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PS导航手机高价乱相:最高相差5000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09:09 南方都市报
●与洋手机售价相差5000元,“黑牌”手机卖出跳楼价 ●手机交易市场撇去价格泡沫,目前GPS手机价格虚高引来质疑 ●GPS技术门槛不断降低,将与拍照、MP3一样成寻常功能 近日,市面上出现了一款型号为CECTV400的GPS导航手机,标价仅1295元,堪称最便宜的导航手机。反观市面上洋品牌同类产品,价格大多在3000元以上,最高的诺基亚N95标价5980元,与V400的差价接近5000元。同样是内置GPS的手机,缘何价格差距如此之大?原以为是国产手机又一次祭起价格大旗,使消费者看清了导航手机的真实成本。怎料记者致电中电通信(CECT)了解情况,其公关总监邹山肯定地告诉记者,CECT手机并没有V400这个型号,这是一款冒牌产品。 几经周折发现,最便宜的导航手机竟是“黑厂”所为!为此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黑手机的集散地之一,文园通讯器材城,发现类似V400的产品不在少数,价格也仅是千元出头。这些产品大都配有一块3.5英寸、QVGA分辨率的触摸屏,内置GPS模块,配有地图软件,其他诸如拍照、音乐等功能一应俱全。尽管黑手机撇除了研发、售后费用和17%的增值税,但即便将这些计算在内,杂牌导航手机与诸如N95这类顶级GPS手机之间价格差距依然非常惊人。低价是偷工减料的结果?高价是堂而皇之的暴利?对国内GPS手机的价格乱相,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名词解释 解密GPS导航系统 GPS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二是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三是用户装置,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现在民用的GPS定位,距离精度可达10米内。 主流GPS芯片低至120元 “手持GPS导航仪的硬件架构类似个人电脑,其硬件方案大致包括4个部分:CPU、内存、GPS芯片(模组)和存储系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产手机GPS产品开发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手持GPS的CPU芯片价格约为40-120元;内存则有DDR和SDRAM两种,前者要便宜些,64MByte的17元左右,SDRAM的要30元。 “至于最关键的GPS芯片(模组),价格有不断下探的趋势。”据该人士介绍,当前最流行的GPS芯片是SIRFⅢ,基本上所有推内置GPS的手机厂商均采用该芯片,且还会以此作为宣传点,突出专业性和稳定性。据了解,使用SIRFⅢ芯片做的GPS模组,目前市场价格稳定在120元左右。“现在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如果月产量在2万以上,该部分的成本可以进一步压低到100元左右。” “最后是存储,主要用于放置地图软件等等。”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多媒体手机支持外接存储卡,这部分成本变得非常机动。通常情况下,GPS手机会配备1GB左右的存储卡作为储存介质。据了解,目前存储卡领域最便宜的SD卡1GB的成本约在80元左右,手机常用的microSD卡则稍高些。“这说的是正牌厂商的产品,杂牌产品的价格还要低很多。”该人士如是说。 GPS手机被质疑价格虚高 照此计算,为手机添加GPS功能,硬件成本最低在30美元左右,最高也不超过45美元。“这部分成本是绕不开的,也就是说任何GPS手机都存在,不过软件方面的成本就见仁见智了。”据介绍,使用GPS卫星定位本身是不收费的,主要费用产生于地图的更新和升级。“可以肯定地说,黑手机采用的GPS软件大都为盗版产品,而我们作为知名品牌,采购的均为正版软件,成本要高出不少。”今年以来主打GPS手机的国产品牌夏新电子有关人士向记者指出,以夏新导航手机N6为例,内置导航软件+地图的“灵图天行者6”的零售价格约为750元。“我不方便透露具体的集采价格,但几百元是跑不掉的。”他进一步指出,杂牌GPS手机由于采用盗版软件和地图,这部分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综合软硬件成本,为手机增添GPS功能所需费用决计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如此一来,以黑手机的成本压缩功力,一款GPS手机卖1000多元也算合情合理。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三星、SIRF等厂商早已推出完整的GPS技术解决方案。据悉,国内凭生产杂牌MP3起家的“山寨厂”想要生产GPS手机,几乎毫无技术门槛可言。GPS手机已可步入寻常百姓家。 “GPS手机基本玩不出什么新花样。”电子消费行业资深分析师李硕认为,在如此一个具备成熟解决方案,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撇除研发和必要的软硬件成本,着实找不出其他的幌子来遮挡暴利。“或许还有品牌和口碑吧,但这些因素值数千元?我持保留意见。” 导航手机不再是“高科技” 目前市面上价格最高的GPS手机当属诺基亚N95,标价5980元。虽然内置了GPS模块,但与其他N系列手机一样,诺基亚并没有着重突出某一项功能,而依然以“多媒体”作为卖点。尽管如此,记者走访卖场时发现,促销人员在推销N95时,总会提及导航功能,并把其作为一项区别于N73,或其他诺基亚N系列产品的高端配置。而隔壁柜台的夏新导航手机N6,标注“最便宜的GPS手机”,同样具备多媒体功能,售价仅2348元,不及N95的一半。 为什么相近配置的产品,诺基亚手机价格与其他品牌不一样?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称其为“背后的价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邓元�]曾指出中国在高端手机市场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和成绩,有很多基于手机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开始流行,诺基亚的N系列多媒体手机和互联网服务则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这一点。 另一款被视为暴利GPS手机的多普达P800上市已久,报价仍在5000元以上。与诺基亚相比,多普达品牌“背后的价值”显然要弱一些,相关人士将售价居高不下归结于内置的微软操作系统身上。“原本我们采用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的PPC手机价格就在4000元左右,再加上GPS的成本……” 李硕则认为,如今消费者在选购GPS手机时应该做更多的考虑,不要被所谓的高科技冲昏头脑,被销售商“忽悠”。“其实随着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GPS和拍照、MP3一样,会成为手机中的一项寻常功能。” -多方观点 ●GPS产业链逐渐成熟 夏新的GPS手机已在国内站稳脚跟,并形成国内手机市场上最大的GPS产品群。夏新推出多款GPS手机意在促进GPS日常生活应用的普及化。目前有多家主流手机厂商开始涉足该领域,产业链逐渐成熟,GPS手机开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份额骤增。我们希望通过GPS导航功能使夏新产品深入人心,使夏新重新找回中高端市场的自信。 ―――夏新电子总裁李晓忠 ●导航手机是明年主打产品 导航手机绝对是诺基亚明年的主打之一,我们会推出更多的机型。导航确实是一项很好的应用,方便我们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手机上的导航服务则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这点是固网无法比拟的。 ―――诺基亚(中国)总裁赵科林(ColinGiles) ●GPS将成为寻常功能 GPS手机的屏幕大不过3.5英寸,基本玩不出什么新花样。在如此一个具备成熟解决方案,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撇除研发和必要的软硬件成本,着实找不出其他的幌子来遮挡暴利。随着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GPS和拍照、MP3一样,会成为手机中的一项寻常功能。 ――电子消费行业资深分析师李硕 -相关报道 探秘中国移动动态GPS 运营商有望分羹GPS 面对GPS价格不断下滑的现状,如何才能在其现有的应用上做更多的开发,创造更多的价值?当GPS进入了手机端,运营商开始考虑这一课题。事实上,GPS应用一直是移动通信运营商迫切想介入的领域,因为手机上的GPS并没有为运营商带来任何利益(GPS采用芯片收费,定位免费的商业模式)。据最新消息,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开发动态GPS系统,这将助力移动运营商在GPS领域中分一杯羹。 动态GPS主打路况信息 上周,中国移动在广州举办了首届集团客户大会,记者从与会内部人士处获悉,在此次大会上展示的几十上百种无线行业应用技术中,中国移动几位高层对于一个名为动态GPS导航的应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观看演示后赞不绝口。 据了解,所谓动态GPS指的是在现有的GPS地图之上叠加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通过中国移动的网络不断更新,时刻注意路段的拥塞情况。这样,司机通过导航仪看到的不仅仅是个静态的路线图,还可以根据交通状况提前规划行车路线,避免交通堵塞。 “就像内环路架设的‘前方道路实时情况的指示牌’,红色代表拥堵,绿色代表畅通。当然,动态GPS的显示会丰富得多。”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动态GPS的意义远不止增加实时交通信息那么简单,它可能改变一大批驾车人士的使用习惯。据统计,目前驾车人士大都在前往不认识的地方,或自驾游至外地时才会使用GPS.但动态GPS一经启用,作用不仅仅是指路,更多的是显示道路状况。如此一来,驾车人士即便前往熟知的地点,也会习惯于打开GPS,了解交通状况,其发展前景远比现有的GPS要宽泛得多。 详测数据提高GPS人性化 记者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内部了解到,目前这套系统仍处于测试阶段,不方便透露太多的信息。但据介绍,实际测算中这套系统所产生的实时流量费用并不高。“以GPRS为例,无论是cmwap还是cmnet都可以支持动态GPS工作。”知情人士指出,前刚刚下调的数据业务资费,其节省的费用,使用这套系统绰绰有余。 据了解,广东移动正就动态GPS业务与交管部门沟通,希望能采用他们的实时数据。至于目前的测试阶段,数据主要来自于广州市内16000多台出租车。“目前广州市内95%的出租车都配备GPS定位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上开拓出更多适合用户的应用”。通过出租车经行某路段的距离和速度,就可测算出这段道路的拥堵情况,对自驾车人士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据了解,动态GPS具体的商业模式则仍在探讨中。 化身GPS应用整合者 据了解,类似这种动态GPS的系统在国外已有先例,并被统称为“实时交通信息”TMC(TrafficMessageChannel),目前这类辅助GPS导航的功能系统在全球有三种,分别是美国的TravTek系统、日本的VICS系统以及欧洲的RDS-TMC系统。TMC是FM无线调频系统(RDS)在播报实时交通及天气信息中的一种应用,数据信息由配备TMC的车载无线接收终端或导航设备“无声”的接收并解码,以各种方法传达给驾驶员。与移动运营商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实时播报的方法有一定区别,但效果是相近的。 据悉,目前TMC在欧洲已是一套成熟的车载智能交通导航技术,能实时反映区域内交通路况,指引最佳、最快捷的行驶路线,提高道路和车辆的使用效率。目前国内有不少GPS应用开发商开始关注这一市场,但由于本身规模和实力的原因,想要进一步推动并加快产业链搭建进程并非易事。相比之下,中国移动无论是行业地位、资源和号召力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目前的交通数据和GPS信号都不是中国移动的资产,但是中国移动有手机终端、有系统的手机服务渠道、有行业应用拓展的队伍,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两套体系的整合者。作为进军互联网,开拓信息化蓝海的有益探索,动态GPS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移动高层关注的焦点。 -数据 2011年GPS手机占20%市场 从2004年开始,导航市场相继在欧美各国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每年的成长速度超过100%.2007年第二季度包括PND、GPS手机在内的手持式导航产品在全球的销售量达到74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6%,其中便携式导航仪占据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装备有车载导航设备的汽车不到保有量的1%.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的预测,2006年至2011年,全球范围内具备定位功能的手机出货量将翻两番,由1.096亿部增长到4.44亿部。而赛迪顾问的数据则显示,随着3G的发展,GPS手机市场占有率在2011年将达到20%.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方南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