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手机产业支撑移动通信全速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11:36  通信产业报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20年的发展进程,手机作为最重要的移动通信载体,为移动通信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众所周知,通信产业是国家重要的先导性产业,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整个GDP中约占5%的份额。手机产业又是通信业中的重头,在全行业经济总量中,手机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约占25%。手机产业对拉动GDP增长、增加就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的贡献不言而喻。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20年的发展进程,手机作为最重要的移动通信载体,为移动通信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果说移动通信业是座大厦,那么,手机产业则是构筑这座宏伟建筑的重要基石。

  相融相生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移动通信起步之时,手机仅是昂贵的通信工具,当时的移动终端也仅仅是履行了自身简单的通信功能。受制于高昂的终端价格,移动通信业务仅仅停留在小众的适用范围内。但这一情景很快便终结于手机产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我国手机产能的逐年增加,直接带动了运营商各类移动通信业务的大发展。

  今年1-7月,国内手机产量超过3亿部,同比增长28.5%,获得手机生产牌照的企业达到86家,总产能已经占到全球的半壁江山。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截至今年五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接近了5亿大关。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国产手机产品,有效地支撑了电信运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成为移动通信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刘高峰表示,“充分的市场竞争也有利于国产手机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刘高峰说。手机产业是技术含量高、先期投入大、市场变化快的高投入、高风险产业,尤其是3G和3C融合的大趋势让手机成为集成了多种技术的多媒体平台,未来手机产业的竞争更多的是基于技术的竞争。这将激发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使国产手机在产品层次上取得突破,建立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移动通信产业,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定制:由买家到庄家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进步,其与业务的紧密结合表现得更加明显。手机正在向应用多样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运营业和手机制造企业相结合,共同致力手机终端的发展,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对于从“通信服务商”走向“信息服务商”的中国移动运营商而言,进行终端深度定制是他们必须迈出的一步。

  而随着电信市场逐步细分,高、中、低三大类用户群体界限日渐清晰,在这三大用户群中,各个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又有所不同,这必然给运营商的市场推广提出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运营商推行定制手机,不仅是发展数据业务的需要,同时也是运营商拓展市场的必然选择。终端种类有限、短期内手机价格难以降低、终端业务界面不统一、业务支持能力受限,以及高功耗等缺点往往成为制约信息类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反之,深度定制对于数据业务的推动作用则有目共睹。

  深度定制对运营商的产业链控制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能否掌握深度定制,也成为衡量运营商竞争力的指标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用线性发展的思路看待从浅度定制到深度定制的跃进。

  “这反映出运营商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关注,这将增强用户对运营商业务使用的兴趣,并为运营商拓展市场提供了基础。”水清木华电信分析师沈子信告诉记者。

  赛诺电信咨询公司副总经理焦永刚则表示,为了解决移动数据业务市场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运营商需要联合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等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对定制手机进行优化,实现深层次定制。但实现的前提还是在于运营商能否成为产业主导。

  3G决胜终端

  3G时代即将来临,手机与移动通信业务的结合将更为紧密。3G终端将影响到用户对运营商业务服务的感知效果和体验效果。分析3G产业链,不难发现终端是整个3G产业与消费者的最直接接口,是3G产业链上距离用户最近的环节,是影响用户感知效果的最直接对象,任何环节的价值都将通过终端来得以实现。因此不难想象,在没有良好终端的支持下,各个3G产业链环节的价值将无法得到真正体现,3G产业也将无法发挥其在数据业务方面的特有优势,3G用户的体验效果和感知效果也将大大折扣。

  3G终端的制式将构成用户选择网络服务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G产业链较2G产业链而言,无论在复杂程度还是在专业化程度上均有较大提高。在未来3G市场竞争过程中,单环节的竞争优势已难以彻底打败竞争对手;反之,要想在3G市场竞争中最终获胜,必须依赖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以一条极富战斗力的价值链去同竞争对手竞争。

  从目前中国2G市场发展特点来看,移动用户在选择移动运营商时,其更多考虑到的是具体运营商的服务质量、网络覆盖率、资费水平、用户普及率等因素;但是,在未来三种3G制式并存的中国市场上,用户在选择哪家运营商时不仅要考虑到运营商本身服务的因素,还将重点考虑到终端因素。在这里,终端的影响因素不仅指终端的业务实现功能,还将涉及终端本身的一些固有属性,如性能的稳定性(故障率)、待机时长、外观设计等方面。

  另外,运营商的业务创新需要终端的支持。在3G时代,3G终端不仅仅是用户体验3G业务的物理设备,更是网络运营商、终端厂商和服务提供商挖掘市场的工具。运营商通过手机定制的方式增加业务菜单,将最受用户欢迎的业务直接通过一键实现上网。终端厂商可以在自己所提供的手机设备中直接植入部分业务,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达到了拓展和推广自身业务的效果。

  实践证明,要想再次迎来移动通信产业的辉煌,仅靠运营商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把运营商看成该产业链的前台,那么移动终端制造商则是幕后英雄式的后台。运营商和制造商犹如这根链条上的两个重要齿轮,只有彼此衔接紧密,方能协同工作,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大步前进。

  通信产业报记者 许婷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