成本的,此次资费调整会对企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中国联通代表丁铭则建议漫游费应进行渐进式调整。他认为,中国联通资产负债率高,第二套方案超出了联通的承受能力。“调整漫游费应与电信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来自中国电信、网通、铁通等固话运营商的代表亦认为,电信资费调整需要循序渐进。如果再下调漫游费,将加速移动电话对固话的替代,固话运营商会陷入更困难的境地。
消费者代表则普遍支持降价幅度较大的第二套方案,并有诸多代表认为降价步子还可以“迈得再大一些”。消费者代表黎香友直接否定了两套方案,因为按讨论方案漫游费调整后均高于目前已有套餐资费,他主张改现行收费为单项收费。消费者代表沈长征表示,漫游费资费应该一步降到位,和美国一样,同网同价。北京消费者代表张严方更是提出了新方案:要求将长途话费、本地电话费以及漫游费三合一,统一收取0.4元/分钟的通话费用。
PK结果:信息产业部清算司司长王占甫说,电信资费持续或健康的下降最重要的问题不是通过政府召开听证会去降,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争议二:“套餐”是不是规避降价?
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黎香友认为,在运营商有“套餐”自订权的前提下,调整漫游费意义不大。黎香友的观点得到在场消费者代表的认同。但运营商代表则认为,降低漫游费的套餐方案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是有利的。
PK结果:信息产业部清算司司长王占甫说,近两年,本地的电话资费由于竞争相对充分,降幅近年来是比较大的。近五年整个电信行业的资费下降达到了53%的水平,2007年一年比2006年下降13.6%。上海、北京都出台了降低漫游费的套餐方案。
本文导航: | ||
·评论:降低漫游费步子应再大点 |
·评论:降低漫游费步子应再大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