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资费调整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09:58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余祖江 信息产业部、发改委重申,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手机“双改单”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同时,信产部、发改委两大部门表示,从5月起,用半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现行电信资费套餐进行全面清理,最终检查结果将在10月底公布。 电信资费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那么,电信业如何推进电信资费改革?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编辑部副总编王秀屏。 记者:2006年电信资费下降幅度为11.47%,全国已有50%的手机用户实现了单向收费或准单向收费。可见,电信资费确实是下降了,但是社会上关于资费的质疑声不绝,是什么原因呢? 王秀屏:第一,电信是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市场变化不断刺激着用户需求和期望,用户需求的多元特性越来越明显,其消费诉求也越来越明确和强烈。从供给方来说,技术进步带来服务成本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此相对的是,有些资费(如漫游费)还是保持多年一贯制,跟不上市场发展。 第二,电信行业作为社会信息基础设施,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公用事业性质。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公用事业。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服务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商业性与公益性混杂在一起,也让企业和用户对资费的理解产生某种程度的偏差。国外通常通过普遍服务体系来确保低收入人群基本的通信要求,对于基本服务之外的服务则依靠市场杠杆来调节。而我国由于没有明确的制度来界定基本通信服务以及相应的补偿措施,导致许多承受力较低的用户对资费水平的不满被延伸扩大。 第三,电信网络和服务的多样性造成了收费体系的复杂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消费者对资费理解和信任的门槛。 第四,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也在不断尝试采取各种新的营销策略如资费套餐等。最初套餐作为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有力工具而出现,但很快就发展成为套餐泛滥,令消费者无所适从,加上违规经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的存在,丧失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可以说是一种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的表现,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在竞争中走向成熟所付出的代价。 第五,电信服务不仅涉及千家万户,而且是跨区域、跨国家全程全网的服务,消费者对服务的感知也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消费者对运营商服务中的不良表现更为敏感和缺乏耐心,并且很容易把负面评价传播开去。 记者:您认为我国电信资费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电信资费改革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王秀屏:首先,许多资费的产生都有其合理性,例如初装费制度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网络建设的跨跃式发展,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漫游费也反映了我国地域广阔、区域间差异巨大的特点。但是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近年资费争议和资费调整的轨迹可以看出,市场供需矛盾的转移变化是推动资费改革的主要因素。 早期资费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初装费。在此之前,尽管曾多年执行高达5000元的初装费标准,但由于通信能力严重不足、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电话被视一种稀有的奢侈品,需求受到抑制,因此并未进入大众关心的视野。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装电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麦特卡夫定律下产生的网络效益令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潜在需求被挖掘出来。这时需求与昂贵的价格门槛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形成取消初装费的呼声。 长途电话资费的简化也是在用户对长途通信的需求增加,同时长途通信成本与距离关联度降低的情况下进行的。 移动资费也类似。最初手机使用者多为高端用户,大部分消费者使用固定话机,因此采用双向收费、让手机用户承担部分通话费用还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但在手机逐步从奢侈品成为大众消费品的过程中,用户群向低收入者延伸,消费者对资费也越来越敏感,引发了对双改单和取消漫游费的诉求。 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的决策者,有必要准确感知市场供需变化并做出及时的响应,使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满足。 尽管如此,在电信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市场情况会越来越复杂,充满变数,而政策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滞后性,因此资费调整必然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其次,对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区分管理。人们曾经认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后,市场就能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国家走向信息化、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也就意味着通信服务的公益特性将不断增强,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服务被纳入到公益服务的范围。公益服务需要对普遍服务的范围、实现方式和补偿机制进行规范,而商业服务更多侧重于对竞争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电信监管需要做进一步的职能分工,才能协调好不同消费者利益诉求。 再次,完善沟通,建立信任。一些资费争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对运营商的不信任,而这又来源于其对通信服务的不了解和不理解。因此完善沟通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需要努力的方向。对于政府来说,应完善资费监测、监督、信息发布制度,企业也应当从长远出发,开展诚信经营。 当前运营商在激烈竞争下,为用户流失所头痛、想方设法提高用户黏度,其实许多行业已经提供了相当有益的经验。互联网影响下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户的广泛和深度参与。许多软件开发商、制造商都非常重视用户参与,鼓励和培养业余爱好者(amateur)群体。这一群体不仅是企业的忠实用户,而且成为企业的宣传者。运营商如果能开展开放平台、模拟经营等活动,以实际或虚拟方式吸引到消费者参与,不仅有助于挖掘新的商业机会,而且对塑造企业品牌个性和核心竞争力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