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电信研究院庾志成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5:44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电信研究院庾志成演讲

图为: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庾志成演讲(骆磊 摄)

  12月12日,2008年通信产业发展形势报告会暨2007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评选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主办,泰尔实验室承办。

  图为: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庾志成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庾志成:

  我想先从网络与业务发展入手谈论一下电信网络与业务发展的趋势,接下来通过全球电信运营市场和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介绍。我们把2007年到2008年电信技术和业务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归纳成以下几个特点,从业务角度来讲我们归纳成:互动化、媒体化、融合化和非管道化这四个特点。从网络和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个层面来看,我们把它归纳为全IT化、宽带化、移动化、融合化。网络和业务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相辅相成的,在他们互动中推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网络全IP化潮流不可阻挡,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互联网发展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增长非常快,到2006年底达到11.68亿的水平,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以及互联网业务应用不断的丰富,IP流量也是以每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第二个体现就是互联网业务发展也是对传统的通信业务造成很大的冲击,我们说过去乃至现在,电信运营商的先进流业务、话音业务也逐渐被VOIP业务在取代,根据相关的调查,VOIP应用率达到60%。所有信息业务都对网络的贷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业务对网络带宽提出的要求,通信网络和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各种各样接入的手段也在多样化,速率越来越快。首先从固定接入层面,我们说宽带固定接入,有三中主要接入方式,目前占全球宽带接入用户68%是所谓ADSL方式,它目前是一个主体,但增长方式并不是最快的,增长最快是FTTH,在某些国家比如日本所谓ADSL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0以下了,同时FTTH用户增长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基本上所有新增用户都是FTTH用户了。在固定宽带领域是这样的发展态势。

  在移动领域,移动接入宽带化的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统计到2007年9月,全球已经正式商用的HSDPA的网络达到飞速发展,最高的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4兆这就是移动网络宽带化非常明显的体现。随着业务的不断丰富,随着业务对带宽需求不断的增长,网络宽带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第三个趋势就是网络移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表现,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说在整个的通信网络中,移动网络他所占据的地位,他所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了,首先我们看用户数,全球移动网络用户数是固定网络用户数的两倍了,用户规模是比固定网络大了很多。原有很多的固定网络也正向移动网演进,或者说转变。我们现在比较熟悉WIFI,是固定局域网的演进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了MECHWIFI,随着802.16E的出现,出现了更多层面,更多的市场被移动网络和移动技术占据,固定的网络和技术正在向移动网络和移动技术转变。移动网络的能力也在追赶移动网络的能力,我们原来经常上无线网络的带宽是有线的,有线网络的带宽是无线的。现在无线网络能力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固定网络具备的业务能力目前只有三到五年的差距。实际上从我们目前使用业务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从这两个层面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网络移动化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

  第四个趋势就是网络全面融合进入全面事实的阶段,我们常提的三网融合,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网的融合,在统一的平台上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第五个趋势就是业务趋势,第一点就是互动化成为业务最重要的特征,我们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为什么要互动化,怎么能互动化,为什么要互动化?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业务的普及,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通信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中小学生甚至体力劳动者都可以拥有一部手机终端。我们现在一天可以不工作,不去娱乐,不看电影,不干什么事情,但一天没有手机,没有移动终端会感觉很不方便,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对移动终端和手机终端的需求,不仅仅是作为打电话的工具了,就要求手机终端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满足它更多的需求,比如娱乐的需求、交友的需求、学习的需求、工作的需求,各种各样多样化的需求,都被越来越多的提出来,就要求手机终端和移动服务有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在里面。从技术发展的层面,网络设施和技术发展,也使网络具备了提供互动性业务的能力。Web2.0发展使互联网运作逐渐从业务提供商为中心逐渐转到用户为中心,像Web1.0我们只是专业的公司把内容放在网站上,Web2.0就是各种各样的用户创作的内容越来越充实网络的方方面面。互动性成为目前电信业务发展最重要的特征。

  第二个特征就是媒体化的特征,我们说网络是第四媒体,第一媒体是平面媒体报纸、杂志,第二媒体是广播,第三媒体是电视,互联网、网络成为第四媒体,网络成为第四媒体,互联网成为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座很多人士,获取信息非常主要的渠道恐怕已经不是平面媒体,恐怕都已经是在网上看一些新闻,因为它更方便,更全面。包括播客(视频分享)已经成为正式的媒体渠道,我们从右边的图可以看到,希拉里就建立网上的播客进行竞选的宣传。在第四媒体快速发展的时候,第五媒体已经开始奋起直追了,移动互联网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实际上就是服务于解决所谓的民生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些劳动者,所谓来城市打工的人,他们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来说差一些,他们获取生活的辅助设施的机会会比较少。我居住点非常封闭,我不让随便出入,或者附近生活比较匮乏,如果利用手机媒体定一个手机报,比如像过去五块钱订一年或者包月订阅手机报纸,就有可能使上清下达跟底层人沟通最重要的手段。

  第七就是从单一业务到融合业务的转变。法国电信除了提供传统的有线、无线互联网接入,还提供互联网接入、IPTV、移动通信、家庭保健等等,这是业务发展的趋势。

  第八个趋势就是从传统的业务向基于服务和内容的业务转移,是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这些运营商必须向这方面转型,目前给运营商带来收入的话音业务和接入服务,从话音业务来讲,IP话音业务对话音业务形成非常大的冲击,这大家都非常的明确。像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他最主要的业务增长点就是宽带接入服务,但也受到新技术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刚才提到无线城市的业务,政府在联合一些企业,他们在利用技术在全城市做全覆盖,你在城市当中,你只要有笔记本电脑,或者WIFI手机就没有限制免费接入WIFI网络,只要你笔记本和手机能够接入互联网,什么业务都可以做。传统电信业务的低质化和IP化的挑战,如果将来宽带业务免费了,话音全IP了,我们收入从哪里来?所以我们面临管道化的危机,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考虑转型,数字内容产业增长速度非常快,年增长速度已经高达25%,这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非常大的商机,从基于设施到内容的转变。NTTDOCOMO经营理念从通信设施转变为生活方式设施服务商,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方便用户生活的服务,包括信用卡服务、定位服务、车票服务、音乐下载娱乐服务、游戏业务等等。

  第二部分全球电信运营市场,第一全球电信运营市场继续稳定发展,一个是固定业务增长,一个是移动业务增长,固定业务增长已经呈现明显停滞的状态,主要拉动力还是宽带接入,话音业务已经是在下降负增长了。移动业务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刚才也提到他也面临非常大的危机。第二是新兴运营主体大量向电信运营业渗透,分两部分,一个是行业内,业务经营模式多样化,包括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有网络设施的,还有一些没有网络设施的移动虚拟运营商也在快速成长,也是形成一条自己新的产业链。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模式已经开始呈现了。除此之外,还有行业外的企业也在向电信业逐渐渗透,他们加入将会逐渐改变传统的电信产业的运作模式。趋势之三就是传统运营商积极转型,寻求市场出路。因为我的片子比较多,很快就过一下,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打造精品网络,强化竞争优势,加强对用户的控制,很多地区和国家并不是通过移动终端控制用户,你入网给你一个终端,你必须在我网里面停两年,或者定制套餐,这已经从移动领域渗透到固定领域。

  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的机制特征,根据我们统计第一个趋势国内电信运营商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07年1到9月份,整个增长速度达到11%,从适度超强国民经济的增速,转变到协同GDP发展的形势。第二是移动对固定替代进一步加剧,这个我们是从本地业务量来说明的,从现在统计来看,业务量这个层面,固定电话业务量也是呈现负增长,也是被移动替代的趋势非常明显,第三个趋势就是中国移动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国移动新增用户数、净利润都占到一个市场主体的地位,和06年相比有不同的提高。趋势四是市场竞争焦点专项综合信息服务和农村。第五个特点是移动增值发展迅速,是超过30%的增长速率,但基础运营商占的地位是更加稳固的,预计在2007年技术运营商收入占7成左右。第六个趋势是互联网和移动信息业务仍是增值业务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移动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收入的主要贡献者。预计到2008年我国电信业总体会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总体的业务收入将突破8000亿人民币的规模。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