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楼盘广告短信沦为扰民垃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09:28  南方都市报

  关注点

  ●大量短信群发公司会主动找房产商推广短信群发业务,便宜的五分钱一条,最贵的不超过一毛五。

  ●收费较高的信息商会告知房产商自己数据库很完善,可根据区域分类,客户收入、所开私家车档次等等分类,要什么样的客户都有电话。

  ●房产商内部人士表示群发短信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推广促销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短信群发器是发送这类短信广告的主要使用工具,操作者只需要输入短信内容,然后输入一个号段,就可以把短信发送给这个号段内的所有手机用户,也可根据特定的数据库来发送短信。

  “中山大道东×碧领×国际南向江景楼王……开盘9折最后优惠先到先得……”陈小姐向记者展示自己10月3号收到的一条楼盘广告短信,发送号码为1065730101338.10月4日,陈小姐再次收到一条内容相同的信息,发送号码为1065730208111230.“真是不胜其烦,原本国庆7天长假想着手机能‘休息’会了,谁知道没个清净,我和老公天天收到这类楼盘垃圾短信。”陈小姐愤愤道。

  长假过后,本报收到不少来自读者的反馈―――七天假期遭遇楼盘短信的“疯狂轰炸”。为此,本报《通信周刊》与网易手机频道联合举办了黄金周楼盘短信民意调查(mo-bile.163.com/07/1010/18/3QFA3G4Q0011179K.html),受到了网友的强烈关注。至记者发稿为止,4天内共收集了300张投票,认为这类推广“丝毫没有效果”的高达73%,接到此类短信“感到厌恶”的也占73%.对于此类楼盘短信广告的产生过程和国庆期间的“爆发性”增长,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楼盘短信轰炸激起民愤

  陈小姐告诉记者,国庆后回到公司上班,很多同事都表示收到过这类短信。不少致电本报反映类似情况的读者,也称身边有不少人假期受到过这类“骚扰”。在本报与网易手机频道联合举办的相关调查中,表示“没有收到过楼盘短信”的仅有29%,其余71%表示“曾收到过”,其中称“数量多得记不清”的高达总投票数的19%.“用这种垃圾短信的方式进行宣传,有效果吗?我不觉得。”陈小姐的同事黄先生本来就有国庆去看楼的打算,但被这些铺天盖地的垃圾短信一搅和,心情大打折扣。在网络调查中,投票者几乎一面倒地认为这样的楼盘推广方式“丝毫没有效果”,占投票总数的73%.对于“收到楼盘短信处理方式”的调查则显示,表示“接受,保留短信,抽时间去里面介绍的楼盘看看”的仅占2%;表示“看看对自己有没有用,再决定删不删”的占24.0%:“感到厌恶,看都不看,立马删”的则超过七成,达73.0%.“短信群发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骚扰。”提供移动媒体广告解决方案的魅媒科技首席分析师蔡乐勤向记者表示,短信群发除了减弱了短信类广告的有效率外,也使用户产生无线广告等同于短信群发的不良印象,对无线广告产生一定的抗拒感。“手机媒体直达、私密的特性,决定无线广告对用户的策略只能是引,而不是拉。”

  楼盘短信群发到底有没有效果?房地产商最有发言权。广州本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自己所在的公司也采用了类似的推广途径。虽然没有具体数据来反映受众接到短信后的反应,但实际情况是,“发完短信,售楼部的电话会多很多。”此外,该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公司并没有感觉到这种方式带来的不良反应,“短信上只有售楼部的电话,但我从那边了解到并没有客户会致电投诉收到此类短信。”

  房产商普遍群发短信

  虽然受到楼盘垃圾短信的骚扰,不过楼盘的开发商和销售商却并没有成为“千夫所指”。调查显示,认为发放广告的房地产商、代理商该为垃圾短信扰民负责的只有18%,认为“承担发送业务的信息商和个人”应该负责的占多数,达44%,认为监管部门管制不力的也不在少数,占37%.“有很多这样的群发短信公司找上门,便宜的五分钱一条,最贵的不超过一毛五。”上述房地产人士告诉记者。记者在百度搜索“短信群发”发现,相关网页约3,130,000篇,其中排位靠前的大都为提供群发业务的信息商,称自己拥有强大的短信群发平台,能为全国各企业提供商务短信群发平台,支持短信双向收发、短信群发等。

  据了解,此类信息商提供的群发业务之所以价格有差别,主要分别在于用户数据库。“贵的就说自己的数据库很完善,可根据区域分类,客户收入、所开私家车档次等等分类,要什么样的客户都掌握有电话。至于如何收集到这些电话,信息商不会告诉我们。”该人士表示,房产商在运作过程中,也建有自己的数据库,楼盘销售人员往往会建议一些看房、买房的人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有“笋盘”的时候及时通知客户,这种情况下客户大都欣然应允。

  据该人士透露,其所在的房产商国庆前后共群发了两次短信,一次20万条,一次10万条,国庆后发了10万条。按照每条一毛钱的平均价格计算,费用不过4万元。“这对于房产商的广告投放总金额来说微不足道,所以一些知名的大房产商几乎是全城漫天群发。”该人士向记者提供了一家曾与之联系的广州本地信息商,名为飞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尝试拨打发现其留下的几个号码均为空号。

  本地一家知名房地产商营销总监黄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所有的房地产都会用短信群发的方式进行推广。他认为物极必反,不能过分群发,且应该对自己的数据库进行分类,向真正有购买意愿的目标用户发送信息,否则的确会起反效果。

  解密短信群发过程

  “中×大道东×碧领×国际南向江景楼王”和“星×湾全新五期”是读者反映较多的短信推广楼盘,上周六记者致电星×湾营销中心周姓副总监,他表示时间仓促,很难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碧领×国际开发商营销中心孙姓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公司最近人员变动又比较频繁,很难找到专人对此事做出回应。

  黄先生坦言,房产商群发短信的效果并不是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有的人来看完我们的盘之后并没有满意的单位,会主动要求有好单位的时候通知他,我们会在新盘开盘之前便向他发送相关短信。”

  至于短信群发的方式,通常是信息商为房产商提供一个发短信的平台,开通端口,房产商或其他选择短信群发推广的企业便可以对相应的数据库发短信。据了解,短信群发器是发送这类短信的主要使用工具,操作者只需要输入短信内容,然后输入一个号段,就可以把短信广告发送给这个号段内的所有手机用户,也可根据特定的数据库来发送短信。

  一位了解短信群发器工作原理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单体的短信群发器一分钟可以群发600条短信,另外还有8接口和16接口的联体群发器。“如果使用后者,一分钟就能够发完上万条短信。”该人员告诉记者,发送方往往会购买一些运营商预付费品牌的卡,数十元包月可发数百条短信,更有恶劣者则用假身份证办理月底交费的号码,发十几万条短信后换个号码便可以了。

  按照国家规定,如果群发的短信本身不违法,很难实行法律制裁这种行为。运营商方面,以中国移动为例,已明确规定非点对点的短信发送必须是经过移动申请并且发送路由是其官方号码发起的才是合法的,拥有移动梦网端口号的SP不能私自群发短信。而目前运作群发业务的信息商大都使用手机号码作为群发号码,即便号码被封,换个号码还可继续发送,故目前仍未有彻底有效的监管措施。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针对愈演愈烈的垃圾短信,各大运营商将采用新的手段进行控制。“以中国移动为例,对一分钟内发送200条或以上短信的号码将进行严格监控和处理。”几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房产商代表也表示听说过这类消息,未来会谨慎使用这种推广方式。

  -业界看台

  房地产垃圾短信成众矢之的

  与中国一样,短信广告在国外似乎也有“人人喊打”的迹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已经推出了“不良信息举报站”举措。而知名调查公司的数据也显示,包括房地产促销短信在内的垃圾短信正成为全球众矢之的。

  广东移动推出短信举报方法

  据了解,只要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的移动客户,都可以参与到监督管理SP的行列中。

  在收到垃圾短信后,只需将不良短信以“发送号码*内容”的形式直接转发到端口“10086999”,例如“13912345678*请联系某某,电话某某……”便可实现举报(该端口上下行均免费),系统在收到信息后,会以10086999为号码发送回复确认短信。

  举报受理后,系统将对该短信按内容及端口号等关键字进行记录和分类、统计。最后,若号码是梦网SP端口号,移动业务管理部门将按照梦网管理办法对违规的SP进行处理。若是非梦网号码,相关部门也将通过监测确定其是否具有大规模群发行为,并进行严肃处理。

  据阳光家缘网站公布的预售商品住宅签约情况实时信息显示,国庆黄金周7天,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五区共签约了169套住宅(其余五区未公布成交数据),远低于今年五一期间五区594套的数量。尽管该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根据记者踩盘所了解的以及开发商透露的情况来看,今年国庆楼市趋于平淡,有价无市。

  92%的被访者讨厌广告短信

  近日,据Nielsen/NetRatings与WebVisible公司联手进行的在线广告研究显示,一般人在搜索时,不介意看到广告,但却非常讨厌在手机里面收到短信广告。

  报告显示,约3/4的美国互联网用户认为自己收到太多广告,同时也有3/4的用户认为他们偏好通过搜索引擎来寻找产品与服务,而不喜欢厂商直接把广告寄给他们。

  据了解,在接受此次抽样调查的2000名用户中,绝大部分表示在互联网与电视上比较能看到他们感兴趣的广告,分别占受访者的56%和53%.与此同时,大多数人认为搜索引擎是大家最常用来购物和了解产品信息的地方―――74%的被访者表示会利用搜索引擎来查询当地的零售服务,高于选择使用传统黄页(65%)、英特网黄页(50%)、报纸(44%)、电视(29%)和消费比价网站(18%)。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一样,短信广告在美国似乎也有“人人喊打”的迹象。在这项研究报告中,92%的受访者表示,在手机收到当地厂商传来的广告短信时,会觉得十分讨厌。

  -网友心声

  楼盘广告短信遭遇负面效应

  “我现在每天平均要收到2-3条,气晕了,可是又无可奈何。”

  “我因为注册公司登记了我的手机号,现在每天收到40-50条垃圾短信,每天接十几个垃圾推销电话,郁闷啊,最近打算换号了。”

  “国庆长假那几天,平均每天三条,好烦。打去客服问,说只能逐一屏蔽每一个信息端口,难道还要我一一记下他们的端口号啊,哪有这份闲心啊?只好作罢,现在每次收到看也不看就删除了。”

  “特别是国庆那几天收到好多条,不知他们怎知我们的手机号码的呢?”

  “应该是去看楼或者放盘的时候留给中介联系方法了,之后就经常收到相关信息。”

  -链接

  “垃圾短信”监管有良招

  中国

  ●据了解,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已启动“垃圾短信监控平台(SCM增强版)及骚扰电话监控平台项目”,对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治理力度将更上一个台阶,从而实现对垃圾信息的系统自动监控。此系统目前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预计10月开展试运行,11月正式上线。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已计划建立“垃圾信息的屏蔽平台”,当用户接收到垃圾短信时,就可以申请今后不接收同一个端口发送的信息,从而建立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垃圾信息黑名单制度。该平台计划12月上线。

  美国

  手机短信业务近几年才蓬勃兴起,其发展基本上“循规蹈矩”。商业短信的发送基本遵循“愿挨愿打”的原则:除非用户明示接收意愿,否则不会收到这类短信。为防止某些公司忽视这条政策,美国的移动营销商们成立了移动营销协会,制定行为准则,监管违规行为。此外,美国的短信用户还可以自由加入“不要垃圾邮件”用户清单,拒收任何未经请求的短信。

  法国

  法国的电信公司针对垃圾短信和手机诈骗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和处罚条例。他们还拥有一整套打击手机犯罪的先进技术手段。手机用户在发现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就近向警察局报案,当地警察局再向上级机关汇总反映,酌情立案。由于法国相应机构对此类案件的高度重视以及拥有十分先进的破案工具,很多案件在几天之内便可侦破,这无疑有助于减少公众损失,同时又对企图犯罪者起到了有效震慑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