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ICT跨国企业在华投资三步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13:42  中国经济时报

  李峻

  ICT(信息通信技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情况是与全球信息产业发展及产业转移密切相关的。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到目前为止ICT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布局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成本导向的离岸外包阶段。在此阶段中,ICT跨国企业在华的主要目标是节约运营成本。离岸外包尤其是制造外包成为跨国企业在华的战略首选,东北、环渤海和珠三角成为重要的战略投资区域。跨国公司主要看重的是中国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充足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能源等制造业关键要素,产成品也多以国际市场出口为主,在华销售量占在华产量的比重相对较小。特别是针对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产业,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明显。而对于软件产业来讲,对美、日、韩的外包主要集中在东北和珠三角地带,使得跨国企业在华投资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和特定区域优势。

  然而,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吸引外资的门槛较低,优惠政策多,且环保监管不严格等多方面因素,将一些重污染或者是对环境有损害的非环保的制造环节迁移到中国,比如

液晶的生产制造,既大量消耗宝贵的水资源,又会对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产生污染。这些负面影响在中国吸引外资的过程中需要正视并得到解决。

  第二阶段为销售导向的市场运营阶段,在这个阶段,ICT跨国企业在华的主要目标是开拓中国市场。在这个阶段,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额明显增加,并开始向苏州、昆山等地扩散。跨国企业之所以选择长三角,正是看重了这个庞大消费市场本身及其辐射带动作用,向北可扩展到北京,向南辐射深圳,向西亦可延伸到西安的腹地。目前,该地区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

笔记本电脑制造中心。

  第三个阶段为竞争力导向的技术转移阶段,在这个阶段,ICT跨国企业在华的主要目标是构建核心竞争能力。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日趋完善,承接全球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条件也在逐步成熟。加上丰富的人才资源,这就为技术转移,构建跨国企业全球的竞争能力和创新体系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对于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而言,中国不仅仅意味着成本中心或是利润中心,更意味着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

  (作者为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