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39个世界电信日悄然来临之时,也是我国内地蜂窝式移动通信已正式商用20年、中国移动上市10周年之际。在我国经济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成长于祖国沃土的中国移动,已发展成为全球电信业客户规模、网络规模最大的运营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一句流行语为中国移动的企业行为作了最佳注释。2007年1月9日,中国移动向社会发布成立以来的第一份企业责任报告,这也是我国电信行业的第一份企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2006年中国移动累计上缴利税1670多亿元;2003年~2005年每年对GDP的贡献率达1.1%以上,对国民经济总需求的拉动保持在2.2%以上。报告确定中国移动的责任观是: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即秉承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在业内甚至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移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人们予以赞赏;中国移动对社会责任的高度认知,人们报以鼓励;中国移动“以天下之至诚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思考与实践,人们更多地给予期待。“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国移动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体现在软实力上,而社会责任就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移动将履行社会责任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内化为企业价值观体系的一部分。正如责任报告里总裁致词中所写:这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开始,更是一个承诺。“八项服务承诺”的提出,就是对责任的有力诠释和具体落实。为营造消费公正、资费透明、服务便捷的消费环境,中国移动于3月1日正式作出“诚信服务,满意100”八项服务承诺。这“八项承诺”包括:全面启用新版入网协议、资费信息清晰透明、收费误差双倍返还、全面实施服务定制客户确认、48小时首次回复客户投诉、业务办理免填单和一台清自助服务电子化、先提醒后停机、专线受理不良信息举报。从3月1日开始,移动客户将可以真正享受到承诺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为了保证“八项承诺”的兑现,中国移动对外与广大用户开展互动沟通,对内继续推进服务文化传播,开展各项评优活动,最终将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当一个企业能将对客户的承诺转化为内在机制的时候,这个企业就是值得消费者信任的,而这样的信任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正是肩负着来自消费者的信任,中国移动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逐渐把公益事业当作企业的常规行为,回报消费者,回报社会。
2006年9月18日“中国移动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捐助项目”正式启动。所有经费都来自中国移动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的3000万元。截至目前,第一期在西部12个省(区、市)对1200名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已经完成。2007年4月18日,历时近3个月的“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在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中国移动将活动产生的短信收入4750955.4元全部捐赠给中国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中西部贫困学子。这次大赛吸引了几千万的中国移动用户,主动加入爱心助学的行列。
当人们都在讨论二元化社会结构的时候,中国移动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态度。“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于2006年10月26日在重庆正式开通。农村信息网将成为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业务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农信通”业务也在农民群众中迅速发展,成为其致富路上的帮手。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这是一个国际化企业应有的视野。今年4月26日,中国移动宣布,已成功收购米雷康姆所持有的巴科泰尔的股份。此举意味着中国移动的跨国经营实现零的突破,这也是中国通信运营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突破。此次收购将使中国移动进入一个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为其国际化拓展搭建了良好的运营平台。
在承担社会责任与提升自我之间,中国移动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在探寻之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过去的值得铭记,对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吴本馨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