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曾剑秋:移动通信不可能取代固网通信(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11:52  通信世界网

  中国移动为什么发展移动互联网?

  通信世界网:除去中国移动的国际化是07年的热点之外,移动互联网也是中国移动看好的,当然还有其他运营商的一些转型。

  曾剑秋:关注移动互联网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是一种逻辑选择,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了三网融合的目标,其过程首先是一网融合,一网融合就是电信的固网和移动网融合(即FMC),还没有完成。二网融合就是互联网和通信网的融合,所以中国移动关注移动互联网说明逻辑选择是对的,“十一五”规划要完成三网融合,而我们的一网、二网还没融合,说明我们的发展离要求还有差距。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融合,我们将前面的基础做好了,对于后面的三网融合的推进就方便多了。以后还会有N网融合,这是网络融合的方向,也是企业转型必须遵循的技术路线。

  企业转型首先要符合技术发展规律,要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中国移动做移动互联网主要还是考虑市场的驱动,但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符合技术发展规律。

  通信世界网: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移动将这个做好了,就会大肆发展海外市场?

  曾剑秋:中国移动将移动互联网做好了,首先会发展国内市场,三网融合可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去完成既定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国际化路线。目前,移动互联网在国际上还处于发展阶段,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坦率地讲,做移动互联网不一定就是金光大道。移动互联网还有一个先天性的不足,目前还无法达到固网的稳定性。正是由于存在着技术方面的障碍,同时又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中国移动做移动互联网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通信世界网: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移动加入Google等33家手机操作平台联盟呢?

  曾剑秋:这实际上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现在Google要超越微软,所以正在发挥互联网上的优势。作为中国移动来说主动出击寻求合作,走在前列跟国际的主流企业合作为技术标准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运营商的强势让制造业利润趋薄?

  通信世界网:目前,运营商正在转型求发展,同时也逐步渗透到终端渠道,那么如何看待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在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呢?有人认为运营商的逐渐“强势”,让制造业利润趋薄。

  曾剑秋:其实电信业的价值链正在裂变,以前设备制造和服务是分开的,现在电信制造商和电信运营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过去是由制造商来驱动的,终端制造商制造出什么产品,服务企业进行推销,现在的驱动变了,运营企业直接接触市场,接触消费者,了解市场需要什么,特别是电信服务的种类,包括基础服务、增值业务,尤其是提供增值业务的企业成千上万,已经不由得制造商来驱动,运营商了解市场,反馈回来要求制造商跟进去提供产品。这是一种需求驱动的变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终端的问题其实好解决,过去的制造商驱动是一种比较僵化的路线,是制造商去研究想要做什么,现在是市场需求来驱动,终端制造商想要在价值链上生存下来必须依靠电信运营商提出的市场需求。

  说到终端这一块就要提及3G,过去有很多人在讲3G的问题是终端问题没有解决,其实终端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明确运营企业3G上什么,终端会马上跟上,因为驱动力引擎发生转变,已经不是制造商驱动的时代了。也有人提及上TD终端跟不上,这是既没有研究通信市场,也不了解通信价值链变化情况的表现。

  唐如安离职无碍大唐电信发展

  通信世界网:其实今年在通信制造业也发生了很多事情,上市、收购、裁员、……,那么2007年让人记忆最深刻的有哪些事件呢?

  曾剑秋:其实国内今年影响最深的是关于大唐的发展,因为大唐与TD千丝万缕。

  通信世界网:最近大唐移动唐如安离职,您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曾剑秋:这个是很正常的,企业的一个人离开,另一个人上台都是很正常的,就像微软陈永正离开,他的去向大家也没有想象到。关键还是大唐的发展,因为TD发展是以大唐为基准,关注TD的发展也就会关注大唐的变化。国际上像诺基亚西门子融合重组及阿朗也是比较关注的。

本文导航:
·曾剑秋:移动通信不可能取代固网通信
·曾剑秋:移动通信不可能取代固网通信(2)
·曾剑秋:移动通信不可能取代固网通信(3)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