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二海
iPhone终于来了!这是很多企盼它的人发自内心的声音。不长的时间就销售了100万部,排队两天只为买个手机,这在市场供大于求的美国,绝对应该是个新鲜事。iPhone还没来中国,但迟早要来的,黑莓(Black Berry)不是已经来了吗?我的同事原来认为手机只是打电话工具,看到美国朋友的iPhone手机,忍不住自己也要买一部。消费者是如此痴迷。那iPhone的到来会给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PC产业已经发展二十几年了。IBM当年开放了体系架构,允许生产兼容机,启动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今天的联想、戴尔都是这一举措的受益者。当然,受益最大的是微软和英特尔。而苹果电脑是与这个潮流背道而驰的,苹果是个完全封闭的体系。结果是,苹果电脑只是少数人的宠儿,苹果一直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但从整个PC产业来看,它确实是被边缘化了。
iPod是个奇迹,它使苹果获得了重生。过去索尼的“随身听”是磁带时代,甚至也可以说是CD时代的极品。但到了数字时代,索尼似乎来的晚了些。到处都是MP3播放器生产商,索尼并没有一枝独秀。苹果站到了索尼当年的位置上。iPod给人最深印象的是触摸控制和漂亮的工业设计。iPod已经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iPod可以播放MP3,更重要的是,在美国,苹果创造了一种终端+服务的模式(iPod+iTunes)。除了卖终端,还卖音乐下载。说起终端捆绑服务的例子,大家一定不会忘记黑莓。这种Push Mail的终端,对于很多商务人士是不可或缺的。
潮流不断涌现,手机制造商不断向手机里增加特色。原来的All-In-One只是个说法,现在这种趋势没人会怀疑。手机成了记事本、收录机、MP3播放器和照相机。苹果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个趋势,iPhone应运而生。
但iPhone和iPod还是很不一样的。虽然可以说iPhone是iPod+手机。但手机可不仅仅是通话的工具。手机意味着连接,意味着互联网。试想,原来iPod的用户是要到PC上下载歌曲,但今天iPhone可以自给自足了。iPhone与互联网世界联通了。过去苹果由于系统封闭,差点彻底离开PC行业。今天,有一点不同,就是互联网来了。虽然终端各不一样,但大家都可以享受互联网上各种服务。
手机的操作系统现在还没有像PC那样的集中。但操作系统仍然是必争之地。看看诺基亚和微软的竞争就明白了。苹果这种相对封闭的体系,终端的推广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毕竟只是一家公司在推动这个事业。而终端量如果到不了一个基数,它的命运可能和苹果电脑一样,或是下一个黑莓,但如果终端数目急速扩张,移动互联网将为之改变。
手机与PC相比,缺点是屏幕小,输入不方便,但有随身携带的优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手机的开机首页更加重要。NTT DoCoMo深谙此道,通过定制手机,牢牢地控制着开机首页,进而影响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中国移动控制手机的力度要小得多,国内的手机厂商基本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导致了手机的开机首页各不相同。中国移动WAP主站粘住了一些用户,原因也是隐含设置的作用。
用户离不开这个终端,离开了就会心慌。这个终端是苹果控制的。苹果可以透过这个终端为你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苹果有多重要?苹果的发展会使运营商回归到提供基础设施的角色,就如当年微软和PC生产商之间的关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