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网通周仁杰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15:19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中国网通周仁杰演讲

中国网通周仁杰演讲

  2007年IMS技术峰会于11月15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会议将邀请来自政府主管部门、通信运营企业、研究与咨询单位、主要IMS技术研发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高层技术领导和专家约150人出席会议,新浪科技对此次峰会进行直播报道。

  图为中国网通周仁杰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主持人:今天上午将进行我们会议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单元,内容很丰富,而且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刘韵洁主任主持本次会议,下面有请刘韵洁主任。

  主持人刘韵洁:很荣幸主持今天这样一个会议,为什么我很高兴有机会主持这个会议呢?因为我觉得IMS这个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电信网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新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以,在这个方面,今天我们日程有一些变化,我们今天有4位嘉宾来给我们做报告。

  第一位就是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部总经理周仁杰先生。

  周仁杰:下面由我代表网通集团滕勇总工程师来这里参加一个研讨。题目是IMS技术的发展及思考。

  今天向大家汇报的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我们对IMS的认识和一些基本判断。第二,对中国网通的IMS技术的发展路线的考虑。第三,对中国发展IMS技术的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看一下IMS的体系架构,会议从昨天已经开始了,有一些嘉宾也做了很精彩的演讲。IMS主要的功能、特点,我想可能在之前的发言中也阐述了。我们列出了想表达一个在IMS框架下,能够提供的业务和非IMS框架下能够提供一些服务的比较。我们可以重点看两个,一个是业务,在IMS框架下业务是可以多种应用的组合。另外,应用可以在会话过程中,被添加、修改和删除。

  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如果我们对照非IMS框架下,这就完全做不到了。就是说在应用无法方便和有效进行组合,应用无法方便地被添加、修改和删除。因为,中国网通也是中国第二大固话运营商,这方面我们有深切地体会。所以,在非IMS的框架下,可能制定什么呢?是等待杀手应用,大家都在等,但是始终没有出现。而IMS所具有的功能却是致命的武器。

  另外我们看一下IMS支持的类型。下面画了几个图,是不同类型的描述。接着刚才讲到的主要的特点,IMS的技术的设计是应用业务为中心的,主要可以提供人与人之间实时和人机之间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还有实时和非实时业务集成,不同业务应用之间的交互,一个会话多个业务,多个同时的会话等。

  下面的图,做了一个具体的展示,时间的原因不介绍了。

  以IMS为核心的业务网络,应该讲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目前,从我们面临的环境看,我们可能找不到杀手的业务,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固网来讲,大家可能对于中国的电信行业比较清楚。低成本的部署和丰富的增值业务将成为一个长尾。就是说,这种需求比较分散,所以在这种特别的环境下,非常需要建立一个适应性的网络的环境。

  这个环境,可能需要具有几方面的特点。第一,要灵活的业务创新。这里面我们详细罗列了一些具体的标志。第二,要有融合的框架。第三,综合和开放。第四,未来的考量。当然,还有可管理的应用环境。这几方面,我们觉得可能可以建立一个适应性较强的网络环境,来应对我们运营商所面临的挑战。

  另外,IMS对于固网运营商转型的影响是什么呢?主要我们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IMS可以增强传统业务,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实用度。通过IMS客户的自助服务,可以使用户方便,另外是现有的补充业务和增值业务。第二是集成IMS客户端的功能到原有业务中,使得IMS的能力大大加强。IMS为在电信网中采用与互联网企业GAMEY相同的商业模式,来提供服务创造了条件。

  当然,IMS也不是万能的,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我们将面临来自互联网的竞争。处理好与互联网的关系,找到适合IMS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关键。

  第二,IMS需要与移动网、宽带、丰富的多媒体、承载网、终端等一起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我们必须承载非IMS网络和技术,来满足其他用户对于网络的需求。

  第二部分的汇报内容,我们想简单介绍一下对中国网通IMS技术的发展路线的一些考虑。

  这个图可能大家看得比较多,昨天我没有来,可能大家经常会看到。中国网通转型最终的目标,在网络转型方面的目标是一个融合分层的下一代网络。当然,集约IMS的FMC和NGN是网络的必然选择。我们对应网络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描述。

  作为一个结论来看,未来转型以后的下一代网络,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个,宽带化。第二个,分组化。第三个,融合化。第四个,智能化。它可以提供多业务,具有安全性、移动性、可管理性。中国网通的转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起步期,然后是发展期,最后是全面转型期。网络变化分为业务变化、网络形态变化和新技术引入三个纬度来看。

  首先我们看起步期,我们业务的变化主要是在宽带数据业务的比例增大。就像我们目前中国固网整体和移动比在下滑,或者是增长速度在放缓,但是有一个非常可喜的是宽带的增值业务的增长还是非常迅速的。中国网通的宽带增长应该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比中国电信增长得速度还快。当然,在业务变化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开始在起步期引入的IPTV、ICT等等的业务。

  另外,网络方面我们也部署了软交换的系统,可能各大运营商或多或少都做了部署。那么,也形成了IP的承载网。在接入网方面,也进行了宽带化的部署,基础网已经被推向了边缘,这是网络形态的变化。

  那么在新技术方面,我想可能大家都比较了解,我就不说了。但是,这几个阶段,是我们必须面临和经历的过程。

  我们中国网通针对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我们中国网通以IMS为网络核心演进的路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阶段,我们将对即有的网络进行改造。另外在发展期,在多媒体业务与大规模应用方面,以重叠网的方式来引入IMS。刚才我们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刘主任在这方面也有非常深的一些见解。我们有张图也印证了刘主任的想法,很多人觉得IMS是我们很好的机会。但是如何引入和切入?在现网中的地位又是如何?

  这就是我们认为IMS在网通宽带下一代中的位置的基本的考虑。从用户的分类来讲,比如说移动用户、固定用户。那么移动来讲,这个也比较清楚,有它的CS域提供语音的一些服务,也有一些移动的PS域提供相关的业务。那么固网在左下角也有两块,但是这个叫法是否规范,这也是一些理解了。可以类似、类比移动,我们固定的CS域,包括我们原来的PSTN的网络,包括在这之上的一些智能网的平台。还有,我们已经做了局部部署或者是一些全网部署的。像长途、大客户、软交换等。但是总体来讲,这还是主要服务于固定的CSP方面。

  类似移动的方面来说,大家可能比较好理解,也比较简单。PSP来讲,我们现在有宽带的接入等等。在未来来讲,未来的网络部署对于我们是统一的IMS。同时,未来随着中国电信行业的充足,全业务的经营,应该我们在坐的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不是特别久的进程将会发生的。所以运营商可能既有移动网也有固网,所以我们部署IMS是两个网部署。而且,它和现有的固网之间也是有一些功能上的差别。

  刚才我们休息的时候,刘主任提到,这个IMS部署如果切入现在的固网,我们一定会从增值业务、支持的宽带业务入手。那么在统一的IMS平台的基础上,有综合业务部门,它会支持我们自营的应用的服务,和SP的一些服务。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统一的IMS在网络下一代网络的跨越中的位置是非常关键的。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IMS技术发展的目标,分成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简单来讲,短期的目标,是为多种接入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在长期的目标来讲,形成便于生成创新业务,有质量保障、可管、可控平台。最终目标就是形成与中国网通共同发展繁荣的产业价值链。

  我们觉得目前大家看到的,包括移动行业发展得非常迅猛,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到了。它的产业链相对比较完善,就是整个社会的资源都在这个产业链上得到了积聚,而且大家有很好地分工,所以会有很多的创新。

  但是,我们作为固网的运营商来讲,可能这个网络基础是不一样的,可能它的特质也不一样。那么,相对的产业链,可能比较弱。当然,随着新的技术,就是IMS技术的引入的话,可能对于我们未来建造良性的产业链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当然了,IMS在中国网通转型中的作用,实际上前几页也做了基本的描述,这里也不再重复了,应该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我想再提一下我们对中国发展IMS技术的两点建议。

  首先我们建议,是否可以建立国家统一的IMS技术的标准,来推进IMS技术的创新。因为本身从IMS技术演进的过程看,这里也列了,它应该从移动开始做,从3GPPR5开始,到R6、R7,当然R8目前的时间还不知道。但是,R8已经在考虑Common IMS的标准,但是时间不明。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实际来讲,应该像很多的方面,前一段时间信息产业部的娄部长也组织了内部的高级研讨,我们也参加了。在全球来讲,内网的影响在市场和内部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技术的发现等等都是很领先的,但是IMS这一块还是比较滞后的。

  那么我们觉得,本身从移动的演进的路线和技术标准来讲,都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固网还是不一样的。最终,肯定是要走向从国际标准来讲R8。但是,R8什么时候来提供?中国的市场包括运营商下一步的网络演进,是否可以等到它的提出?我觉得在这一块可以有一些贡献,但是这个贡献必须是基于我们在这方面标准的研究要领先。因为各大运营商部署的策略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我们建议信息产业部是否能尽快组织制定不同运营商IMS之间的互动标准,业务互动标准,来推动IMS技术,创新走到前列。并且,来建立一个良好的IMS的产业环境。

  第二点建议,推进产学研用的密切合作。中国网通作为国家的创新试点企业,我们认识到企业的创新必须依靠和加强产学研方面的合作,将科学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根据我们当前业务发展迅速,技术更新频繁,全行业处在重大的转型变革时期,该领域未来的竞争实质是对重大通信新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争夺,要掌握核心技术提升竞争能力,仅靠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是非常困难的。这个其实大家作为固网运营商特别有体会。我们现在发现围绕移动的产业链是比较完善的,人气也比较足。在固网这一块,我看我们在上海也有一个联盟,但是这个联盟是电信和网通发起的。但是,相应地它的影响包括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和移动差很多。所以,可能产学研这一块的密切合作,各家的定位要清楚。因为我们发现在这个定位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包括运营商的定位,大家都没有准备的定位,包括在中国移动的发展过程中大家也注意到了。开始的定位,正确的定位很重要,你该做你必须做的事情,你绝不应该把人家应该通过合作共同发展的机会,想完全由自己来做,这最终会有惨痛的教训。这个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而且已经在改善。

  而且电信运营商在整个信息通信产业链中处于直接面对最终用户,并提供业务和服务的产业中心位置。像日本最早的NTT DoCoMo也已经注意到了,我们最早和他们打交道,他们也是这样的。另外,对于设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各种相应技术的配套,都是通过运营商来为他们创造价值的。所以,应该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结论来讲,我们觉得必须充分发挥通信运营企业的产业凝聚作用,来带动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共同推进整体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