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访谈实录: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11:37  新浪科技

访谈实录: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

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

访谈实录: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

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

访谈实录: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

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与主持人陈晓林

  2007年北京通信展将于10月23日-27日在北京举行,新浪网为本届展会的“官方指定合作网站”,也是本届通信展最紧密的互联网合作伙伴。

  展会期间,新浪网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现场搭建盛大的访谈间,邀请国内外知名通信企业总裁(CEO)做客新浪科技现场“总裁在线”。 “总裁在线”将成为整个通信展举办期间,最有影响力、最有看点的访谈活动。

  以下为中国卫通副总经理郭浩的访谈实录。

  采访中国卫通副总裁郭浩

  嘉宾主持人陈晓林(中国通信副总编):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通信展的第二天,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中国卫通的郭总参加新浪的在线访谈。

  首先请郭总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郭浩: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卫通的副总裁郭浩,今天我们到通信展来,利用这个机会可以与各位网友见面进行一些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郭总,首先想了解一下这次卫通参展有哪些亮点,包括展台主要展示的重点在哪里?

  郭浩:2007年电信展我们主要参展的内容是卫星通讯和集群通讯。这两个业务本身也是卫通集团的一个主营业务或者叫核心业务。卫星通讯这一块我们现在正在我们的主导下,正在做卫星资源方面的整合。我们现在已经全国234套电视节目还有230套广播节目,都在我们的卫星空间段中传播。另外卫星通讯还有一个突出特色,在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在边远地区的农村通讯、海上通讯方面有比较快捷、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在西部边远地区,特别是在公众电话网难以覆盖的地区,我们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还有一个业务主要是数字集群,也就是在指挥调度通讯领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北京的奥运会、青岛的奥运帆船赛还有一些大型的会会展活动,大型的经济方面的活动,我们在指挥调度方面都发挥着专业通讯手段的优势。

  主持人:郭总,您刚刚介绍两个主要展示的重点,在我们看来都与服务包括会与奥运期间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不知道结合这样一些特点,我们在奥运期间的战略会有哪些举措?

  郭浩:在奥运会方面,刚才讲到的是数字集群指挥调度,也就是从世界上历次奥运会的举办来看,都离不开数字集群的无线指挥调度网络,它是整个赛事正常进行,还有组委会正常工作的一种通讯技术保障。同时,奥运会在某一个城市举办的时候,这个城市整个的支撑和服务的体系也都需要一个高效、快捷的无线指挥调度手段来做支撑。所以,在北京和在青岛两个奥运会比较大的城市,我们就提供了这种通讯的服务。同时在北京的奥运会上,我们还有一个服务的项目就是奥运会的5800辆大客车的定位、监控和一些信息广播服务,这个任务也是我们来承担的。

  主持人:奥运期间这些所谓的人员服务调度方面,您是指这个吗?

  郭浩:奥运会的具体组织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给奥组委提供大概12000部指挥调度的终端,这12000部指挥的终端分布、使用都是由奥组委自身来负责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卫通芮总近两年也提出归核化的战略,不知道这个战略现在的实施情况和发展情况是什么样?

  郭浩:归核化战略现在正在实施的进程当中,为什么这样提呢?历史形成了卫通集团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有多种业务比较分散,目标客户不是十分集中,规模也有限。现在要围绕着前面讲的卫星广播电视和数字集群指挥调度通讯这两大主营业务,要集中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在投资、运营、管理都要进行集中资源。其它两个业务作为关联业务或者是增值业务,大概是这么一个定位。预期的未来,应该是在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的上半年,战略实施能够初步达到当时的战略定位,能够见到应有的效果。

  主持人:你指的应有效果是什么?有没有相应的指标衡量我们的战略?

  郭浩:定量的东西现在还不是十分准确,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说,使这两项业务必须是在国内形成主导地位,现在可以说这两个核心业务的主导地位已经初步形成了,虽然规模不大,因为都是在起步和发展之初。真正能够比较完整地实现这个战略,在这两个主导地位实现的情况之下,其它的增值业务、关联业务也能够为这两项主营业务服务。同时我们在卫星通讯广播电视这个领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世界领先的地位。现在我们等于正向这个目标在努力。

  主持人:可能卫通跟其它运营商还有一些区别,尤其您刚才介绍业务上的一些东西。很想知道,您刚才提到亚太比较大的卫星通讯商,不知道国际业务有没有一些规划?

  郭浩: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卫通与其它行业内企业的区别,或者叫自身的特点,还有一个是国际化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区别实际上体现在卫通自身的特点上面,卫通本身的公众用户不多,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行业用户、特殊的机构用户。另外还有一些边远地区、农村地区、海上地区。我们把我们的用户分布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叫特殊领域的用户,一类叫特殊区域的用户。这些用户因为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和自身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它对卫星通讯手段有独到的需求。比如要突出广阔的覆盖,卫星通讯从理论上讲就是全国、全经济区甚至全球覆盖的,所以有这个特点。第二个特点,这些用户追求机动性,要有很强的流动性、机动性。第三,它有一个快速组网的能力,快速能够形成通讯服务的能力。这三个特点都是卫星通讯的优势,所以我们的优势要与这一类的用户衔接起来。和其它电信运营商相比,我们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特色,或者叫互相补充,是一种延伸和补充,是这么一个角度。

  从国际化方面,卫星通讯本身天然就是国际化的一个业务,因为卫星通讯最大的特点都是跨国、跨区域甚至是全球覆盖的。所以,它在卫星通讯更大区域内实现通讯的传输,都是需要国际间的或者是国际间跨国卫星公司之间业务的合作、交流,比如说我们的卫星只覆盖亚太地区,我们要去南美、非洲,用户有这些方面的需求,我们就要和其它相关的合作伙伴进行联系,实现全球的通讯。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特殊领域的一些客户,我的理解一般是行业的应用。我们知道行业应用,不同的行业是有不同特点的,可能行业的应用对我们这种运营商来讲挑战也是比较大的。问一下郭总,在不同的行业之间我们怎么跟不同的行业客户之间进行合作,包括给他们提供这种服务?

  郭浩:你说的这个很准确,我们由于目标用户是特殊领域的用户,这些特殊的领域用户基本上分成三类,一类是政府机构、政府用户。第二类是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第三类就是商业用户。比如说像一些物流、运输、港口、集团等等,分成这么三类。这三类用户自身的行业规律、特点都是不同的,他们对通讯的需求,对通讯服务的要求也是各有特点。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类的用户,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的客户营销方式和客户的服务方式。因为我们首先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多数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和我们自己自身的业务资源、网络资源结合在一起,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能够提升客户的价值。比如说我们在数字集群指挥调度方面,与城市集群联动系统,我们的服务对象直接是政府的相关机构,这些相关的机构还要履行公共安全的职能之外,同时还有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我们在帮助他在职能延伸方面也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包括软件方面,包括技术平台方面,等于是我们在为他客户的客户,也可以提供一些间接的服务。

  主持人:其实其他运营商也是向行业应用来渗透的,未来我们是不是会在一些方面形成一些竞争的关系?

  郭浩:首先我们自身的定位没有考虑与其它运营商有这样那样的竞争,因为我们提供的通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一种通讯手段,满足其特殊的需求。比如说前面讲到我们两个主营业务或者叫核心业务,就是卫星通讯广播和数字集群指挥调度,现在基本上其它运营商不去做这样的一些业务。所以,在行业中,在市场中,不同的资源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这是能够更多的是合作、互补、关联,更多是这种关系。

  主持人:我的理解可能是一个公网,一个是专网,我们更偏向提供专网的服务。

  郭浩:形象的描述有点类似。比如说集群通讯服务,我们主要是以建政府专网,为政府的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来服务。同时在以这个专网为基础,要延伸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这些服务部门。因为我们主要做的是调度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于它调度的需求,但是公众通话已经很丰富了,有有线通讯、无线通讯,很丰富了,我们等于是拾遗补缺关联互补的关系。

  主持人:比较谦虚。

  主持人:卫星通讯在农村覆盖,尤其是村村通一些方面的情况,我们也比较感兴趣,请您把这方面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郭浩:卫星通讯在地面通讯包括、蜂窝移动通讯、光纤通讯,卫星通讯在点对点的传输没有很大优势,因为它是广播性,点越多,面越大,它的相对优势就能凸现出来,因为它传输的距离和成本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从这个道理上讲,越边远的地区,特别是在地面的光纤和蜂窝移动通讯很难覆盖得到的地方,特别是在一些高寒地区、艰苦地区还没有电,在这种地区我们认为唯一解决通讯或者最基本的信息的手段只有卫星通讯,这是在很多的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经济状况发展中的国家有比较普遍的应用,像南美的国家,像印度等等都是这样。在那些国家,卫星的相对成本优势反倒凸现出来,在发达地区是相对成本的劣势。因为从乡镇到村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没有电,靠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实现信息的沟通是很难使显得。靠卫星通讯相对成本优势能够凸现出来。所以,今年我们已经在青海的玉树州、果洛州,这两个州是全国最艰苦、自然条件最恶劣,因为是牧民,用户的流动性非常强。在这种用户面前,我们觉得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卫星通讯是一个唯一的可以快捷解决的一个通讯方式。所以,这两个州的186个行政村,我们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每村两部电话的通讯。

  主持人:现在我们整个完成情况怎么样?按照部里的要求,包括部署。

  郭浩:因为现在在国家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体系建立之前,还是靠国家信息产业部利用码号资源、频率资源的费用给运营商进行一些不同,大家来承担村村通的任务。所以,现在村村通的任务,在这种背景条件下,还是按照企业的收入规模,由国家信息产业部来分配各运营商村村通的任务。由于卫通的企业规模不是做公众业务的,所以它与其他几大家公司相比企业规模非常小,相对来讲领到的任务也比较少。一方面我们自身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信息产业部的任务,今年的任务我们可以超额完成5.8倍,我们自身要几倍超额完成信产部交给我们的村村通的任务。另外,卫星通讯手段也为其它运营商、其它电信公司完成他们村村通任务的过程当中,我们业提供这种通讯手段的支持。

  主持人:除了您刚才提到的卫通卫星的通讯和集群两块我们主要核心业务之外,您也提到其它的业务可能是增值和补充。这方面业务我们有没有一些规划,比如也有一两个比较有特色,或者是有一个相对我们能够发达的业务?

  郭浩:这个业务现在比较明显的是导航定位监控。这个业务我们现在可以说由于这个行业门槛很低,在国内属于很低门槛可以进入的一个行业。所以,竞争者非常多。在这个行业当中的企业数量也非常巨大,小企业非常多。所以,我们现在正在打造一个叫“中华无线”的导航定位监控业务的品牌,一方面整合社会上一些资源,同时利用我们自身卫星资源和集群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因为在导航定位监控这个领域的目标用户也有很多是我们卫星通讯的用户,也有很多是我们数字集群指挥调度的用户。我们利用卫星集群和指挥调度的用户,把导航定位这样的业务捆绑在一起,因为目标用户是雷同相似的。所以,无形当中给用户又增加了新的服务功能,特别是现在在安全生产、安全角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全国危险品运输、煤矿的安全监控,在这方面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说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各个省还有一些行业我们也正在跟他们反复地做方案的交流,现在发展势头也是非常看好的。

  主持人:比如在电信这个领域,好多人都在提是技术主导型,技术不断创新,是这样一些过程。不知道对卫通而言,基于我们这样一种特色业务之下,我们的技术有没有创新包括近两年的一些发展?

  郭浩:电信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是从这些年的演变来看,也正在由技术驱动向投资驱动,最终向市场驱动来转变。所以,现有的业务的开拓、网络的建设,更多的可能倾向于市场驱动。就是说我们要深度地挖掘用户是谁?用户在哪里?用户需要什么?我们的资源对应程度怎么样?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更多是在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当然在这种市场驱动的情况下,技术还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电讯服务产品的产品线相对来说比较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也比较长。在技术的取向方面、技术的演进趋势方面,确实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比如我们现在集群通讯技术,有国外、有国内,有老的标准,有新的技术体制,在这方面,我们从技术角度也有支持我们的很多专家,也是不断地跟踪、不断地去了解本身技术现有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技术严谨的趋势,和通讯大的行业的走向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也是把这个问题看得十分重要。

  在数字集群通讯技术体制方面,确实现在很难做出一个抉择,起码在现阶段内很难有一个完整、全面的判断。但是同时我们在国内已经历史形成的,也是多种技术体制,是一个并存的格局。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内,技术的演进趋势可能会更加鲜明,我们到时会适当做出一些考虑。

  主持人:郭总,通过您这两天参加通信展,觉得这次通信展有哪些亮点让你感觉比较兴奋,或者是感觉比较有意思的亮点。

  郭浩:这两天到通讯展上看的不是太多,但是总体感觉宽带、无线、IP依然是通信行业一个大的走向和趋势。而且越来越融合。未来可能从行业的走向来看,不用太长时间,看来很难分清谁是移动运营商、增值服务运营商、固网运营商,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他们之间会进行更多资源的整合,业务会越来越融合,因为大家都是面对用户,而且通信的技术现在日新月异,手段越来越丰富,并且这些技术手段之间的接口、协议、开放性越来越强。所以,给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是这次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主持人:基于这些判断和未来的趋势,卫通在未来会做出哪些变化?或者是未来的发展,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思考?

  郭浩:未来的发展与这些技术走向,我们一方面也是密切关联的。因为卫星通讯方面确实是一个高端的技术。在卫星通讯的技术领域当中,相对来说比地面的通讯技术发展的速度慢一些,由于它的特殊条件制约,同步轨道卫星是在36000公里的高度,在那么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在那么小的一个体积情况下,还要有15年以上的寿命。所以,它技术进步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当然现在有的卫星公司也推出了宽带的卫星,像IP STAR这种宽带卫星系统,卫星在中国国内也是唯一的一个经营者。宽带卫星系统现在也正在起步当中,它的一些动中通、静中通的业务,也是为一些行业和特殊的用户,还有政府的用户提供服务,并且这些用户对这种手段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是第一代宽带卫星系统,与传统的卫星从技术角度确实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郭总参加我们今天的访谈。

  郭浩:谢谢各位网友,谢谢新浪网。

  (聊天结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