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爱立信中国系统方案部高级系统市场经理张森演讲(骆磊 摄)
2007年10月16日,2007年HSPA峰会暨第三届HSPA发展战略高层咨询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围绕“HSPA网络部署及演进路径”这一主题进行充分讨论。
图为:爱立信中国系统方案部高级系统市场经理张森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张森:
各位来宾,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HSPA的技术发展与长期演进》,主要的内容是现在我们看一下HSPA的现状,以及未来HSPA演进的LTE路径。因为前面很多专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今天在商用现状等等方面我不再重复了。我愿意通过爱立信公司,作为一家领先的系统HSPA的提供商,我们为全球半数以上的网络提供设备。根据这些经验,我们愿意在这个过程当中提供产品设计以及方案设计当中的考虑,跟大家一起共享。
除了前面我们讲到的HSPA作为全球统用的商用标准以外,事实上在另一方面,在频谱大家都非常愿意了解。目前已经商用的我们可以看到HSPA最早商用的,从3G的2100兆赫兹的频段。比如说在2005年的时候,第一个HSPA的商用网络在北美,当时是1900兆的情况。在澳大利亚大家也非常熟悉的一个运营商,把它的CDMA频率完全转向了HSPA,当时用的是850兆。后面我们看到了日本1500兆和1800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商用的频谱支持方面HSPA是非常广泛的。
未来我们会在以下方面,在900频段提供商用的部署产品。在新的频段在2.6G的频段,我们也在系统方面甚至也在手机平台方面,做好商用的准备。作为一个产品的提供方案,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考量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事实上我们作为整个产业来讲,支撑这个产业的主要力量是包括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在内的,是一个真正的商业用户,这些用户是怎么样使用这些网络呢?现在我们更多的谈到HSPA,可能大家说到了是它的宽带以及它的数据这方面的应用。但事实上作为它演进过来的网络,它实际上是一个综合业务的网络。除了宽带以外,实际上我们还要支持传统的移动话音,在一些固定的。比如说在一些边缘的地方,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可以为更多的、更丰富的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移动电视、可视电话、游戏等等。
在我们给运营商提供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经验呢?这是我们在欧洲的运营商,通过运营商线网的统计,从它开通HSPA网络半年之内它的业务的变化。可以看到,从开始的时候当试用期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HSPA所在数据业务的比例是比较小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半年的时间之内,这些运营商的统计,它的整体业务量很快的达到了40%。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又看到最新的数据已经超过60%。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我们是业务驱动还是技术驱动,当HSPA引入到业务当中以后,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也刺激了用户对数据的使用。
在这些使用当中,我们作为一个设备提供商,我们当初在设计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呢?首先,作为我们产业链中的一部分,首先要考虑用户的一个价值。首先要考虑我作为一个用户来讲,我不管是用3G也好、2G也好,当用高速速率的时候,他宣传更多的是亮点,快速数据的体验。这体验主要是几个方面呢?实际上是两个方面:
第一,下行/上行的速率。
第二,接入时间减少75%,像我们打游戏一样,我的游戏动作对方要很快的接受,如果延时很大的话,它的游戏本身效果要差很多,对游戏本身的体验要减少很多。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接入时间减少75%,目前我们延迟可以达到50毫秒。
作为厂商来讲对运营商的价值要有很大的考虑,因为运营商作为价值链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要考虑成本的核算。这个成本的核算,我们要考虑到,首先我们作为2G的数据速率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每天自结的用户的需求。到了3G的时候,我们考虑每兆之间的需求,HSPA这个时候用户的需求实际上是千兆的需求。
另外一个考虑的方面是什么呢?用户的行为方面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前面的一些专家已经介绍了。当运营商在部署网络的过程中,他有很多的考虑,包括我们接触很多运营商。他开始用一个载频,当他的业务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加第二载频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经过我们的经验表示,绝大多少表示还是采用混合的方式,为什么呢?因为3G很多业务和现在分组的业务它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再一个它的时间点是不一样的,因为用户可能在某些时间更多的是打电话,另外一个时段它的峰值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事实上为我们设计方案提前做了考虑。这种考虑实际上我们要采取更多的为混合业务做考虑。像我们采取了快速的动态功率分配和动态码分配,可以给系统混合业务有最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使得它的系统的容量有一个最大效果的使用。
同时,也考虑到运营商对边缘的覆盖,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地方,有很多草原地区可能是一马平川,可能要求以最少的站覆盖大范围,最远可以达到200公里的覆盖。当时我们在测试当中,后来达到了200公里边缘的覆盖可以2兆这样的速率。
综合以上的考量,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除了我们看到的对标准化,全覆盖升级最快,用户可以最快的得到服务。实际上在用户和运营商方面演进的目标主要是三点:
第一,高速的速率。
第二,容量,容量需要改善。
第三,延迟,这里面我们以第一个为例,看一下技术演进的情况。
相信前面已经介绍到了,我们把技术再简单的看一下,它对HSPA的演进。首先可以看到,从用户的感受来讲,是从上行和下行两个方面,可以看到下行的速率很高。现在我们的系统可以达到14兆,未来通过两个方面技术的提升,可以使它的速率有更高的提升。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提升到21兆。实际上这种技术,在99年以前已经提出来了。通过这两种技术高阶调制的合并一起可以40兆的情况,将来如果加高阶调制可以达到11兆。
(PPT)它走的路径基本上在技术方面是很相近的,我们可以看到在LTE上可以提供1.25兆、5兆、10兆、20兆。很自然的过渡到了LTE技术情况,除了刚才我们提到了频谱的灵活性,让它在FDD和TDD的模式上融合。它在无线接入技术上跟HSPA有一定的区别。上行采取单载波的频谱形式,上层主要是考虑到手机电池的节省。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我们从目前的3GPP的FDD方式、WSCDMA、TD—SCDMA我们会向这个方向过渡,也许在更远的时间,可以向LTE演进,这是整体的方向,目前是这样一个很清晰的路径。
从爱立信来讲,从产品的发明和设计来讲。实际上3G的产品平台设计之初,已经为未来宽带的演进做好的相关的准备。也就是说,我们在04年开始研发新一代产品,实际上在硬件方面,到07年的手机电视,到08年、09年HSPA的平台演进,硬件平台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在系统稳定性,尽量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为运营商提供相关设备的时候,将来演进的时候最大程度上减少设备的投资。
作为厂商来讲,我们陆陆续续都创造业界很多的第一。包括我们在意大利第一个上行的商业网络,包括我们在HSPA的演进方面,包括我们在LTE方面,下行也达到了144兆,这个是对未来LTE的商用化一步一步的打好基础,我的介绍就这么多,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