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手机电池爆炸声声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 09: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锂电池技术和生产存在问题 假劣电池、使用不当藏杀机

  假冒摩托罗拉手机电池涉嫌爆炸致人死亡案子未结,诺基亚全球回收4600万块存在过热隐患的松下手机电池余音未了,印度手机电池爆炸声又起。据媒体报道,此次两起电池爆炸事件涉及的也是知名品牌。最近一段时间,手机(电池)爆炸频繁,惹得手机用户屡屡心惊。而读者也疑云丛生:为什么手机电池会屡屡爆炸?问题出在哪?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防范?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手机可充电锂电池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需要重新认清产业方向,亟待重新适应数码电子发展的新形势。另一方面,假冒伪劣电池的泛滥,大大提高了手机电池的出事概率。至于目前消费者的应对方法,专家建议,应在尽量选购原装正品电池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手机。

  文/记者李光焱 实习生丁嘉聪

  四种可能导致爆炸的原因

  1.锂电池中的电解溶不能外泄,但锂化反映会产生气体,一旦有气体,内压会越来越大,就像高压锅一样。正规手机电池为此有安全阀,气压大的时候会安全排放,防止电池恶性爆炸,但如果锂电池根本没装这种安全阀,那就很危险。

  2.即便装了安全阀,质量不好也会发生爆炸。且假冒伪劣手机电池钢板很厚,泄压阀质量不好的话,一旦发生爆炸,碎裂的钢片威力就会很大。

  3.手机电池的锂化反应在机板上进行,如果设计得不好,就会产生结晶,结晶会随着化学反应越来越大,一旦穿破绝缘层,将发生短路和大电流,产生突发性高热,然后爆炸。

  4.一般设计锂电池时会考虑第三种情况,在电池里设有安全电路,保证在外部短路的情况下防止爆炸,但如果这个安全电路也设计不好的话,就会产生电压过大。

  锂电池:

  原厂正货不保万无一失?

  “锂电池价格相对便宜、重量轻、环保性能好,明显优于镍铬电池。”业内人士指出,锂电池产生的电流更大,制造工艺更复杂,更容易发热甚至过热,发生短路时后果也更严重。索尼的电池都曾发生过着火或类似事件,而诺基亚此次召回松下锂电池据称是因为电池在充电时发生过热“移位”现象。“移位”是指电池内部化学特性发生变化,产生气体,通常只要放掉里面的气体即可,但不排除会发生漏液,甚至爆炸的可能。因此,手机电池爆炸涉及到3C产业的技术提高问题。

  知名电池生产巨头轮番出事,再一次表明,原装正品电池并非万无一失。业内人士认为,电池设计、生产方面仍存在问题。诺基亚相关人士指出,在极少数情况下,松下为该公司生产的“BL-5C”电池在充电时由于短路而过热,并导致电池“移位”,目前全球收到100起过热报告。该人士表示,是“松下生产流程出现问题”导致此次回收事件。松下方面则表示,电池问题的确是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当绝缘层发生破损,就会产生过热。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认为,正品原装电池也并非永不会发生意外,不过在合理使用过程中尚未出现此类事件。

  假冒伪劣电池:

  原料不达标,电路偷工减料

  业内人士表示,能导致发热甚至爆炸的,手机电池当居其首。“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一些配置如大屏幕也更加耗电,因此手机电池的容量也越做越大,如果发生爆炸,后果就很严重。”而假冒伪劣手机电池令这一后果更严重。信产部何桂立主任表示,假冒电池出现危险的概率是正品电池的100~1000倍,这也是近年来电池恶性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仅在2005年手机质量争议鉴定的过程中,中国泰尔实验室接到的有关假冒电池的投诉就达78起,假冒伪劣电池问题已经成为埋在消费者身边的一个定时炸弹。

  记者了解到,一块摩托罗拉正品原装电池的价格一般在150元以上,某些型号则在260元以上,但市面上20元~30元的电池随处可见。业内人士表示,行货手机产品都需要主管部门检测后才能销售,交纳送检费、还有近一个月的送检时间。而黑手机不经检测,成本少、流通快。与黑手机配套的假冒伪劣电池流通迅速,为手机电池爆炸埋下了隐患。假冒伪劣电池普遍采用劣质材料,其关键原料——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大多数不过关。造成放电时间、高低温性能等严重不达标,所以用户在使用时才会出现待机时间严重不足、开机后黑屏、低温或高温下手机“罢工”等状况。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假冒电池在电路设计上偷工减料,原本十分复杂的电路“简化”成了只有两三个元器件,关键的泄压阀和IC安全保护电路更是踪迹全无,电池会在过度充放电情况下造成安全阀破裂,直接引发电池起火甚至爆炸。

  使用不当:

  高温、陈旧惹杀机

  “高温条件下,手机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一家手机企业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他表示,高温下手机电池容易因为过热而导致泄压阀和IC安全保护电路发生些微故障,“尤其是对一些使用年限过长、或者受到过损伤的电池,更容易在高温下发生故障”。可供佐证的是,发生在印度的两起手机爆炸,其中一起是因为“手机电池过于陈旧,已经需要更换”。6月19日,发生于甘肃省金塔县双城镇的营盘铁选厂内的不幸事件,初步查明原因也是“手机电池在高温下发生爆炸”。

  不过,何桂立则认为,高温可能是导致爆炸的原因,但不会是致命原因,高温只是外部诱因,真正致命的原因是,现在手机中普遍采用的锂电池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在高温的诱导下爆炸。“尽管如此,还是尽量不要在高温条件下过多使用手机。”

  电池巨头态度:

  努力发展替代电池

  手机爆炸档案

  2007年7月2日,河北衡水饶阳县发生手机电池爆炸事件。

  2007年6月19日,甘肃金塔县发生手机电池爆炸事件。

  2007年6月27日,广州发生两起手机爆炸事件。白云区打工仔蔡某的胸膛被炸开了花,乳头被炸飞;越秀区白领郑小姐的手机爆炸,鼻梁被电池碎片割伤。

  2004年7月24日,20岁的女孩陈默正弯腰挑雪糕时,左手握着的手机突然一声巨响,手中的三星T108手机爆炸,伴随着一股白烟。

  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导致爆炸的手机为Verizon电信专用的京瓷手机,但由于破坏较严重调查人员已经无法分辨出其型号。

  2004年7月,陈先生用手机通话时,该手机突然迸裂,飞溅出的金属粉末将其右侧颈部和右手拇指划出多道裂口。惹事的手机为NEC N530i。

  频频出现的锂电池事件促使一些厂商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

  丰田汽车:推迟了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锂电池的计划。业内专家仍然认为,锂电池虽有局限性,但在可见的未来,仍是最实用的电池技术。

  东芝和NEC:目前正在努力发展替代能源技术,比如燃料电池,这种电池不使用化学制品。

  索尼:上周宣布将斥资9760万美元在新加坡建造一个手机电池生产厂,将采用更先进的锂离子聚合体技术,工厂预计将于明年8月投入运营。

  索尼近日宣布已成功研制出靠分解糖来产生电能的生物电池。据悉,该电池体积为39立方毫米,可提供50毫瓦电力,创下同类电池的世界纪录。视频显示,四节生物电池串联后,可提供足够电能来播放随身听。

  发现电池充电后使用时间严重不足;

  充不上电;

  使用中电池过热烫手;

  外形鼓胀破裂等现象。

  同时,尽量购买原装正品电池,按照说明书合理使用手机,将大大降低手机爆炸的几率。

  自我检查:你正确使用手机了吗?

  尽量不要在高温条件下过多使用手机。

  随意改装手机、使用市面上所谓“万能充”而非原装充电器充电、使用破损的电池、在手机充电时长时间打电话,不当使用手机的做法也可能导致手机发生过热甚至爆炸。

  电芯长期过充,电池在特殊的湿度以及接触不良等情况或环境下可能瞬间发电产生大量电流,引发自燃或爆炸。

  什么时候电池必须停止使用: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