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卫星在核爆炸探测中的应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 17:51 《卫星与网络》杂志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文/周铭 罗清勇 核爆探测通常指发现和测量核爆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烟云、核电磁脉冲、光辐射、冲击波、地震波及雷达波等信号并进行处理,得出核爆的时间、地点、威力、方式及弹型等信息。核估算则是根据核爆探测提供的核爆信息并考虑气象等参数,来预测、估算对人员武器装备、设施、工事及道路等的毁伤效应,以及落下灰地面放射性污染的Y辐射水平。探测核爆炸的方法有很多种,随着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探测法是目前认为最有效,成本也最低的一种,它既可在平时完成核查任务,又可以在战时执行核爆监视任务,实时向指挥所提供核爆信息,所以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重视。 1探测原理及关键技术 核爆炸将能产生4种效应:核辐射(X射线、γ射线、中子流);强热辐射(热和光);电磁脉冲;冲击波。卫星通过装在卫星上的核爆射线探测器、光探测器和电磁脉冲探测器进行核爆炸探测。探测核爆炸产生的X射线、γ射线,对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计数,记录核爆炸火球的闪光,测出核爆炸发射出的电磁脉冲。根据这些信息估计核爆炸的地点和规模。核爆炸分为地下核爆炸、地面核爆炸和空中核爆炸,卫星的探测目标是空中核爆炸。空中核爆炸又分为内大气层核爆炸(低于35km)和外大气层核爆炸(高于35km),产生的效应又有所不同,因此卫星对这两种爆炸探测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大气核爆炸由于空气分子对核辐射的吸收,通常只能通过强热辐射和电磁脉冲来探测。由于冲击波的传播要依赖于空气,对两种探测都没有意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