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现场对话,与风险投资面对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7:55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现场对话,与风险投资面对面

图为:现场对话 与风险投资面对面(骆磊 摄)

  7月31日,中国通信学在北京举办“2007年手机多媒体应用大会”,共同探讨面向3G的手机多媒体应用的机遇与挑战,促进手机 多媒体应用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图为:现场对话 与风险投资面对面(骆磊 摄)

  以下为对话全文:

  主持人:黄先生从价值链角度,把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广电、SP各个产业都说了遍,点了点以后的发展前途。下面是今天的压轴戏。

  主持人:今天主题是移动多媒体应用,谈一天了,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嘉宾谈了一句话,他说3G晚发了三年,他们公司亏三年,我们移动多媒体业务说了好几年了,往下走,什么时候我们真正能看到移动多媒体应用能够迅速发展,蓬勃发展,这一天到底什么时候?

  吴斌:我相对是比较悲观的一个人,移动多媒体如果真的要做得非常好,用户体验非常满意,移动多媒体本身有一个非常基本的东西就是视频,视频是移动多媒体里面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视频让用户用得非常满意,现在的网络目前情况做不到的,什么时候可以做到,还是要等3G网络建得比较合适,这在国际上有很多的案例,包括合计黄埔、包括DoCoMo都是3G网络起来以后3G网络才起来,我们国家什么时候移动多媒体真正大规模商用可能得到3G,那3G什么时候发?三年前就说3G发,然后每半年说一次3G发,到现在都不敢说什么时候发了,我估计是明年年底,2009年年初。

  主持人:他说的是很悲观的看法,悲观看法是2009年年初,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牛安东:实际上移动多媒体怎么理解这个概念,我觉得移动多媒体包含两大类业务,除了基本的服务,移动视频类服务,移动视频类服务综合起来叫移动多媒体服务。从全球来看,无论是3G服务做比较好的日本、韩国,还是现在3G服务刚刚复苏的欧美市场,可能前期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G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会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因为从爱可信传媒本身来讲,我们专注移动音频的领域,以前我也是做手机电视的服务,后来发现3G带宽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视频对于运营商来讲成本很高,包括今天下午吴总讲到的,包括今天在场SP朋友都感觉到,视频服务雷声大、雨点小,很多SP尝试做了两、三年视频服务,现在还没有见到收入。从正常发展来看,我们体会是会先从音频类服务做起,比如音乐一个很典型的移动音频业务,音频属性非常强,产业链非常清晰的业务,也便于投资商找到非常好的投资机会,而且也非常有利于SP在音乐里为它的转型做好下一步的积累,因为3G到来,音乐肯定是先锋类的业务,我赞同的是阿尔卡特的观点,手机电视会是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因为视频提供人类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

  在SP这一块,可能将来面临着3G即将到来,我希望大家把你们的精力,如果手里还有一些SP时代积累下来的闲钱投资哪里呢?投资版权代理,投资原创音乐这一块,现在在日本KDDI和SK电信整体音乐发行,移动互联网整体音乐发行时代已经来到了,爱可信也配合中国几大运营商配合做这几方面的事宜,我们希望运营商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可能削弱SP现在位置的情况下,希望在未来产业链格局提前为将来处理一些必要的资源,比如版权代理做一些尝试,在原创音乐做一些尝试,从这些角度来讲,3G移动多媒体已经拉开序幕,全面开花可能2008到2010年。

  主持人:现在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现在电信有很多增值业务,增值业务在整个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当中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3G弄起来以后,移动多媒体业务收入能够在移动运营商收入中,发展很顺利的话,起到多大比例的贡献?或者它作为第五媒体,第五媒体发展起来以后,对于其他的传统的媒体业务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

  牛安东:我希望中国SP在SP服务领域做到非常精细化和专业化,可能经过2、3年发展,我认为25-30%的期望值可以实现的,现在国内运营商技术含量太差,而且专业化服务精神远远不够。日本四大类服务里面,在数据类服务里面,包括多媒体服务中,行业应用已经占相当大的比例。比如现在的SP脱离现在短信和WAP强行定制,我认为这些都是很无趣的东西,SP完全可以像运营商一样做得很有责任感,现在一些SP做的用手机护理照顾在医院的父母亲和病人,这些都是将来可以普及型的应用。什么是运营商的核心服务,是解决用户的基本通信,现在看到核心服务还是语音通信,将来多媒体通信会是可视的通信,或者是数据服务,音频服务加上视频服务,应该是一种富媒体的通信,在这种基础上,将来的通信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将会转移到运营商为整个关联产业升级做一些行业的应用。同时运营商为终端用户做一些个性化量身定制多媒体服务业会减小话音、语音方面的投入,同时提升多媒体服务,反过来提升ARPU值,现在我们正在面临转型的SP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投资人在这些领域还是可以寻找很多投资点,而且一些投资项目,中国普遍技术型的服务还是太弱了,将来中国投资领域应该像日本韩国那样,关注技术实力比较强的SP,专门在基础型的技术领域做一些深度的挖掘,共同把应用多媒体表现很好的机会把握到。

  黄胜利:移动多媒体什么时候可以来?这大家可能比较关心,如果繁荣真的来了,对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对自己公司带来什么好处,这么繁荣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分到一杯羹。说移动多媒体时代,现在也算可以,大家手机都听MP3,实际上很多人手机铃声是MP3的,从应用角度不错的,爬香山很多朋友把手机开开,从应用角度没问题,但问题是大家没挣着钱。现在情况就是,目前已经有一批SP靠音乐挣钱的,比如新浪通过铃声下载,确实收入不低,一个月有一两百万是很正常的,但对于它们公司不算什么,但确实市场已经在那了,可能通过运营商新的整合方式之后没有他们多大的机会,因为直接唱片公司面对运营商,你可能就没有做服务的机会,可能就要退下来做技术支持,关键可能做技术支持的公司远不如做服务公司利润挣得高。另外一个问题,刚才说关于技术公司投入的问题,因为国内的技术公司,多数都是拷贝国外的技术,而且国内的技术公司往往有小作坊式的做法,可能1、2个人掌握核心技术,这两个做开发就3、5个人,最多10几个人,它怎么和国际公司竞争,这种东西到后来存在跟不上时代,可能这个阶段做得确实不做,比如当年的王选,到后来就不行。

  张敬东:我是Google专门做移动业务的张敬东,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对移动多媒体什么时候来的看法,移动多媒体什么时候来?我后面会讲什么时候会来,我觉得前面得有三、四个基本条件满足以后才会来,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手机各方面能力足够,移动多媒体核心的内容就是要视频、音频,也就是移动终端要有MPEG- 4等能还得有XMTL的支持,还有操作系统的支持等,只有这样的手机占一定比例的时候才能有一个多媒体的终端支持多媒体的应用,有一种融合的趋势就是说大计算量,计算量很强的终端原来通信能力比较差,会慢慢和通信能力比较强的,计算能力比较差的终端融合,最后成为一个类似多媒体的终端。

  第二个方面就是指刚才各位嘉宾都提到过的,通信信道的支持,无论是现在3G的网络还是2.5G的网络,或者城域网的支持,无非就是提供一个你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互联网或WAP网站,可以在线下载到手机终端上,可以获取相应的体验。我们很难想像在线下载一个MP3需要半个小时,这没有多媒体的概念。

  第三点需要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内容,核心的不管SP还是唱片公司的内容,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电台、电视台的各种内容,各种各样的内容为移动终端做到丰富、做到适用,同时又有相应的DRM,或DM机制来保护各种内容创造者利益的时候,这时候市场才会相应的起来。

  第四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有了这些内容,有了信道,有了手机终端,但是我们还缺少一个比较好的办法,用我们终端来找到想要的各种各样的内容,这里面有一项技术可以解决就是移动搜索。有一个移动搜索,很快获得自己想获得的内容,如果移动搜索的技术可以在大部分主流手机端的时候,我觉得移动多媒体的时代就快到来了。

  主持人:什么时候能满足这么多条件?

  张敬东:现在主流的机器已经支持,现在主流机器占5%- 10%,如果占到30%的时候,终端会非常好。信道问题,很多2G的应用,刚才大家都讲过铃声,我觉得它不是3G的应用,2G也支持。所以个人理解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应用。

  赵子忠:预测时间非常有难度,这问题原来做了一次研究,按照整体的估计,现在话费和增值费用各占50%,大约需要10年时间,我们推断参考了互联网增长的速度,还有手机本身硬件推广周期表,还参考国外卫星电视用户增长速度。就如刚才张先生所说由综合的因素支持,我们觉得这时间10年内达到就不错,现在付出电视和广告收入,在英国、美国付费电视已经超过广告收入,这用了40年时间。在中国有特殊的国情,我判断10年的时间可以达到各占一半的局面,到那会儿,估计从投资和产业也好都没什么机会了,该是谁的就是谁家。

  第二个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实际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包括经常讲手机电视,手机电视跟传统电视抢走多少观众,手机音乐跟i-Pod抢走多少听众。这问题受制于消费者生活形态的研究,现在中国消费者分三层,老同志在家看电视,中年人在外面奔波,手机、互联网用来工作的,小孩、民工读书的读书,干活的干活。生活形态很决定媒体使用的情况,现在大家读报和看电视时间少,因为大家都忙到9点多,基本上在工作,中国24-25这拨人在玩命上班,下一代年轻人是不是有时间玩手机。对于手机来讲,传统媒体的冲击争夺的情况并不是很大,传统媒体如果把PC称为传统媒体的话,电脑是最主流的一个媒体,它对电视和报纸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手机还是稍微边缘一些,车载也是比较厉害的移动媒体,现在1亿多部车,私家车这么多,1亿多部终端,加上带的手提电脑,整体移动终端的争夺,PC、电视和手机三分天下。

  主持人:我听完了悲观的观点多一些。

  徐晨:可能我不太同意Google老总的看法,终端和网络会制约发展这是一个问题,但不能把问题简单归结于终端和网络,如果网上条件,拿联通做案例,联通网络是CDMA的网络,从推移动视频,最早没什么用户,到现在把播放定制化统一化以后,运营模式和市场的方式和推的内容和推的服务和用户需求贴切度决定你业务发展的关键,有这样一个驱动力,技术才会发展,不然的话业务推不动,大家没兴趣做这个技术,就像在中国做服务,在移动来说最顺理成章,但是因为移动运营商推了以后撤,撤了以后推,用户也不知道意图是什么?这个服务的体验不是很好,后来就没人做这个服务,反过来你说是服务本身的问题还是终端不支持吗?本身是服务的定位和对市场的理解有失误,两者一错位,可能花的时间更长,虽然日本运营商属于比较专业,但是我们投资方推3G也是推了6、7年。所以技术本身可以解决问题,但技术本身不是发展业务的关键。

  主持人:各方的代表都有,但是缺了用户的代表,我们大家可能都是用户,在座的听众也都是用户,我们换个角度,听众们有什么意见和问题。

  提问:各位专家、学者们,我个人认为多媒体发展有两大瓶颈,正是这两大瓶颈卡住多媒体发展的前途和趋势。第一个是国内政府的管制,第二个是我认为是资费问题。从中国和外国的上3G的国情来说,在美国、日本、韩国属于发达国家,他们3G上了好多年,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是用得起,有多少人愿意掏钱用呢?刚才新浪副总说到博客问题,博客是新浪发展非常好的,难道多媒体移动手机上,每次看一个博客需要下一次流量,掏一次钱,浏览十个博客掏十次钱,回复一个掏一次钱,回复十次掏十次钱,所以资费问题是除了政府管制以外最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两个问题是两个瓶颈。

  对于你们来说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

  黄胜利:我说的是,走到哪儿说到哪儿,现在2.5G就发展2.5G的业务,现在下载一个铃声,大概100K以内的文件足够使了,这阶段就可以提供服务,只要你做得稍微好一些,用户就愿意付钱,没必要等到3G。用户能付起多少钱,就做多少的服务。

  提问:刚才徐晨先生提到移动教育的问题,其他所有的嘉宾讲的都是手机在娱乐方面的应用,手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它现在的发展现状处于哪个阶段?市场导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移动教育处在市场导入还是仅仅是愿景?有哪些成型的移动教育业务在应用?哪些厂商或公司,比如SP和运营商在做这些方面的业务?

  徐晨:移动教育本身是市场导入阶段,我们也看到和接触一些公司做类似的业务,谈到移动教育不要简单理解为在手机上的教育,其实包括用MP4,或手持终端也好,PDA也好,都是教育的体现。移动教育现在市场上有成熟应用更多的是和PC相结合,比如PC上有课程,手机可以和PC互动,实现课程的应用,同时看到一些厂商把传统的教育内容做成一个小的精简和多媒体的包,通过和SD卡绑定的模式。本身业务模型还是属于初期的阶段,还是没有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和手机多媒体很多特质。一些大的公司,我们接触到的都有这方面的应用在做,具体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和市场上投入的力度大小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

  提问:刚才Google张先生提到移动搜索,希望发表以下对移动搜索目前的看法,目前移动搜索包括无线搜索这一块市场国际国内市场发展是什么状况?技术目前发展什么状况,包括市场和技术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盈利模式能不能完全把互联网搜索的盈利模式复制过来?无线搜索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熟?

  吴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尽管被大家认为是设备公司,我们也做投资,我们不仅投设备,我认为中国还是有技术公司可以投的,一个是有中国自己自主产权的公司,一个是TD标准技术的公司,是今天早上很多讲的手机电视相关联的,第三个是基于中国自己编解码AVS一类的公司,还有半个技术就是基于Web W-LAN。我一开始说风投的曲线,手机搜索半年以前过渡发热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已经被投了,我们看了很多公司,当时没有投的原因,一个认为比较早期,另外一个看到Google在后面,我们也不清楚到底最后这些公司会不会起来,当时总体有一个感觉,有很多小公司,手机搜索和互联网搜索有一些差别的,这给一些小公司有成长的空间,最后这些公司能不能成功,因为手机和互联网上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手机上很多受制于运营商的网络,运营商的收费和运营商的管理,这时候谁可以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达成一个战略合作的协议,占这一块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Google可能已经达到了,所以对于中国搜索的公司有很漫长和黑暗的公司要走。

  徐晨:如果把互联网盈利模式单纯复制到手机上不现实的,因为这样做的话永远做不过Google。

  黄胜利:你是不是有能力踩这些资讯,最好是用户自己创造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机制的话,挺难的,而且手机搜索,Google如果跟中国移动有战略合作,它有很多点做得比你强,比如就查国贸,全中国很多城市查国贸,我知道他是北京的手机号,我就知道是北京的国贸。

  赵子忠:刚才问的手机搜索的问题,联通跟Cgogo做了差不多70-80%,移动也有电子测试系统,这两家可以做手机搜索,别人做完了也不装到后台上没用,它的搜索跟互联网上的Google、百度不一样的,它更像一个导航系统,为什么不一样呢?手机是无线的,无线是有限的,里面内容不是特别多,都装在联通和移动后面的数据库里面,不用跑到别人的数据库,或分布式数据库找,都在自己机房里面,一找就可以找到。大家想Google竞价排名,搜索关键词排名跟手机搜索不太大,唯一一个类似Google就是FreeWAP的搜索。

  主持人:今天会议很有特点,由中国通信协会主办,列的题目不光包括电信业还包括广电、互联网,还包括投资商,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业务的发展背后有一个什么?两个字融合,要走移动的多媒体业务的发展,没有融合的道路,没有融合的政策,没有融合的技术这个业务不可能发展。我给所有同志们提一个问题,对于移动多媒体业务你准备好了吗?今天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浼佷笟鏈嶅姟 
鏅烘姇鍔╁姏浼佷笟骞垮憡钀ラ攢  鏂版氮鏅烘姇-涓皬浼佷笟缃戠粶骞垮憡閲戠畻鐩�  pfpif.sina.net
鐖卞涔犱笂鏂版氮鏁欒偛  濂藉ソ瀛︿範 澶╁ぉ涓娿€庢柊娴暀鑲层€�  pfpif.sina.net
閲戣瀺鍗辨満濡備綍鐣欏  涓€鎵嬭祫璁� 涓€绾夸笓瀹� 鍏ㄩ潰瑙f瀽 鏂扮  pfpif.sina.net
鍚紝灏卞惉鍊煎緱鐩镐俊鐨�  閫氳繃鏇存潈濞佹洿鍙俊鐨勪俊鎭钩鍙颁簡瑙e叕鍔  pfpif.sina.net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