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日前传出消息,南方网通21省市负责人在广州召开会议,明确2008年不再同中国电信续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作协议》,并部署了明年在南方21省市业务的拓展。
记者从某固网运营商处证实,电信、网通的合作协议的确将不再续签,虽然集团层面还未正式公布相关信息,但各省已经收到消息,要“淡化在非主导市场不竞争的说法”。
停战协议形同虚设?
今年2月,两大固网运营商签订了被外界称为“停战协议”的《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停止在非主导区域发展新用户,停止在对方主导区域发展新的政企客户,停止所有对方主导区域内的项目投资等。
协议更明确限制了双方2007年具体的投资和收入金额:中国电信北方投资预算不超过30亿元,收入预算不超过55亿元;中国网通南方投资预算不超过70亿元,收入预算不超过105亿元。
“当时两家公司认为,对他们发展最大的冲击来自于移动通信,而不是彼此。所以协议要求减少在对方区域的投资,也是为未来发展3G业务积累资金。”电信方面人士称,根据协议,双方不再有恶意限制互联互通的行为,还将开展维护方面的合作、共同试验新技术等等。
但良好的愿望总抵不过残酷的现实。协议签署后不久,网络上便流传着一份《关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作协议〉的应对措施》,措施要求网通南方分公司在大客户名单交换时要保护一些客户。
虽然网通称从未发过此类文件,但双方的提防和不信任并未消除。在杭州,网通赶在2月份突击发展的上千户固定电话突然很难打通电话了,据说是被杭州电信“掐”了;在四川,电信人士称,网通2月份新增了8万用户,很多是突击发展的,其中不少放的是空号;在广东,网通发布了措辞强烈的声明,指责竞争对手散布“广东网通将停止发展业务”、“网通将退出广东市场”的传言,借机抢挖用户……
业绩寒流袭击固话运营商
“通过订立竞合协议,双方都更加认真地考虑业务发展和未来战略,而不是盲目地争抢地盘。”有网通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网通在南方的投资从预算的200亿元压缩到了70亿元,约束了网通在南方的发展。而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中国网通南方21省市完成营业收入净额为数十亿元,利润总额仍为亏损。
在中国网通主导的北方市场上,内蒙古、河北、黑龙江、河南、山西和山东六省(区)的营业额同比出现了负增长。中国网通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为负增长。
中国电信也遭遇寒流——8月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数录得今年的首次负增长,减少38万户。电信方面称,今年用户净增较2006年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来自移动运营商推出的被叫免费通话套餐。
积极拓展取代竞合协议
“停战协议”不但没有缓解固网运营商增长速度下滑的困境,相反,双方还因此减缓了在对方市场的拓展。这次得不偿失的合作,显然已经没有了继续下去的理由。
万方咨询电信研究总监付亮认为,目前语音用户流失严重,宽带、增值业务、大客户服务成为发展重点,原竞合协议存在价值已经不大。“按运营商惯例,每年10-11月,是各大运营商制定新的年度计划、三年滚动规划的时间,由于电信重组近期实施可能性不大,电信、网通都在规划新的一年在对方强势领域的营销策略。相信2007年下半年相对消极的‘等待3G、准备3G’将被积极发展宽带、内容服务、信息服务等取代。”
本报记者 陶国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