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德国电信遇困的历史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 09:51  通信世界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 张晋

  和欧洲的其他老牌电信运营商一样,德国电信最近几年苦于固话业务收入日益下降、移动业务增势减缓、成本亟待压缩等困难。2006年全年公司流失了230万传统固话用户,亏损加速。2006年11月,T-Mobile首席执行官莱尼·奥伯曼接替业绩不佳的里克,成为德国电信新任首席执行官。根据奥伯曼的计划,德国电信在2010年之前将通过多种渠道削减47亿欧元成本,其中包括裁员、将员工转到新建立的服务部门等。奥伯曼同时将继续里克的裁员计划,到2008年前裁员3.2万人,并将另外4.5万人外包给工资较低的部门。德国电信今天的境况绝非仅仅是德国电信公司层面的问题,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信息要素作用被过高估计

  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自由市场的西方战胜了国家计划经济的苏联,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社会精英们进入了新的一轮狂热中,其核心思想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冷战的胜利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战胜国家计划经济制度的胜利,一度被人怀疑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获得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各个国家精英们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只要放开市场,引入竞争,就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产业

竞争力。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大旗的指引下,打破产业垄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独门秘笈。事实证明,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计划缺一不可,两者的权衡很微妙。国家经济运行指导思想的简单化导致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风险,但10多年前,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狂潮中,一切减缓私有化、增加计划性的主张都显得软弱无力。

  信息在新一代的经济理论中日益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生产要素,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经典的边际效用递减定律。但是,随着信息要素的引入,新一代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提出全新的理论,即在知识经济时代,遵循的是边际效用递增定律,这一条定律的提出快速获得了广泛认同。非实物形态的信息不仅可以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本身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品,被纳入社会经济交换活动中,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近乎于零。摆脱了边际效用递减定律的束缚,人们的思想开始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幻想。财富的增长好像只受到人们想象的束缚,人们疯狂地享受着梦境的愉悦。人们狂热地奔进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眼球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名词纷纷出现。

  信息时代的电信业首当其冲地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传统的电信业是语音、电报等信息的“传递业”,上世纪末,互联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信息表达、传递方式获得了人们高度的关注。“电信业+知识经济”立刻给予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历经百年历史的电信业给人一种垄断经营、高额利润的印象。打破电信业的垄断,构建新的电信业运行规则,让更多的人享受信息时代的财富,成为全球人们的共识。在边际效用递增理论的指导下,电信业给予人们太多的想象,人们对电信业给予了太多的期望。打破电信业的垄断经营模式,扩宽通往财富之路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经营思想未充分顾及国民文化

  现在全球电信运营商的主要目标已经从如何获得高额利润变成如何通过转型获得生存。传统的电信业采取非常显著的以产品/技术为导向的经营思路。现在电信业的定位是服务业,随着众多消费品、服务业采用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思路,越来越多的电信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采用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思路。在当代,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思路已经颇具时髦的味道。

  德国电信之所以走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充分顾及国民文化。德国人习惯技术性思维,德国生产的机械让人放心,就是一把德国的铁锤都具有让人高看一眼的魔力。德国人对技术完美的追求让世人敬仰。德国打造了奔驰、

宝马、大众、豹式坦克等,但是,德国没有巴黎、米兰的时装。德国可以在汽车方面打败英国、法国、意大利,但是在服装方面无法阻止巴黎、米兰的狂潮。这是由于德国人以理性的、产品/技术为导向的生产思想为主,缺乏感性的以客户为导向的生产思想,这些差别是德国的国民思维方式使然。

  流行不仅仅存在于消费品市场,还存在于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学习活动中。一切的流行都受到国民文化的制约,国民文化才是强大的终极力量。对于德国电信而言,基于国民文化制定公司经营指导思想更为实际,更为重要。德国电信作为德国最大的电信公司,也是欧洲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在转型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德国人的思维方式,不能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不能忽视国民思维方式的强大作用。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方式不具有惟一的普适性,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应该是“只有合适的才是好的”,而不是“只有流行的才是好的”。

  裁员使德国电信雪上加霜

  10多年的“知识经济”发展告诉人们,边际效用递减定律依旧稳定地发挥作用,信息产品依旧服从着传统的市场供求规律,信息产品、知识经济依旧遵循着传统的商品生产交换规律。互联网的泡沫已经破灭了,现代电信业提高了人们之间沟通的效率,但是并没有给电信业自身带来足够的利润,众多的传统电信运营商一度濒临破产,众多的新兴电信运营商、网络公司破产了,人们终于发现电信业并不是一个无尽的金矿。大量电信设备资源的闲置是人们为上世纪末席卷全球的信息狂热所付出的昂贵代价。德国电信的今天是知识经济疯狂时代的悲剧。

  现代经济的一个弊端是基于财务报表和股价的公司业绩衡量体制导致公司领导层具备强大的短期利益倾向。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艰辛坎坷不可避免。尤其是德国电信正在进行以客户导向为经营方针的公司转型,现阶段进行裁员非常不利于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原因很简单,以客户为导向本质上是以一线员工为接触面,构建一个由外而内的信息传导机制和由内而外的价值传导机制。越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越要在乎直接服务客户的一线员工以及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基层员工的利益。关于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思路,有一个著名的诠释:“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让客户满意,没有满意的员工,绝不可能有满意的客户。”德国电信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困境,采用了裁员的手段,激化了劳资矛盾,被裁掉的员工心冷了,留下来的员工心还热么?一线员工没有了安全感,没有了工作热情,如何提供满意的服务呢?

  当年埃克卡的一美元年薪感召了多少克莱斯勒的员工,终于将克莱斯勒拉出濒临破产的泥潭。松下幸之助的“决不裁员”政策造就了松下的神话。连自由主义泛滥的美国惠普公司,在困难的时候也是一句“我们不裁员”,凝聚了员工的心,成就了著名的惠普之道。德国电信在转型的过程中,为了维护股东的短期利益,采用了裁员这一杀伤力强大的举措,除了短期可以提高

股票价值外,对德国电信的转型大业弊大于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