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信世界:中国移动惠及下一代应用异彩纷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09:34  通信世界

  记者 乐宁

  随着移动信息化影响的日益广泛,如何利用移动信息化的便捷来服务下一代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思考并付诸实施的重点,这其中,中国移动各省级公司在有关“惠及下一代方面”推出的异彩纷呈的应用不仅凸显中国移动在关心下一代、服务下一代方面的努力,也是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具体体现。

  广东:“校讯通”构筑全新的校园信息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国移动在广东省的“蓝海”战略,更好地为广大校园学生群体服务,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推出了一项与青少年“零距离”的新业务—“校讯通”。

  “校讯通”业务首先在中山进行试点推广。这项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业务建立了一种“老师—学生—家长”新型沟通关系,一经推出即得到老师、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目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所推“校讯通”已具有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智能卡管理、卫生保健管理、教育督导管理、教育人事管理、教育办公管理七大应用系统,具有学生身份认证、电子学籍信息存贮、金融消费三大功能,可实现平安短信、亲情电话、金融小管家、医疗保险、家长留言板五大应用。广东全省开通“校讯通”业务的学校也已接近3000家,用户总数超过了200万户。可以说,“校讯通”已成功为校园构筑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生态环境。

  为了进一步推广“校讯通”,中国移动已与广东省教育厅达成合作意向,拟将升级换代后的“校讯通”列入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程。2007年,广东省“校讯通”平台将升级成为“新校讯通”,可以同时提供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信息化“双网”服务,内容涵盖教学、辅导、管理、培训、信息沟通等领域的全面信息化服务,满足基础教育、幼儿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更多领域教学和教务管理的需要,最终发展成为供全省教育系统使用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业务。此外,为了给“新校讯通”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一个面向全省学校和学生的“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大型主题活动目前已经在广东展开。

  贵州:“家校通”让家长、老师和学生紧密相连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开发的“家校通”业务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家长、学生、学校三线合一沟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全新智能化业务。这项业务自中国移动在贵州去年推出以来,已经受到了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在使用人数较多的贵阳市河滨小学,一位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家校通”的好处:一是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机给家长发送信息,特别是学生放学后搞活动、做值日等必须在校停留时,一条短信就可以让家长放心;二是孩子和家长还可以互发短信(如祝父母生日快乐等),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亲情感。

  而贵阳市小河一小的老师则更看重“家校通”的管理功能。“有了‘家校通’,老师和家长可以经常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督促学生学习。同时,‘家校通’还可以自动提醒学生按时做功课,对于孩子贪玩、家长工作又忙的家庭来说,这一功能十分重要。”

  这两所学校使用“家校通”的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班主任则已全部使用了移动“家校通”教师卡。据悉,目前在贵州已有4万多名家长向中国移动申请了这项业务。

  山西:农村网络文化站提升农村娃娃“起跑线”

  2005年12月,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为主导,由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建设的大型农村网络文化站项目正式启动。农村网络文化站是新形势下山西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尽快缩小城乡差别,推动贫困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网络文化站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打开了了解外边世界的窗口,弥补了村里孩子们缺少学习资料的困境。为帮助山村孩子学习,农村网络文化站在经营管理中特别规定,每天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免费上网时间,专门为村里孩子查询学习资料服务。

  农村网络文化站项目建设以来,山西省妇联积极参与文化站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山西省文化厅也主动合作,依托网络文化站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这使农村网络文化站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加强,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广大青少年受益匪浅。

  截至2006年,全省28552个行政村中,已有23233个开通了网络文化站。今年,全省行政村都将实现建立农村网络文化站的目标。城乡信息共享、资源平等,这无疑使全省农村孩子站在一个崭新的人生起跑线上。因其造福农村、惠泽下一代,2007年山西省政府将农村网络文化站建设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为今年的重点工程。

  江苏:“家长网校”打造全新教育网络

  成立于2005年1月28日的苏州市家长网校,是江苏省第一家“家长网校”。它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和业务优势,建立起一个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家长网校”分为省市两级,省家长网校侧重于教育行业政策信息、外省教育资源信息、国家及省级教育方面的新闻资讯、家庭素质教育方法和经验等具有共性的教育资源;13个地市频道则结合总站的内容推荐,突出当地教育特色,主要展示本地教育新闻、名校风采、名师风范、学生红榜等内容。目前,中国移动在江苏已经为家长网校组建了一支省内一流的教育专家队伍,以提供专家在线咨询、视频讲课和专家信箱等服务。同时建立教育资源库,提供教学软件等供学生下载。网站开设以来深受家长和学生好评,访问量逐月增加,网站累计访问量已近100万人次。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江苏积极推进“家长网校+校信通”模式,苏州的成功范例直接反映了中国移动信息化在教育行业应用的广阔前景。现在,江苏使用“校信通”业务的中小学校已有3000多所,省市两级“家长网校”的点击率近100万人次,150万个家庭从中受益。

  上海:“家校互动”助建数字化教育新平台

  2007年上海市政府“家校互动”实时项目于日前正式启动,此举意味着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了新的沟通互动渠道。作为本实时项目的支持单位,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早在2006年就和上海市信息委和上海市教委签订了共同推进实事项目的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在启动仪式上,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表示,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将以实际行动全力以赴,积极协助配合市信息委和市教委推进项目的实施,不断提升移动通信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信息传送的安全、及时和高效,使之成为家校沟通最便捷的桥梁。

  “家校互动”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服务于全市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素质教育,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免费提供便捷沟通和个性化服务的信息平台。根据计划,“家校互动”实时项目将覆盖上海市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年内全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任课教师应全部使用“家校互动”系统,并在上海100万户家庭中推广使用。

  上海市教委负责人介绍,“家校互动”项目已于去年在上海市嘉定、闸北、徐汇等区开展了试点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已有68所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求所有的任课老师全部使用“家校互动”系统;中心城区中小学校90%以上的学校和家长、郊区中小学校80%以上的学校和家长应能使用该系统,幼托机构的使用比例将达到70%以上。

  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校讯通”,让“家校互动”这个系统真正“动”起来,扩大“家校互动”实时项目的受益面,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计划向上海市近6万名贫困学生家长提供“家校互动”短信服务,向农村特困学生家长赠送1000部手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