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互联网成奥运传播主渠道 优化网络支撑迫在眉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5:13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林剑

  10月30日,北京奥运会门票面向境内公众第二阶段预售正式启动。由于公众申购奥运会比赛门票的热情超出了预估,造成票务中心遭遇技术瓶颈,北京奥组委与售票当天遗憾地宣布,暂停销售第二阶段门票,并于11月5日将通过媒体公布新的售票信息。公众的热情使得奥运网站不堪重负,奥运网络支撑问题显现。作为一场举世关注的体育盛会,相关部门对此的技术准备显然不够充分,需要及时反思和完善。

  奥运门票销售遇阻

  

北京奥运会第二阶段门票销售工作,于10月30日早上9点启动。因为采取了“先到先得,售完为止”、每人最多购买50张的销售政策,很多希望到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的公众踊跃进行了申购。但大家一致的感受就是“一票难求”。官方票务网站登录困难、952008声讯电话繁忙、中国银行网点门口排起长队,不少公众尝试了三种申购途径,都吃了闭门羹。

  据悉,官方票务网站流量曾瞬时达到每小时800万次,超过了系统设计的每小时100万次的承受量。启动后第一小时从各售价渠道瞬时提交到票务系统的门票达到20万张,也超过了系统设计的每小时销售15万张的票务处理能力。10月30日下午,票务中心一度采取了应急措施,但效果仍不理想,最后在下午6点不得不作出停止售票的决定。

  显然,奥运票务中心遭遇了技术瓶颈,一方面说明对公众的热情估计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化的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在互动理念上存在问题。尽管奥运票务中心向广大公众进行了“真诚地道歉”,但奥运面前无小事,相关部门应需检讨何以在基础性的票务系统上产生如此严重的设计偏差,重视类似事件对奥运筹备可能放大的负面效应。

  解决问题贵在应变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们对奥运的热情空前高涨,庞大的订票人数远远超出预期,5%的比例是历届奥运会东道主人均获得门票最少一届,要用700万张入场券满足13亿东道主的观看比赛的心愿,门票销售一时受阻也完全是前进中的问题。

  参照历届奥运会的门票销售经验,上届雅典奥运会的门票销售显得风平浪静,可是530万张门票只售出了358万张。但相比于希腊全国1000多万的人口,社会金融信用系统也相对比较发达,且奥运到来之际,为数众多的雅典家庭选择了出国度假来避开喧闹,我国的国情则显然不同,我们在吸取别人售票经验的时候更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售票方针。

  解决问题贵在应变。我国的奥运门票发售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销售,积累了第一阶段相应的经验和技术,对票务销售网络的承载能力需要加强进一步科学测估。其次,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公众而言,通过银行和电话等人工化的方式预订门票,程序比较繁琐,消耗时间长,奥运门票售票渠道还需想办法进一步拓宽和完善。第三,有不少公众对于奥运门票销售分三个阶段的流程存在误解,因此需要加强对公众购票的引导,尽量疏解购票压力。

  优化网络势在必行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数字新媒体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DSP工程中心专家透露,2008北京奥运会将允许进行网上直播,这在奥运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而据近日国内首个针对全国网民的《“奥运我参与”调查报告》显示,有77.4%的网民希望通过网络关注北京奥运赛事。按照北京奥运“科技奥运”和“数字奥运”的要求,这对奥组委、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而言,如何为广大网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都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奥运网络服务是个庞大的工程,1万多台PC机,3000台左右网络设备,500台左右Unix服务器和500台左右Intel服务器,这是北京奥组委公布的IT硬件规模。我们在加强自身硬件方面建设的同时,更应把“绿色奥运”的理念同样要体现在信息服务上,把有限的成本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突出重点,合理改进现有网络,以适应奥运特有的网络需求,让每一段带宽都发挥作用,比大规模普及建网更实际。

  另外,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电信运营商们为奥运积极搭建网络、开发业务;手机制造企业也陆续推出具有满足奥运需求的手机;内容服务提供商也在手机看奥运方面进行着深度开发。这一切都是为了奥运来临之时,能够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一个丰富、无语言障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跟以往百年历史的奥运不同的是,在2008年奥运举办之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民人数空前之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仅能为我们呈现更加精彩的奥运盛会,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社会

信息化建设的贡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