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产业报实习记者 于晓媚
简单的接入代码背后是一个还在成长的SP产业,有效的代码管理机制将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平衡、协调作用,SP代码统一正是这样的关键一步。
12月1日,中国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将正式启用统一“106”号段、8位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即SP代码),这意味着,经历了两年准备的SP代码统一工作即将上马实施。
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关于启用调整统一后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的通告》明确表示,从2007年12月1日零点起,全国将启用调整统一后的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电信运营企业网内原使用的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将统一调整到信息产业部规划分配的新代码上来。
随着“移动用户发往×××,联通用户发往×××,小灵通用户发往×××”的方式被化繁为简,SP也将持着唯一的“门牌号码”营造更清新的增值业务产业环境。
给用户主动消费权
SP多重号码存在容易对消费者定制业务构成迷惑,统一的SP代码增强了消费的透明程度。
目前,SP行业依然维持着SP代码运营商自行分配的方式,由于同一业务在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号码不统一,经常导致用户的误消费。信息产业部的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用户对SP的情况知之甚少,其对SP的选择处于一种半透明的状态,有时仅是凭感觉,消费方式极端不对称。”另一方面,由于同一SP多重号码的存在,也使得寻找违规SP的过程十分繁琐,加剧了增值业务市场的混乱。
SP代码统一后,用户的消费模式将更加透明,对SP业务的消费将从被动变成主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所的龚宪一直在参与SP代码统一的工作,他形象地解释说:“例如:用户可通过输入某一SP代码,对其提供的业务进行搜索,然后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业务,目的性更强、使用效率更高。这不但能节省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增值业务代码统一,国外也已有先例。2003年6月,英国移动运营商和英国移动数据协会就已经宣布在英国引入短信/多媒体增值服务通用短码架构。主要目的在于使短码对用户更加清晰,同时为新的媒体内容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机会。
值得借鉴的是:其还预制了特殊号段用于特定业务内容,方便用户对短码进行选择,主动过滤掉那些不适合的信息内容。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所长宋彤介绍说:SP代码统一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在于方便用户使用SP,保护消费者透明消费的权益。
拥有了统一“门牌号”的SP给用户识别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更加透明化,实时保障良好的服务变身为SP的一条“家规”。
理清权与责
运营商对SP的监管还不能有效清理违规操作行为,进一步明确权责有利于产业的和谐发展。
在SP行业高利润的诱惑下,通过违规操作非法盈利的现象已不是少数。“不同地区不同代码”所形成的混乱已经成为SP企业可寻的规范漏洞之一。
但是在传统SP代码分配方式下,短信运营与管理规范都由运营商自己拟定,各运营商通常采取签订合同的形式对SP经营行为进行制约,却无法采取行政及法律监管手段。尽管在信息产业部要求下,对于少数SP的不法行为,运营商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以遏制,如中国移动的“二次确认”政策。但是,运营商对SP的监管还不能有效规范违规SP。
而SP代码统一之后,除了运营商的制约外,信息产业部的直接监管将更加有力。SP身份将会被重新梳理和确认,所有SP都将被逐步纳入监管平台。
在这种情形下,SP的行为记录将变得更加重要。TOM在线无线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怀军表示:“SP企业获得新的代码后,这一代码将成为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外在形象,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使用自己的业务,企业必将努力经营这一品牌,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也会充分考虑代码本身所涵盖的价值及其对企业本身的影响。”
对于SP代码的统一使得寻找违规SP变得更加容易,王怀军认为,这对SP本身也能形成一种威摄力,将促进其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更加努力地加强对自身品牌的经营和维护。
更公平的合作平台
SP与运营商的排他性合作使SP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通过统一的代码宣传自己将成为SP新的筹码。
在运营商各自分配代码的规则下,运营商对SP企业拥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形成了SP与某个运营商捆绑过于紧密的现象,这种排它性合作使运营商的优势过于突出,SP则大多处于依附状态。
新的统一代码形成后,SP同时面对多家运营商,排他性合作将逐渐减少,其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也趋于公平化。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表示,对于运营商来说,SP代码调整是企业角色回归。而对SP而言,这是对其身份的再清理、再认证。有实力、有信誉的SP将得以加速发展,资历不符者将被淘汰,行业洗牌利于市场集中。
此外,统一代码改变SP企业原有的接入号,也将直接改变企业品牌形象以及市场认知度,通过创新经营、有效宣传重新确立自己代码品牌形象,建立市场认知的SP将在运营商面前拥有更多话语权,逐渐形成更公平的合作平台。
链接 SP代码统一大事记
2006年7月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的工作启动
2006年12月开始集中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书》
2007年4月基础电信网络的调整开始启动
2007年12月全国启用调整统一后的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