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和谐落地 ICT开花——构建信息产业和谐生态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14:25  《中国电信业》杂志
科技时代_和谐落地 ICT开花——构建信息产业和谐生态圈

  本期话题:打造新型产业链 构建和谐生态圈

  主 持 人:郭小红《中国电信业》主编

  时 间:2007年11月

  面对电信市场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目前已经成为电信业的共识。在转型与开拓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业界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成功转型、有效开发信息化大市场必须以信息产业链的价值共赢为出发点,其最终目的也必然是信息产业生态圈的繁荣共生。能否实现成功转型、有效开发信息化大市场,推动IPTV、3G等新技术新业务的成功商用,关键在于能否打造新型的电信产业链、构建和谐的产业生态圈。

  应该说,产业链与生态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业界关于这方面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是,目前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着对新形势下关于产业链与生态圈的种种思索,本期“新电信沙龙”特邀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左迅生等业界权威人士,将深入探讨当前重塑产业链、优化生态圈的必要性、紧迫性,共同探索如何打造与时俱进的新型产业链、构建共生共赢的和谐生态圈。

  和谐落地 ICT开花

  ——构建信息产业和谐生态圈

  《中国电信业》记者 杜燕鹏

  以变应变:新时期呼吁新型产业链

  目前信息通信业已经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进入网络合成新阶段,在这个趋向融合、网络合成的阶段,产业链作用比过去更加凸显。与传统电信时代不同,随着企业纷纷上市、ICP/ISP等增值服务商不断壮大、中间件及众多软件厂商相继参与进来,随着以视频多媒体应用为代表的3G业务、宽带业务等逐步兴起,随着社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的不断推进与普及,竞争打破了垄断、增值业务打破了单一的封闭流状态、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细化了社会分工,传统的单链条结构被打破,当前中国通信市场的内部格局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打造新型产业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从支撑自主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加速信息化建设、实现多方共赢、适应国际竞争等方面来看,我们都可以发现,产业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信业加快转型的进程,是关系到电信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症结,需要业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思考。面临新的发展形势,重塑、打造新型信息产业链的必要性、紧迫性变得越来越突出,打造新型信息产业链已经成为当前信息通信业共同面临的全局性、长远性、深层次问题。

  赵厚麟:对于飞速发展的全球电信业而言,产业链与生态圈的丰富内涵和外在表现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和拓展,重塑产业链、优化生态圈的必要性、紧迫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对于飞速发展的全球电信业而言,产业链与生态圈的丰富内涵和外在表现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及拓展,重塑产业链、优化生态圈的必要性、紧迫性目前变得越来越突出。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都是如此。从目前来看,如何打造与时俱进的新型产业链、构建共生共赢的和谐生态圈已经成为全球信息通信业共同面临的全局性、长远性、深层次问题。而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产业链和生态圈不仅对中国本身有重大意义,对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深远影响。尤其随着人类正逐步融入信息社会,创建信息社会所需的通信基础设施单靠一家企业或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包括运营商、制造商、增值服务商、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政府等在内的一整条产业链的共同支撑,而只有实现了信息产业链的价值共赢,实现了信息产业生态圈的繁荣共生,形成良性循环,通信企业的转型和信息社会的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苏金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要求电信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电信业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业转型,也必将促使信息化产业链更完善,服务更深化,市场规模更大。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同时还要加快消除数字鸿沟,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这些变革对电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电信业进行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家的战略转型提供全面的支撑。

  左迅生:随着通信业创新和转型的不断深入,打造新型产业链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要实现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生态圈已成为关键。

  事实上,不仅是我国电信业提出了向综合信息服务业转型,国外的电信企业早已在异曲同工地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在欧洲,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等从2002年就已纷纷提出转型,法国电信甚至明确提出,将把其塑造为欧洲新型综合电信服务商的典范;在美国,Verizon提出向多媒体服务方向转型,成为能提供下一代产品和服务的一站式公司;在亚洲,日本的电信巨头NTT也同样在思索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实施有效的转型战略。

  由此可见,虽然各国电信企业对转型的提法各有不同,但都阐述着同一个中心思想:综合信息服务已经成为转型时代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可以说,以增值业务为代表的综合信息服务业务蕴含着巨大能量,将越来越成为未来电信业的主打业务,如果运营商不能在这方面作好战略调整,有可能失去把握未来电信市场脉搏的时机。而且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需要的是高品质、全方位满足自身通信需求的服务,这决定了运营商积极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必须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信息服务。电信业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业转型,将促使信息化产业链更趋完善,服务更趋深化,市场规模更趋扩大。

  分工协作:

  新型产业链释放新能量

  从电信到信息,对象的根本性变化引发了我们对新型产业链的种种思索与探讨。应该说,新型的信息产业链是一个以信息商品为对象的价值增值链,换句话说是一个信息增值链。“信息”始终是信息通信服务最主要的工作对象,链上的各个增值主体通过对信息的不断加工,如收集、整理、分类、储存、传输、交换、加工等工作,向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并实现信息的价值增值。从世界先进的电信运营公司的成功模式来看,信息产业链的构建主要有三个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产业链构造的完整性以及链条中各环节的准确定位;二是利益共享机制的形成;三是内容是否丰富,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由此来看,要真正实现信息的价值增值,需要包括“龙头”企业及“龙尾”企业等在内的产业链各个环节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在精细化分工的同时紧密合作,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在分工协作中,上下游各环节的划分不能一刀切,就具体业务而言,谁更有资源,谁有能力做得更好,谁最能给用户带来流畅体验,就该由谁来做。这样就减少了中间环节,不仅能节约发行成本,还能通过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大量内容的整合,使用户界面变得更人性化,更有条理性,内容来源更丰富,更有助于优化用户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新型产业链的能量。

  赵厚麟:在打造新型产业链的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满足消费需求,实现整条产业链共生共荣,越来越需要产业链各方协商合作,甚至是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

  在打造新型产业链的过程中,国际标准化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首先,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业务,如果不符合国际标准或是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要实现健康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产业链繁荣也就无从谈起。另外,在打造新型产业链的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满足消费需求,实现整条产业链共生共荣,越来越需要产业链各方协商合作,甚至是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标准制订和推广应用也不例外。国际电联充分认识到了这一趋势,在过去几年里积极主动与其它标准制订组织合作,其中既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大型行业实体,也包括ATM或WiMAX论坛这样的技术单一的论坛。与此同时,国际电联还积极推动全球电信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技术应用标准的各项制订工作中,这将有利于提高国际电联所制定的标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和谐共赢。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国际电联近几年标准化工作的突出亮点,而且那些在国际电联活动中十分活跃的国内企业无一不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色,还有一些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

  国内企业在转型及研发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化意识及知识产权意识,更加积极地参加国际电信领域的各项活动,特别是标准化活动。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接纳国外的技术,更要积极把中国人创造的新的理念、技术和品牌推出去影响世界。要充分借助权威的国际机构(如国际电联)来提升中国电信业的地位。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的运营业,要充分认识我们现在的市场地位。中国的固定网、移动网都是全球第一的大网。中国的互联网和宽带用户数也仅次于美国而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并且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超过美国而跃居全球第一。实践证明,在如此之大的市场上创造这个市场能培养出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中国不能而且也无法依赖外国。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令人信服地表明,我们完全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办好。目前,国际电联正在讨论关于包括NGN、IPTV、家庭网关、RFID以及识别码管理等应用业务的标准,以帮助产业界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苏金生: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政府监管者等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坚持创新,协力打造共赢的产业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增值业务日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运营商在这方面的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今后要将这种好的势头持续下去,离不开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坚持创新,协力打造共赢的产业合作模式,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为产业链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新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监管问题,需要我们处理好加强发展和有效监管的关系。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迎接融合时代的挑战。要加强引导、坚持创新,政府将加强政策引导,运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标准制定等多种手段,为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越是面临新的形势、复杂局面,我们越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积极适应网络演进的趋势,努力探索和践行新形势下的电信监管之路,引领发展,推动转型,为电信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新型产业价值链和生态体系,积极务实地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监管转型,适应新的市场发展环境,尤其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推动电信业更好地服务于信息化发展战略。不断适应信息化进程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为各地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比如适应信息化园区、开发区对通信服务的需求等;加强和改善宏观指导,培育信息服务大市场;科学高效地管理配置信息化资源。同时,扩大市场开放,促进有效竞争,建立维护市场公平和效率的长效监管机制。优化基础市场竞争格局,推进全业务经营,并合理引导增值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繁荣有序发展。与此同时,有序开放市场,推进与全球市场的接轨。

  和谐共赢:生态圈开创产业新气象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日益提升,新型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信产业链的一维线性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面向着广、深、密三维交叉的方向发展。在延伸的过程中,上下游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在更细化的层面上展开,各种链条集合交叉,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环境。另外,中国信息化市场非常之大、消费群体非常之多,为信息化增值方面创造了肥沃的土壤,而在电信转型、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在信息化增值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电信业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方向,全面重构面向和谐共赢的新型产业链,营造出一个繁荣的和谐生态圈。构建和谐生态圈已经成为打造新型产业链中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和而不同,争而有序,各得其所,协作共赢,倡导“和谐”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将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谐是为了共赢,做到共赢也就实现了和谐。

  赵厚麟:引入“生态圈”理念,就是遵循开放、有序、合作、共赢的原则,为信息社会及数字世界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各个成员共存共荣,最终实现整个链条及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传统工业时代,供应商提供产品,客户购买产品,他们之间的关系仅此而已,而竞争者就是那些与你争夺市场的人。然而在信息时代,商务活动趋于复杂,任何公司都可以同时是合作伙伴、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如今,这种变化是整个信息通信产业必须面对的事实。我们应该根据新变化营造一个合适的大生态环境。在我看来,引入“生态圈”理念,就是遵循开放、有序、合作、共赢的原则,为信息社会及数字世界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各个成员共存共荣,最终实现整个链条及系统的和谐发展。国际电联对此也在积极探索。在去年ITU世界电信展上,作为电信展大戏之一的世界电信论坛就将“数字生态”作为三大主题之一,邀请了包括政府部门、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内容服务商、系统集成商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探讨进一步推进产业链上的各企业、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组成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共同为市场和用户提供设备、服务和应用,最终实现信息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构建和谐生态圈已不仅仅是区域性的问题,更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课题,需要我们共同思索、共同发展。

  左迅生:对于通信运营企业而言,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必将源自于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真正的成功是能够调动整条产业链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做大做强。

  随着产业链构建的不断深入,信息通信业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单一个体之间的竞争,而将成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这也将导致产业链越来越向规模化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竞争优势。以运营商为例,在目前及今后的发展中,其竞争优势必将源自于对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整合能力。只有当运营商能有效地构筑起以自己为核心的强大的产业链时,他才可能在竞争中最终胜出。对于通信运营企业而言,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必将源自于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真正的成功是能够调动整条产业链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做大做强。多年以来,中国网通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企业发展。在宽带产业领域,联合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内容提供商等合作伙伴,发起建立了中国宽带产业联盟。先后与西班牙电信、中国香港电信盈科、英国电信等国际运营商就奥运通信服务进行了合作。今后,中国网通希望进一步联合产业各方,以国家工程实验室为载体,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促进宽带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更为广泛、更为深入、更为紧密的合作,推动宽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苏金生:在融合与变革新的市场环境中,更需要各方紧密合作,构建开放、竞争、共赢的新型产业价值链和生态体系,需要推进监管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环境。

  在当前行业整体转型、打造信息服务大市场的新形势下,和谐共赢的生态环境应该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的信息化需求、全面维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为中心,产业链各环节密切合作、公平有序竞争、共生共荣,不断创新发展的信息服务提供和消费市场。对于通信监管部门而言,在推进新型产业价值链与生态体系构建以及信息服务大市场开发中有以下几点需要重视:一是加强发展引导,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增值业务市场,形成信息服务大行业的生态环境;二是科学规范管理,鼓励扶持薄弱环节(如3G终端等),合理限制过度竞争,促进产业链条均衡发展,增强健壮性和集中度;三是协调发展模式,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协助各方角色找准定位,进而推动建立合理有效的合作竞争模式;四是完善政策环境支持,积极扶持融合型新业务和服务的发展,推动新生产业链(如IPTV、手机电视等)的成长和壮大。

  近年来,信息服务市场尤其是增值业务市场发展很快,与此同时,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产生。在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本着监管为民的原则,大力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针对信息服务资费、电信服务质量、不良信息内容、群发短信诱骗消费等用户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继组织开展了“畅通网络、诚信服务”活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诚信服务、放心消费”行动、移动不良信息治理、“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等多项重点工作,从不同角度对电信与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了整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户申诉呈现持续稳步的下降趋势,但是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对采取的措施还要进一步落实,使管理工作既着眼于专项问题的治理,更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监管措施:一是强化基础运营企业管理机制,落实“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收费,谁负责”的要求,明确要求基础企业建立相关机制,实现对增值业务合作者的闭环管理;二是通过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公示等方式推动行业信誉体系建设;三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健全备案管理、业务监测等机制。通过重点整治和长效机制的建设,积极营造市场规则体系完善、经营主体权责明确、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打造和谐、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持续推进产业的做大做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