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移动试水GPS手机导航
车载GPS和个人化导航产品或将各谋发展
GPS手机
采用GPS技术,内嵌统一GPS芯片,内设天线,以接收卫星信号(免费)来进行导航的手机。
导航手机
具有导航功能的手机,包括GPS手机、GPSone 手机、外接GPS模块的手机、定位导航的手机。
GPSone手机
采用高通的A-GPS技术,结合传统的蜂窝技术和GPS技术,接受运营商基站提供的收费导航数据的手机。目前国内多以中国联通定制的手机为主。
就在各路人马纷纷在GPS导航领域厉兵秣马之时,中国移动这位超重量级选手也终于出手了。
本月下旬,中国移动有关人士证实,中国移动自有的GPS手机导航业务开始进入试商用阶段。用户只要手机具备GPS/AGPS模块,上网下载安装其软件即可使用。该业务的使用资费为包月15元或2元/次,非WAP包月用户需要另行交纳GPRS流量费。
“2008年GPS的各细分市场或许会更加清晰。”有业内人士指出,2008年将是GPS手机的重要一年,随着3G的推出,个人化的GPS产业有望获得大发展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此中,移动运营商或将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不过个人化的GPS导航产品并不会取代车载GPS,“两者将各有一片天地。”
移动运营商或将成主导
“2007年可以说是手机的GPS年。”据调查显示,从2006年下半年起,就不断有手机厂商开始踏入GPS领域。诺基亚、多普达、中兴、神达、华硕等知名手机品牌厂商纷纷高举GPS手机的大旗,竞相抢占GPS智能手机市场。
此外,GPS产业链上也已经开始形成精细的分工与合作,除终端制造商外,还包括芯片方案商、地图供应商、移动通信运营商和GPS服务运营商。赛迪顾问2007年统计数据认为,GPS产值在未来3年将突破100亿大关。
“其实很多软硬件厂商也希望中国移动能开展GPS导航业务,由中国移动牵头做这件事,有利于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韦玉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GPS手机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这其中移动运营商将会起主导作用。”
其实中国联通之前就曾推出采用高通公司GPSone 技术的GPS语音导航,可通过CDMA1X网络实现及时定位,三星、LG等厂商在去年也推出了支持这项手机导航业务的多种终端。
所谓GPSone 技术,是一种辅助GPS(AssistantGPS )定位技术。GPSone 技术组合了GPS卫星信号和CDMA网络信号进行混合定位,目前国内很多手机厂商开始生产基于GPSone 技术的产品。“不过,跟中国移动相比,中国联通的客户人群较少,而且高端客户较少。”韦玉怀认为,对手机的GPS产业的影响,移动显然要大于联通。
不过,德瑞电信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移动的模式还停留在通过业务收费的初级阶段,目前这项业务的资费对用户不具吸引力,很难冲击现有手机导航市场。
“中国移动对于此项业务目前还是很谨慎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也符合中国移动的一贯作风。据了解,早在去年10月,中国移动就已经推出了此项业务,并在不断增加地图和完善功能,目前其业务软件为移动公司自行开发,还处于试商用阶段,并没有在各营业厅推广。
“对于手机GPS业务而言,2008年是重要的一年。”据相关统计,2007年GPS手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52.1万台,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50万台。韦玉怀表示,如果明年3G全面铺开,GPS手机等相关产品有望进入发展的“井喷期”,开始全面超越车载GPS和GND(便携式自动导航系统),“当然前提是3G的推出和运营商的积极介入。”
车载、手机各有领域
那以手机为代表的个人化GPS终端会不会取代现有的车载GPS系统呢?
“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不同的两个领域。”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韦玉怀表示,专业的车载GPS更加适应汽车驾驶时的状态,在这一点上更强调易携性和娱乐性的个人化GPS终端并不能很好地顾及。
据介绍,体积过小、融合功能太多的个人化GPS终端,受面积空间约束,天线不可能太大,这影响了其信号接收能力。尤其在挡风玻璃下、城市大楼间、林地和山谷等地方,往往还接收不到信号。因此,相对专业的导航对于汽车驾驶来说显得较为重要。
赛格导航在导航手机领域内的受挫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两个细分市场之间的差距性。
今年初亚洲头号GPS网络运营商——深圳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老牌军工企业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推出“电脑导航手机”项目计划,正式进军手机业,振华在深圳的生产基地负责生产,而赛格的全国服务网络则负责GPS手机的整体服务,并推出首款电脑导航手机“星际2046”。
资料显示,赛格导航是国内最早进行车载GPS运营服务的公司,该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搭建全国的GPS运营服务网络,主要为社会和行业车辆提供位置查询、安全救助、信息咨询等服务,并创立向服务用户每月收取固定费用的商业模式,目前已在全国近30个城市建立了运营服务网络,形成了完善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的收费模式,在GPS领域的实力不可谓不强。
但到了今年10月份,媒体便报道称“在GPS手机市场,赛格导航已经出局,成为GPS手机大战的第一个牺牲品。”
“GPS接收器设备可以直接从GPS卫星获取位置信息,这样就可以绕过移动运营商,从而免除运营成本,手机使用者也无需负担额外的服务成本。但是赛格导航低估了大众化市场的门槛。“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手机领域,想绕开运营商单独拓展,难度的确很大,“个人化的GPS领域有自己的商业模业,移动运营商有可能占据主导的位置。”
“而且内容也是个关键,将来卖设备不是关键,个人化GPS领域还是会以应用为主,内容为王,个人化的GPS产品肯定还会集成诸如娱乐运用、互联网服务等其他功能,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车载GPS和个人化GPS将会有各自的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 凤飞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